【摘 要】引進時事情境,整合書本教材,關注鄉(xiāng)土材料,貼近生活,在課堂上擦出激情的火花。注意觸發(fā)學生的情感,激勵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展示,發(fā)揮文科班學生的特點,適度調(diào)節(jié)、激起課堂激情。巧妙利用教學資源,刺激學生記憶,運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和電子白板設備,使課堂更加優(yōu)化高效充滿激情。
【關鍵詞】設置時事情境 觸發(fā)學生情感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苯處熜枰獎?chuàng)設有濃厚激情氛圍的課堂,點燃學生內(nèi)心情感的火花,讓學生處于高昂的精神狀態(tài),才能真正喚起學生求知的興趣和欲望。
多年的思想政治課實踐,我力求靈活地設“境”觸“情”,刺激學生的感官,激活學生的大腦,調(diào)動學生的潛能,讓學生個性凸顯,在課堂上思維激情四濺。
一、設置時事情境,擦出激情火花
1.追逐熱點,整合教材。
高中生對自己感興趣的時政新聞常常表現(xiàn)出密切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往往也是他們思維上的“熱點”,在思考與現(xiàn)實的沖突中又形成了他們認識上的“疑點”,因此期待“疑點”問題的解答成為學生探究的源動力。
教師要善于捕捉正在發(fā)生的重大時事,大膽整合書本知識,使學生在身臨其境中感知和領悟知識,使書本枯燥的論述變得立體而生動。例如,2012年4月17日,石原慎太郎宣布東京政府決定從私人手中“購買”釣魚島,中國外交部立即回應,重申日方對釣魚島采取任何單方舉措非法無效。釣魚島爭端再度升級。為了充分利用好時政資源,我對《政治生活》的教學進度進行了調(diào)整,對第二單元進行總結后就跳躍到第四單元的《當代國際社會》。其間安排合作小組在課堂上對“釣魚島爭端”進行特別報道,利用鮮活的時政情境加深學生對國際關系、國家利益和我國的外交政策的理解和把握,讓課堂注入時代活水,讓學生在追逐熱點問題中產(chǎn)生主動思考和深度挖掘的學習激情,進而激發(fā)學生關心國家大事的熱情,凸顯了政治課的價值取向。
2.融入鄉(xiāng)土,貼近生活。
通過選取學生身邊典型性的鄉(xiāng)土材料,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挖掘鄉(xiāng)土材料中可操作的問題,在直觀的情景中引導學生多層次多角度進行思考,在相互啟發(fā)中獲取探究的靈感和激情。這樣既可以增強政治課的實踐性和趣味性,也使書本理論更具說服力和感召力。
2013年4月1日,揚州市市政府對歷史文化名街——東關街試行步行街管理。我校就坐落在東關街上,于是,我請文科班的學生從都市生活、城市發(fā)展、經(jīng)濟社會、風俗人文、現(xiàn)代管理等多方面,收集東關街的有關資料,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學生深挖教材共同探究,從《經(jīng)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各個角度闡釋了各自的觀點,提高了綜合實踐能力和分析探究能力,也培養(yǎng)了團結協(xié)作的品質(zhì)和溝通創(chuàng)新的意識。同時,學生從家鄉(xiāng)的素材中受到很強的思想教育,喚醒了對家鄉(xiāng)的自豪感和責任感,進而衍生出對國家、對民族的愛。
二、觸發(fā)學生情感,課堂激情四射
1.學生展示,教師調(diào)度。
上課前教師根據(jù)教材和學生的特點預設思考題,課堂上教師大膽放手,把課堂交給學生,把講臺讓給學生,讓學生上臺把準備好的資源和思想向全班學生展示。
當學生在講臺上展示時,我就站在教室后面,認真觀看學生略顯粗糙的PPT,聆聽學生較為膚淺的講解,隨時記錄學生講課過程中片面或錯誤的地方,適時調(diào)節(jié)班級的參與氣氛。按照課堂整體布局來調(diào)度課堂的節(jié)奏,做到疏密相間、收放得當。
為了確保重難點有效突破,我經(jīng)常在聆聽學生講解的過程中安放“導火索”,由我提出問題或啟發(fā)學生質(zhì)疑,觸發(fā)學生認知的熱情,引發(fā)學生思維火花的綻放。比如,在講到“運動和靜止的辯證關系”時,我向主講學生提出問題:“‘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對嗎?”主講學生一時反應不過來,就趕緊提問其他的同學,課堂氣氛立刻活躍起來,絕大部分學生都踴躍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我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允許學生之間存在不同看法并引發(fā)爭論,學生參與的激情在辯答中充分燃燒起來。這時,一位同學乘興發(fā)問:“‘人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對嗎?”又掀起答辯的高潮,當下課鈴聲響起的時候,學生們興奮的臉上充滿著激情,散發(fā)著自我探究的成功喜悅。
2.男生引領,激起互動。
文科班男生少,容易引起女生的關注。女生在講臺上發(fā)言提問時,喜歡找男生回答問題,而男生的觀點往往比較獨特,常常引起課堂強烈的反響,成為點燃政治課堂激情的情感因素。
為了充分運用男生的資源,我對班級每一個男生的特點進行了一個階段的跟蹤了解,按照不同的側(cè)重領域把書本知識分配給不同的男生,以便于他們在講臺上的發(fā)揮,起到引領和推動的作用。
比如,我了解班上一位男生特別喜歡談論美國,我就請他主講美國的三權分立制。他很樂意地接受了任務并作了充分的準備,登上講臺用PPT介紹了“2012年美國康涅狄格州小學槍擊案”,民眾悲傷無助的神情激起學生們強烈的憤慨,這時他定格一張奧巴馬擦眼淚的圖片,提出問題:“奧巴馬為何只流淚不敢說禁槍?”這個問題學生非常感興趣,大家積極參與討論,他很學術地進行總結概括,贏得許多女生的贊許,他備受鼓舞,以更加高揚的情緒再次提問:“奧巴馬要想禁槍得過哪幾道關?”許多女生都喊了起來:“你講,你講?!庇谑撬麨t灑地講述了美國的三權分立制、聯(lián)邦制和利益集團,激起了學生們一陣又一陣的掌聲。我相信,這位男生講課的內(nèi)容一定深深地烙在大家的腦海里,這種由學生之間相互吸引而產(chǎn)生的課堂效果,一定遠遠超越教師的單向灌輸,學生的學習品質(zhì)和學習能力也在生生互動中得以提升。
三、物件營造氛圍,激情持久燃燒
1.翻牌抽背,高效刺激。
要讓激情內(nèi)化為持久的學習動力,必須要有扎實的知識功底,因而必須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記憶和鞏固。
記憶知識是枯燥的,需要教師督促檢查。我運用一個小物件——撲克牌,獨創(chuàng)了一種既提高課堂效率又能全面檢查學生記憶情況的方法,就是“翻牌抽背法”。具體操作為:把撲克牌的數(shù)字對應班級實際座位的行和列,如班級座位為8列,就使用1至8數(shù)字的紅色撲克牌;班級座位為7行,就取出1至7數(shù)字的黑色撲克牌,打亂撲克牌數(shù)字秩序擺成紅黑兩摞,教師用雙手翻牌,若左手翻到的牌是紅5,右手翻到的是黑7,那么就是第5列第7行的學生背誦知識點。在學生背誦時還把屏幕上的計時器打開,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學生還沒有回答完問題,就宣布無效,課后要重新背誦。這種隨機性的抽背既公正全面,又緊張刺激,更重要的是大幅度提高了課堂效率,原先一節(jié)課只能完成10道題,而現(xiàn)在能檢查一個單元的所有知識點,還讓學生不感到枯燥煩躁,學生在等候撲克牌顯示指令的瞬間,仿佛置身于一個具有挑戰(zhàn)性的游戲,學生們在興奮的激情中充分打開記憶的閘門。
2.妙用設備,提振精神。
高中政治課中大量的理論和術語,比較枯燥乏味,也抽象難懂,適時利用多媒體技術輔之以圖片、動畫和視頻傳導,往往會起到提振學生精神的效果。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使用,貴不在多,而在于妙。如可以播放案例短片,引出話題,設置懸念;也可以演示事實材料,引發(fā)學生討論和深度思考;或者利用課件進行總結,鞏固知識,讓學生的激情得以持久。
此外運用電子白板的功能,整合多種教學媒體和資源,可以營造更加優(yōu)化高效的課堂激情氛圍。例如,政治試卷容量大題目多,單由教師一人評講,學生極易疲頓而迷迷糊糊,必須要讓學生參與試卷的分析,在自我糾錯中激發(fā)自我認知的興趣。我選擇試卷上頗具代表性的主觀題答案,在屏幕上展示出來,請學生利用電子白板的功能,圈出答案中的有效知識點,劃出答案中的錯誤,并補充答案不全面的地方,最后打出分數(shù)。這個過程往往要經(jīng)過幾個學生的分析補充才能完成,而這幾個學生代表著其周圍許多學生的意見。學生為了某一知識點的取舍常常爭論許久,這時,我并不簡單地打斷他們的辯論,因為學生學習的熱情只可鼓不可息,而是在電子白板上圈出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引導學生,讓學生感到眼前一亮,精神為之振奮,課堂上的討論如一團激情的火焰,熱烈而持久。
設“境”觸“情”,用“情”“境”激發(fā)課堂激情,教師要善于捕捉動態(tài)教學素材,營造教學激情氛圍,巧用物件資源,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教師要充分挖掘課堂中的情感因素,撥動學生心弦,激活學生思維,調(diào)動學習潛能,使知識呈現(xiàn)出生命的律動,使思考成為充滿智慧的挑戰(zhàn),讓學生飛揚的青春點燃課堂激情之火花。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