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如何在中職英語教學活動中運用探究式小組合作學習評價?作者認為:第一,制定“切實可行”的評價標準;第二,建立”靈活有效”的評價機制;第三,采用“量質結合”的評價方式;第四,重視“既看結果又看過程”的評價結果。
關鍵詞: 中職英語教學 探究式評價 小組合作 學習評價方法
教學評價的目的在于促使教師和學生對“教”與“學”活動進行深層次反思,推進教學活動進一步有效、高效。就中職英語教學而言,要考慮中職英語課程的特點,積極運用探究式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方法,引領教師改進教學,促進學生有所發(fā)展。
與傳統(tǒng)的學習評價方法相比,探究式小組合作學習評價不僅強調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度,而且重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一般來說,探究式小組合作學習評價包括“評價標準、評價機制、評價方式、評價結果”四個要素。關鍵問題是,教師不僅要對學生參加探究式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效果進行評價,而且要重視對小組成員在探究式學習活動中的參與態(tài)度、合作表現(xiàn)、完成任務、貢獻大小等情況進行相關評價。
有人認為,中職生英語學習的基礎如此參差不齊,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都有不同程度的困難,怎能進行探究式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我們要從促進學生發(fā)展的角度去認識探究式小組合作學習評價。中職學生盡管在英語學習基礎方面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但是,具有不同的評價理念就會使用不同的評價方式,具有不同的評價方式就會出現(xiàn)不同的教學效果。教師如果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注意從以下四個方面引導學生主動進行探究式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活動,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制定“切實可行”的評價標準
傳統(tǒng)的學習評價往往把學生的學習情況強行納入一定的框架中進行評價,使評價成為某種意義上的靜態(tài)描述或固定標簽;探究式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比較尊重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從促進學生的身心、智力、技能、敏感性、審美意識、個人責任感等方面的和諧發(fā)展方面制定評價標準。傳統(tǒng)的學習評價往往用是否“認可”來評價學生,較少看到某一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個性;探究式小組合作YzwBrzkfvJofieJ98VQetH7yGU72oO7WZDqaf5COuE0=學習評價則以尊重學生個性、促進學生發(fā)展為出發(fā)點,用“多元”評價標準來評價學生學習的內容、方式、過程與成效,善于將終結性評價轉變?yōu)樵\斷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因此,在進行探究式小組合作學習評價的過程中,需要根據(jù)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評價標準,還要采用“探究式小組合作學習評價表”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及時進行評價,并根據(jù)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動態(tài)調整。要努力使學生認識到:沒有小組合作學習,就不可能有自己的成功。
二、建立”靈活有效”的評價機制
要使探究式小組合作學習評價真正發(fā)揮應有作用,還必須建立”靈活有效”的評價機制。第一,幫助學生組建合作學習小組,大力采用“積極目標、積極資源、積極角色、積極獎勵”相互依靠策略,充分發(fā)揮合作學習小組應有的作用。第二,幫助學生不斷取得合作學習成效,在不斷確立小組學習目標的前提下,從“參與、思考、傾聽、表達、交流、完成任務、與同學合作”等方面對學生參加探究式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進行評價,評價學生是主動參與還是被動參與,評價學生是否主動思考、探究問題,評價學生是否認真聽取別人發(fā)言或者尊重、接納他人想法,評價學生的語言表達是否準確、流暢、有條理,評價學生能否和別人交流學習情況,評價學生是否主動完成自己承擔的任務,評價學生是否積極、有效地與同學合作,引導學生明確“只有同舟共濟,才能完成小組學習目標;只有小組完成學習目標,自己才能有更好發(fā)展”的道理。第三,建立”靈活有效”的評價機制,在幫助學生不斷提高合作意識的同時,引導學生努力做到“四關注、四注意”:關注自身參加探究式小組合作學習評價的過程,注意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的結合;關注自身在探究式小組合作學習評價過程中的行為表現(xiàn),注意差異性評價和整體性評價的結合;關注自身在探究式小組合作學習評價過程中的情感體驗,注意評價自我情感和評價小組目標的結合;關注自身在探究式小組合作學習評價過程中的進步與發(fā)展,注意自我評價探究式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效和全體成員評價探究式小組合作學習成效的結合。
三、采用“量質結合”的評價方式
傳統(tǒng)的學習評價常常把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成效“簡化”為可以量化的數(shù)字,探究式小組合作學習評價則強調對學生的小組學習活動進行整體而深入的探究,重視對學生小組學習的內容、方式、過程與成效進行提供有效證據(jù)基礎上的質性評價,并及時把量化評價與質性評價結合起來。比如:通過觀察,評價學生的學習習慣;通過實驗,評價學生的操作技能;通過訪談,評價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與學習興趣;通過交流;評價學生的審美觀念及自我定位。評價的目的不是把學生分為三六九等,而是給學生提供各種表現(xiàn)所知、所能的機會,讓學生在現(xiàn)有基礎上有所提高、有所發(fā)展,促進學生形成認識自我、進步自我的能力,這就使評價成為一種“不斷創(chuàng)新”的持續(xù)行為。廣大英語教師要善于采用這種“量質結合”的評價方式:第一,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習慣培養(yǎng),想方設法引導學生誦讀、對話、記憶與感悟;第二,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想方設法引導學生感悟、表達、分析、合作與探究;第三,在教學過程中精心設計學法指導,努力在備課時既備知識又備教法、學法,不斷探索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合作探究的途徑和方法;第四,善于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合作探究的基礎上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整理,使學生把學到的同類知識觸類旁通,把學到的不同類知識上掛下連,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動手做、動眼看、動耳聽、動腦思、動口議、動筆寫,促進學習效率的不斷提高。
四、重視“既看結果又看過程”的評價結果
重視“既看結果又看過程”的評價結果是探究式小組合作學習評價的精髓,對于引導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具有舉足輕重作用。傳統(tǒng)的學習評價往往看重學生的學習結果,常常忽視評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做出的努力及表現(xiàn)出來的學習態(tài)度與學習興趣;探究式小組合作學習評價則強調評價是“教”“學”活動中的一個連續(xù)的動態(tài)過程,常常將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有機結合起來,著重評價學生在小組合作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具有哪些接受能力、遷移能力、思考能力、組織能力、合作能力,為教師及時修改教學計劃或選擇教學策略提供強有力支撐。從這一點來說,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切實重視“既看結果又看過程”的評價結果,需要根據(jù)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切實做到重視自評與互評、切實做到認真反思自己在學習上的成功與不足,更好地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取得學習上的新成就;需要通過師生互動或生生互動方式,及時反饋評價信息,既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又激發(fā)學生以主動精神來對待英語學習,使學生對自己和同學的學習活動進行比較客觀的評價,使評價成為學生體驗學習快樂、加快發(fā)展步伐的過程。
如何在教學實踐中運用探究式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方法?廣大中職英語教師不妨在每節(jié)英語課結束的時候,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本節(jié)課教師的“教”和自身參加“探究式小組合作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寫出書面評價意見并采用不記名的方法投入班級“知心信箱”內。如果覺得太麻煩,也可以以“周”為單位,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學生對教師的“教”和自身參加“探究式小組合作學習”的情況進行評價。
實踐證明,在中職英語教學活動中,應順應職業(yè)教育發(fā)展的新形勢,積極運用探究式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方法,不僅能讓中職生形成踏踏實實的學習作風,而且有利于中職生提高綜合素質,不斷獲得成功體驗。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9年11月6日印發(fā)的中等職業(yè)學校英語課程教學大綱。[教職成(2009)3號文]
[2]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業(yè)教育與社會教育課程教材研究中心、江蘇省職業(yè)教育文化課程標準與教學要求研究課題組2010年3月編著并出版的《江蘇省中職、五年制高職語文、數(shù)學、英語課程標準及教學要求研究報告》。
本文是第一期江蘇省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研究立項課題“中職公共基礎課程教學評價研究”成果之一(蘇教科院科【2010】17號文,序號33,課題指南編號B—11,登記號ZYB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