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任何教育中,學生的發(fā)展都不是完全均衡的。而在體育院校,學生的這種區(qū)別性更為明顯。正是基于這一情況,分層次教學才有必要在體育院校的英語教學中實施,從而有效地提高大學外語公共課教學質量。本文把分層次教學作為英語教學改革的切入點,探討它在體育院校開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關鍵詞: 體育院校 大學英語 分層教學
分層教學最先出現于美國,其形式多樣,有基礎班、提高班等,并形成走班的選修制。20世紀90年代末期,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高等教育由以前的精英教育逐步走向大眾化教育并且向普及化方向發(fā)展。在這種新時代背景下,體育院校生源文化水平參差不齊、相差懸殊的特點尤為突出,在一個班級中,學生的學習基礎可能分出許多層次,高低差別懸殊,從而給英語教學帶來更多阻力。分層次教學作為英語教學改革,尤其是體育院校教學改革的一種模式,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學校所重視并采用。它不僅體現了“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而且適應了現階段體育院校生源不均衡的現狀。
1.研究的主要內容和觀點
遵循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在面向全體學生授課的同時,因材施教,關注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因此,要選取河北體育學院體育系2009級為改革試點,采用劃分層次、整合內容、豐富形式等多種手段,重點從理論基礎構建、學生結構設置、教學內容整合、教學實施、評價機制等多方面對公共外語課分層教學模式展開實踐研究,摒棄傳統(tǒng)的“一刀切”、“齊步走”的教學模式,使學生依照各自不同的特點實現專業(yè)化、個性化發(fā)展。
2.基本思路和方法
2009年9月,在2009級河北體院體育系新生中試行分層教學,以便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因材施教,進行有效性的教學引導。為此,在實施之前進行了周密籌劃。前期的調查:為了順利開展分層教學,首先,在學生中開展前期的思想動態(tài)調查和英語水平調查,在1~4班調查中20人贊同分層教學,20人反對,其他70名左右認為無所謂。對此老師指導學生正確認識快慢班的目的是根據學生實際,提高英語成績,減輕一些學生認為在慢班會被歧視的思想負擔,大學是一個新起點,老師也更愿意幫助英語還沒有入門的學生等。然后,根據學生的入學成績和自我認知,以入學成績60分為分割線,調查約60多名學生在60分以上(換算百分制約40分),一半稍多的學生數量適合實施分層教學,從師資力量、班容量等方面考慮,過多、過少都不利于分班教學,對于此次調查學生采用實名制,真實有效。
2.1分班原則
通過為期兩周多的教學,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英語水平,把學生分成A、B、C三個層次:A為優(yōu)生(高考外語成績80分以上);B為中等生(高考外語成績65-79分);C為后進生(高考外語成績64分以下)。以學生高考成績65分為基點,同時考慮個人興趣愛好,將學生分為快慢班,即快班學生的英語成績?yōu)?5分(含65分)以上的,慢班學生的英語成績?yōu)?4分以下的。
2.2教材與教學要求
快班慢班采用統(tǒng)一教材,但在教材拓展的廣度、深度、難度上做出不同的教學調整,快班可以加入四級的技巧輔導和提高訓練,在課本教學上可以根據學生的消化吸收實際,適度加快進度,并補充聽說教材,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慢班,更著重教學手段的應用,以提高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課本內容精講、細講,讓學生有收獲感,適當減少課外教材的數量,適度放慢進度。根據本系的具體情況,快慢班采用統(tǒng)一教材。但任課教師要針對不同層次組成的班級,運用多種方法設計出既符合教材內容又與學生認知過程相協(xié)調的教學方案。在設計教學活動的時候,力求層次化,有難有易,使每一學生都能為之,各有提高。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求知的滿足與成功的體驗,激發(fā)其學習愛好,從而達到教學的最終目的。課堂上的教學活動要根據大綱的要求、教學的內容,在同一時間內面向全體學生進行,講授最基本的教學內容,完成最基本的教學目標。另外,課堂教學還必須著眼于學生自然分層的實際,采取分層教學,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的課堂活動指向并集中于不同的教學目標,進行不同層次的設向、解疑釋疑。要分層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與解題能力,分層進行課堂練習,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各有所學,學有所得。
2.3考核標準與要求
分層次教學要改變單一的考試評價方式,注重多元評價的激勵和教育功能,既注意終結性評價,又注意形成性評價,既注意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價,又注意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評價。期末考試采用統(tǒng)一試卷,出卷時會考慮到分數的公平性,在測試基礎知識和能力的同時,適當出一些難度相當的題目,從而區(qū)分學生英語測試能力的水平。在平時的成績欄中,對快慢班學生都可以有態(tài)度傾向評價。學生期末考核成績由期末統(tǒng)一考核(占70%)和平時成績(占30%)兩部分組成。擬定了快慢班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采用不同的考核手段,但考慮學校成績做統(tǒng)一的比較,關系到學生的獎學金發(fā)放等,也會考慮采用統(tǒng)一試卷。
3.重點和難點
英語課程改革的過程還是一個試驗的過程,一個探索的過程,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客觀問題:
3.1教學過程中采用“分層走班”的方法。即按現行分層教學的做法,每到上英語課,原自然班的學生就分散到指定的班級,組成臨時課程班,但允許快慢班的學生進行適當的“角色”轉換。慢班的學生感覺外語水平提高了,可以到快班進行聽課,快班的學生感覺自己上課吃力,可以到慢班進行聽課,但必須在原任課教師那里進行登記,這不僅滲透了學生選擇教師的教育理念,而且給課堂管理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因此,需要任課教師大膽要求,做好課堂管理,同時需要年級輔導員的積極配合。
3.2對分班教學目的的認識,要求老師在課堂教學的同時,還要注意做好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注意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解決部分學生的疑慮和思想負擔,使學生在心理上克服“丟面子”的心理,使他們真正認識到無論如何分層都是以學生能否進步作為判斷得失的標準的。
3.3分層次教學還是一個新生事物,它在很大程度上對英語教學起到了促進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夠完善的環(huán)節(jié),這就需要我們在實踐當中不斷積累經驗和解決出現的問題,及時充實和完善,使此項教學改革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欣,楊秀紅,吳凱.大學英語分層教學的調研與思考.天津農學院學報,2009,3:64-65.
[2] 龍友元,陳嫂.大學英語分級教學實踐中的思考[J].考試周刊,2007,2(3):79-80.
規(guī)劃項目:河北體育學院2012年度教學改革研究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