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普通話訓練與水平測試》是大學生入學后學習的一門必修的公共基礎課程,尤其是師范類的大中專學生,普通話是教師的職業(yè)語言。本文主要針對《普通話訓練與水平測試》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采取小班教學、課下小組訓練與教材選用等幾點改進的建議,旨在增強學生自主學習和參與課堂的意識,提高教學質量與學生的普通話水平。
關鍵詞: 普通話 方言 小班教學 小組訓練 教材選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實施細則》第二十四條規(guī)定:“實施義務教育的學校在教育教學和各種活動中,應當推廣使用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師范院校的教育教學和各級活動應當使用普通話?!逼胀ㄔ捠恰耙员本┱Z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xiàn)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guī)范的現(xiàn)代漢民族的共同語”?!镀胀ㄔ捰柧毰c水平測試》是高等院校尤其是師范類學生開設的一門必修的公共基礎課程,其重要性不僅在于要達到國家規(guī)定的等級標準,而且要求學生通過普通話的學習與訓練掌握一種語言技能。學好普通話是素質的需要、職業(yè)的需要。葉圣陶先生曾說:“凡是當老師的,絕無例外地要學好語言,才能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北疚囊陨贁得褡宓貐^(qū)的高?!傊輰W院為例,根據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從班級教學人數的設置、教學方法等與教學內容等幾個方面改進的策略,以期達到在教學實踐中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表達能力的目的,實現(xiàn)學生從課堂聽講到課下積極自主學習訓練的轉變。
一、普通話教學與學習存在的問題
(一)課堂講課時間多,訓練時間少。
普通話課程是基礎理論知識教學與口語訓練兩個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一個教學體系。它屬于一門技能訓練課,不是一般的理論或知識課??谡Z訓練相對于理論教學更具有實踐性和技能性,可以讓學生在訓練中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普通話訓練與水平測試》的教學計劃是一個學期,一般十七八周的時間,一周兩個學時,除去黃金周放假和最后一周考查,上課時間只有16周(32個學時),用32個學時來改變說了十幾年的語言習慣,實屬不易。也就是說課上的時間安排遠遠不能滿足學生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的要求。針對學時少的現(xiàn)狀,課上訓練只能是有針對性地進行,不能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學生要想學好普通話,就必須利用課下時間多訓練。
(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
《普通話訓練與水平測試》課程是高校開設的一門基礎必修課。非師范類專業(yè)的學生通常會認為該課程對他們以后的學習和工作影響不大,他們不打算做老師,因此學習積極性不高;而師范類專業(yè)的雖然意識到該課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在學習過程中時間和精力投入不夠。表現(xiàn)之一:課上老師教讀的時候,不認真聽講,一堂課時間也不開口練習;表現(xiàn)之二:課下也不積極訓練,不向普通話說得好的同學學習;表現(xiàn)之三:有的同學個別糾正的時候讀得比較準確,課下朗讀與說話的時候又回到自己的原貌。因此,語言面貌很難改觀,普通話也很難改觀。
(三)過于強調等級考試。
瓊州學院要求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和語文教育專業(yè)的學生畢業(yè)時普通話要達到國家二級甲等以上,其他專業(yè)的學生畢業(yè)時要達到二級乙等以上水平。學生畢業(yè)時,普通話達到學校要求的等級就可以獲取教師資格證。學生平時練習的重點就是海南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考試的內容或模擬試題,比如100個單音節(jié)字詞,100個音節(jié)多音節(jié)詞語,朗讀一篇400個音節(jié)的短文,3分鐘的命題說話。平時思想上重視不夠,沒有有意識地講普通話。學生之間、師生之間交流時根本沒有養(yǎng)成說普通話的習慣。學生也聲稱讓他們在半年的時間內改變說了十幾年的語言習慣是很難的。普通話是一種語言技能,是一種交際工具,說好普通話是所有專業(yè)共同要求。學好普通話是要求學生掌握一種技能,而不是僅僅為了通過等級考試,是希望通過等級考試來獲取知識和技能,達到能與人交流、能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的目的。
(四)語音與朗讀、說話教學比重失衡。
普通話是一種交際工具,學習者要從語音、詞匯和語法三個方面進行訓練。普通話教師的教學計劃與教學實踐顯示:普通話教學的重點放在語音部分,而詞匯和語法、朗讀與說話占用的時間比較少。在普通話的學習過程中,語音很重要,是語言學習的突破口。普通話里22個聲母(包括零聲母)、48個韻母、4個聲調、輕聲與兒化都是語音部分學習的重點,是學好普通話的關鍵所在。朗讀與說話訓練也很重要,在普通話水平測試中,兩項分值占到70分。朗讀是一種有聲語言藝術,它是通過自覺地運用語音技巧,將文字的視覺形式變?yōu)槁犛X形式再現(xiàn)作品思想感情的創(chuàng)造性讀書活動。在朗讀過程中還有語感、停連、升降調等問題,只解決語音問題是不夠的。有的學生在朗讀的時候不該停頓的地方停頓,割裂句子意思,讀起來讓人費解,容易產生歧義;還有的學生朗讀的時候不注意語體感情色彩,沒有語感,語調固定、平淡,等同于念讀。說話測試是在說話人沒有任何文字憑借的情況下,在給定的語境與限定的范圍內,考查普通話口語的表達能力。說話更能有效地考查說話人在自然狀態(tài)下運用普通話語音、詞匯、語法的能力,說話既是對說話人普通話真實水平的考查,又是對說話人心理素質的考驗。說話題目最能體現(xiàn)學生的語言面貌,也是最能暴露學生語言問題的一部分。學生練習說話題目時,最大的問題就是方言腔調比較明顯,詞匯與語法帶有地方色彩,成為典型的方言腔普通話,比如河南腔、海南腔、四川腔的普通話。
二、《普通話訓練與水平測試》教學的改進策略
談到教學具有針對性,首先就要明確教學與訓練的對象。以瓊州學院為例,本科學生來自中國內地的多個省份,普通話水平參差不齊,但是相對于專科學生來說要好些,教學的重點與難點主要集中在專科學生?,F(xiàn)以五指山校區(qū)2011級專科學生為例做一個統(tǒng)計:
(特殊說明:表格中的數字是班級授課時候的實有人數)
以上表格統(tǒng)計顯示,??茖W生將近70%來自海南省,原因如下:第一,海南省是一個由黎、苗、回、漢等多民族組成的省份,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第二,海南省有多種方言,比如以文昌話為代表的海南話、黎話、儋州話、臨高話、軍話等;第三,學生來自海南省16個縣市,大多來自鄉(xiāng)鎮(zhèn),大中城市比較少;第四,瓊州學院處在海南省這樣的大環(huán)境,學校環(huán)境里海南籍的老師居多,他們的普通話也不是很標準。對于學生學習普通話來說,環(huán)境因素處于劣勢。
針對普通話教學與學習訓練中存在的問題,考慮到學生的具體實際情況,為了增強高普通話的教學效果與提高普通話水平,在此提出幾點教學與訓練的改進策略。
(一)采用小班化教學。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越受老師關注越容易取得成功(皮格馬利翁效應)。小班教學由于班級學生人數的減少,使得教師比較容易關注到每一位學生的特點和個性,因此容易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目前,學校自然班級人數最多50人,平均40人左右。以往我們的慣例都是一個年級一個專業(yè)的學生一起安排上課,甚至是不同專業(yè)的學生一起上課。還有一次,音樂教育與體育教育的學生一起上課。人數多,每個人的普通話水平駁雜不一,參差不齊,很難進行統(tǒng)一訓練。小班教學使教學具有更強的針對性,有利于因材施教;由于小班人數少,教師可以更快、更好地了解學生,包括學生的基礎、心理、個性愛好、特長、能力等。普通話授課時首先對每一個學生進行摸底調查,包括他們的姓名、出生地、方言區(qū)、自己所講的普通話與標準普通話的差異之處。
(二)成立課下訓練小組。
小班化教學由于課堂上增強了針對性,課后主要是個別輔導與學生的訓練問題。教師要分析每個學生的特點,做到因材施教、取長補短;要關注每一個學生,不留課堂“死角”。在此,建議成立訓練小組。把小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組長由普通話講得好的同學來擔任,c5b6ad6e74e15222c29b53a30264fabc每組五六個同學;為了交流與訓練方便,也可以宿舍為一小組。這樣做的好處:一是增加課下訓練環(huán)節(jié),鞏固課堂教學成果;二是給普通話不太好的學生多一些練習機會,以便提高普通話的水平;三是有的學生學習很用功,總是按照自己的語言習慣練習,對于普通話提高來說很不利。因為他不懂得自己的問題在哪,小組成員就可以利用集中或分散學習的機會幫他糾正;四是實現(xiàn)學生從課堂聽講到課下積極自主學習訓練的轉變。
(三)編選適宜的教材。
截至目前,我們用過四個版本的普通話教材,基本上都是學校老師主編或參編的。教材里有標準普通話與部分地區(qū)方言聲母、韻母與聲調差異的比較,其中涉及海南方言的發(fā)音特征。但是在實際教學使用過程中也有他們的缺點與不足。鑒于此,在教材的選編與授課內容方面,提幾點建議:
1.教學內容除了普通話的基礎知識以外,還要體現(xiàn)出語言的地域性色彩。如前面對教學對象的分析,海南籍學生占相當大的比重,在授課時我們不得不兼顧語言的海南地方色彩。更不能只簡單從聲母、韻母和聲調、輕聲與兒化等語音方面入手比較普通話與海南的方言的差異。海南方言的詞匯與語法和標準普通話存在著較大差異,這兩個方面影響到普通話水平的提高。在推廣普通話的時候,主要考慮的是語音規(guī)范化的問題,是針對普通話的聲韻調與我國各方言區(qū)的聲韻調之間的差異進行辨正訓練和準確體現(xiàn)普通話語流音變的問題,即只注重語音的規(guī)范化問題而忽略詞匯和語法的規(guī)范。國家語委主任劉導生強調:“推廣普通話除了繼續(xù)注意語音規(guī)范以外,還要注意詞匯規(guī)范和詞匯教學。因為普通話詞匯規(guī)范的標準不像語音標準那么明確。更重要的是,詞匯問題在相當程度上影響普通話水平的高低,影響到實際交流。說話的時候,如果語音是標準的,但卻用了不少方言詞語,交際起來還是會發(fā)生一定困難的?!薄昂D显捙c普通話完全相同的(常用詞)是少數,所占比例很低,而完全不同和部分不同的占多數,海南話與普通話常用詞的差異也相當突出,也不容忽視?!?/p>
2.多與學生交流,耐心聽他們說話,同時根據學生日常說話的語言習慣,總結出一些帶有地方特色或規(guī)律性的語言現(xiàn)象,并把它們寫入教材或帶到課堂中。一是讓方言區(qū)的學生糾正方音,學好普通話;二是讓更多的人了解海南話的特征,使海南文化得到最為廣闊的傳播。比如說海南瓊劇聽眾越來越少,語言的隔閡也是一個方面。
三、結語
在普及、推廣普通話的同時,也要處理好普通話與方言的關系,二者不可偏廢。海南省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各民族的語言使海南方言多元化。海南話是海南省使用最廣泛、使用人數最多的方言,而且不同的地區(qū),海南話的語音和聲調有所不同。保留民族語言是保護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提倡學習普通話不是消滅方言。
注釋:
①馮成駒.海南話與普通話常用詞比較述略[J].廣東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1):11-12.
②中國語言文字工作會議秘書處編.新時期的語言文字工作——中國語言文字工作會議材料匯編[C].語文出版社,1987:26.
參考文獻:
[1]郝福偉.普通話訓練與水平測試[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3,第1版.
[2]曲明鑫.新編普通話學習與水平測試教程[M].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3,第1版.
[3]王海峰.普通話訓練與測試實用教程[M].線裝書局,2011,1,第1版.
[4]陳安國.新編教師口語——表達與訓練[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1,第3次印刷.
[5]陳海燕.淺析海南腔普通話在詞匯方面應該規(guī)范的問題[J].海南師范學院學報,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