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適應課堂改革的大形勢,積極創(chuàng)建高中生物課改的成效,更好的創(chuàng)建具有生物特色的高效課堂。筆者進行了初步的探索與研究,這完全遵循了新課程標準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師是學習的引導者的要求與教學規(guī)律,從而使新課程的新方式、新理念及其應該產生的效果在教學的不同環(huán)節(jié)上都能得到充分體現(xiàn)。
關鍵詞:生物;課堂;改革
目前,全國的一些高中就要開始使用新教材,而從現(xiàn)在高中階段使用新教材的情況來看,結果普遍不令人滿意,其主要原因是教師往往只是在課堂形式上追求一種形似,而沒有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沒有接受和理解新教材的理念,所以教學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教師應該在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不斷地思考,首先要提高課堂效率,明確了課改的重要性與迫切性,以此為理論依據武裝。
為了學習新理念新思想,筆者實地考察一些先進學校。通過深入實地考察,在深度認知了“三三六二自主課堂模式”和“循環(huán)大課堂”模式及“三步六段”教學法,與專家進行了面對面的溝通交流,筆者基本把握了課改的大方向與實施步驟。可以說,這次學習深深地震撼了筆者,使筆者清醒的認識到本校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因為只有大膽的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才能適應當前的大形勢,才能用創(chuàng)新的手托起新的希望。
一、縱觀傳統(tǒng)的課堂基本上是填鴨式教學,存在許多弊端
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滔滔不絕地講;學生被動地聽,馬不停蹄的記,表現(xiàn)在:
1.單調性。課堂上,老師講,學生聽。就學生而言,不能夠手腦并用,多種感官同時采用,無形中降低了其學習效率。長此以往,單調性產生的枯燥乏味容易轉變?yōu)閰拰W情緒,從而使他們放棄自我,變成課堂的旁觀者甚而攪亂者。
2.單向性。學習是教學相長、師生雙方共同進步的過程,強調雙向性與交流溝通??墒莻鹘y(tǒng)課堂上老師只管演自己的獨角戲,覺得講好課就萬事大吉,很少真正關注學生掌握情況。殊不知,這簡直就是知識能源的浪費。老師擔負著傳道解惑授業(yè)的重任,拋開自己的本職去做個單純的播放機,是對自己對學生對師者稱號的一種極端不負責任。因此必須徹底摒棄這種單向的授課模式,追求教學雙方的共同進步,保證學生勤學會學好學,將課堂打造成學生的樂土、展示自我的平臺。
3.單一性。教師獲取資源的渠道太過單調,而教材又陳舊單一,兩者結合導致學生不能充分釋放其潛力。
4.缺失性。師生間心靈交匯的缺失,歡樂課堂情境的缺失,再加上課本現(xiàn)實性與實時性、時代性的缺失。難于打造高效課堂,造成課堂的“萬馬齊喑究可哀”的局面,委實可嘆。
5.滯后性。 作業(yè)反饋無法做到及時有效,錯失評點的良機;信息無法做到有的放矢。教育的滯后性削弱了其效益。
6.無優(yōu)性。課堂上只講究對而不講究好,缺失亮點。產生這些問題的根源在于:師與生的定位及由此導致的關系錯位,教與學的定位及由此導致的關系扭曲。教師沒有真正的關注學生,教學沒有真正實現(xiàn)互動,所以課堂教學改革是歷史的必然,我們無法回避。
二、應深入實施課堂改革,盡最大可能提高課堂效果
1.轉變思想是根本。我認為,好的觀念是最亮的指路燈,指引著你探索前行,因此必須轉變觀念,樹立課改的意識,積極主動的去摸索具有高中生物特色的創(chuàng)新之路,切實改變單調、單一的現(xiàn)實狀況。
2.體制保障是關鍵。成立學科組、備課組、驗評組、質檢組等組織機構,扎實有序的各行其責。
3.跟蹤評價,時時創(chuàng)新是方法。對課改要不斷反思,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完善,才能真正的實現(xiàn)高效課堂。
4.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樹立課改先鋒,推出課改模范,以優(yōu)質課精品課為展示平臺,帶動課改順利前行。
5.眾人拾柴火焰高。課改要強勢推進,從校長到中層,從中層到教師,從教師到學生,人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不能退縮。充分發(fā)揮集體的智慧,廣泛拓展備課等的渠道,講求趣味課章,知識課堂的統(tǒng)一,避免無優(yōu)課與學習情境的缺火。
6.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經過一段時間的合作學習訓練,同學們集體觀念肯定有所增強,有幾個小組合作得很好,整體素質提高很快,積極思雛,情緒高漲,每次討論時各有分工,有記錄員、匯報員、組織者。小組合作學習雖然是以學生自學、小組合作為主要形式,但是整個學習過程中離不開老師的指導,包括知識指導、學法指導、維持紀律、組織討論等。
7.回歸課本適量練習。把教科書的內容和例題仔細過一遍。以課本為本,重新全面梳理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尤其要重視重要概念、公式、法則的形成過程和例題的典型作用。閱讀時要注意理解、體會教材內容,對于概念和定律詞語有必要咬文嚼字,細細品味,切忌一翻而過,似是而非。考生每天可安排適量的練習題,以中等題為主,以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tài),但做題切忌過多,以免陷入疲勞戰(zhàn)。同時注意調整生理狀態(tài),把最佳生物答題時間調整到下午3點,與高考生物考試時間對應。做好查漏補缺工作,對做過的生物試卷進行分析,弄清自己的優(yōu)勢和存在的問題,特別關注自己薄弱的知識點和經常做錯的題目。
把握教材不僅是指理解教材中的知識點,會做所有的題,更要高屋建瓴整合教材,包括知識體系、能力體系和情感價值體系三個層面。一個高水平教師一定是一材,教給學生如何學,如何探究的人力資源發(fā)掘師。
參考文獻:
[1]中學生物教學參考,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03.
(作者簡介:徐東東,男,漢族,大學本科,中學二級教師,河北省邯鄲市磁縣第一中學高中生物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