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實效性”是指進行課堂教學改革中實際產(chǎn)生的教學效果問題,是課堂教學的生命,它能使教師和學生雙方都獲得發(fā)展,應該成為所有教師所追求的教學目標。作者就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學實效性這一問題,結合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 政治教學 提高實效性 學生主體 幾點建議
“實效性”是指進行課堂教學改革中實際產(chǎn)生的教學效果問題,是課堂教學的生命。它能使教師和學生雙方都獲得發(fā)展,應該成為所有教師教學所追求的目標。早在上個世紀初,杜威、布魯姆、蘇霍姆林斯基及國內的葉圣陶等教育家就在自己的教育理論中提出了一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美國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新課程標準運動,這次運動的思想內核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本文試就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課堂教學實效性問題作探討。我認為應該貫徹新課程理念,從實際出發(fā),大膽改革,探究新方法,緊緊圍繞以學生為主體這一原則理念,從而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實效性。
一、鼓勵學生合作交流
在政治課堂教學中,除了設置師生互動問答外,還應當鼓勵學生積極開展合作交流互動,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既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鍛煉思辨能力。在師生、生生交流中,教師應將自己的角色定位為學生學習的伙伴和引導者,讓學生心甘情愿地在教師的帶領下開展學習、交流。
例如,我在進行《放眼世界》(粵)第一課教學時,由于本課的教學難點是讓學生認識到世界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本著新課程要求的“建構新型課堂模式,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學習中活動”的理念,我讓學生提前一周搜集有關各國文化的相關材料,如世界各國的節(jié)日風俗文化、代表性建筑文化、文學名著文化和科技文明等。接著,讓學生以小組6—8人為單位,進行PK賽,看哪組找到材料最多。最后,教師進行必要的引導點評。
通過這一課前的準備鍛煉了學生的收集、整理、歸納、應用信息的能力,并使他們在收集信息的過程中,了解了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潛移默化中受到了文化的熏陶,因此這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文化教育。同時,猜字游戲則培養(yǎng)了學生互相學習與合作交流OgwoP8qwL+TZIsitA80vJVdqUFsuGdb0ojDw9kJNumA=的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寓教于樂,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這種學生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對于提高思想政治教學的實效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倡導學生自主實踐
在政治教學過程中,要倡導學生自主實踐,更能進一步促進學生全面地掌握知識,并能夠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解決問題取得成功的同時,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增強了學生的學習欲望。
例如,在進行《誠實守信》(粵)這課教學時,我給學生布置了課后實踐任務,讓學生自發(fā)組織起來,在街上進行問卷調查,然后針對回收的問卷進行分析,從而得出在被測驗的人群中,人與人之間的誠信指數(shù)是多少?
通過這一實踐活動,學生走出了課堂,接觸的人和知識面更廣了,同時,運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將誠信帶到了千家萬戶,充分實現(xiàn)了自我價值,收獲了成功的喜悅。而且,對于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升華,達到了很好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本課的教學實效。
三、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點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識的動力,是學習的促進劑,可見興趣是學習的動力,能夠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激活學生思維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影像、歌曲、漫畫、幽默、典故、小品、時事新聞、名言警句、熱點討論、辯論會、社會調查、論文競賽、社會實踐等,還有多媒體現(xiàn)代化教育技術的運用等。教師要善于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使整個教學過程真正做到融知識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體。
如,在進行《放眼世界》(粵)教學時,為了讓學生理解世界各國各民族的文化都有它的優(yōu)秀之處,我讓學生欣賞了一段芭蕾舞的視頻片段《天鵝湖》,隨著優(yōu)美的音樂響起,醉人的芭蕾舞藝術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震撼,此時,學生被深深吸引了,情感得到了升華,更進一步加深了對各國文化的理解,實現(xiàn)了教學目的,提高了教學實效性。
所以,要改變思想政治課教學照本宣科的狀況,在理通教材的基礎上,從社會生活中廣泛收集活生生的現(xiàn)實材料,和教材有關內容聯(lián)系起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用新穎的教學方法,求得學生較佳的學習狀態(tài)、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實效。
四、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現(xiàn)代教學論認為,“教學”的真正含義是教師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教師只有讓學生學會學習,學生才能找到打開信息大門的鑰匙,學生只有自己掌握了學習方法,才能步入攀登科學巔峰的階梯。因此,具體到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自己歸納出所學的知識,找出學習的規(guī)律,達到從學會到會學,掌握學習方法。
例如,當我上完《放眼世界》(粵)第一課時,讓學生復習時,提示一些復習方法,比如框架結構法、樹形結構法、題目論述法等,讓他們列出知識要點:
一、世界文明,千姿百態(tài)
(一)人類社會孕育出豐富多樣的文化形態(tài)
(二)千姿百態(tài)的文明為世界文明的寶庫貢獻了自己獨特的財富
(三)不同的文化中存在人類的共同價值——真誠、善良、友愛、和平
此外,在梳理所學知識時,不讓學生機械記憶,而是認真細致地思考和討論,找出新舊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再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比較知識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這樣不但活躍了學生的思維,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而且提高了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教學起到了很好的幫助作用。
當然,提高思想政治教學實效性,教師還需在新課改的指導下,進行積極的思考,并在教學實踐中繼續(xù)探索,制定出一套有效的教學策略,使學生的整個生命體得到進步和成長,從而成為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姚錦祥主編.課程理念下的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2]信息技術教程.廣西科技出版社.江西科技出版社,2002.
[3]陳岸瑛.中西和諧考.美術觀察,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