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有顯赫家世,亦沒有盛大背景,只是一個生在福建德化的普通年輕人。德化縣地處福建省中部,是中國三大古瓷都之一,那里的瓷塑,質(zhì)地潔白、細膩如玉、釉面光滑、擊聲如磬,因著對瓷器從小的耳濡目染,因著對家鄉(xiāng)的熱愛,曾繁榮一畢業(yè)便做起了瓷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年少的他只是平凡如你我,也許也曾迷茫過,懷疑過,但時過境遷,現(xiàn)在再問起他時,他仿佛把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一一屏蔽,甚至忘記自己的汗水,把一切歸結于因為事情不太難做。但我們看他所在的企業(yè)——冠?,F(xiàn)代家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2月,他在2001年加入,那時在全國的市場幾乎是空白,家用品并沒有特定的品牌,別人并不了解他的產(chǎn)品,更不會信任他。但他卻換了一種思維,覺得正是因為市場的空白,所以才有很大的空間,做起來才比較容易。有了這個信念,他便卯足了十分的勁兒去做業(yè)務,真誠地對待客戶,把每一個客戶當朋友來交,卻始終不忘服務的宗旨,挖掘顧客需求,想他人之所想。也許是上天眷顧他的憨厚,也許是要嘉獎他的勤奮,他在開辟市場方面捷報頻出,在工作的第一個年底,他就成為了銷售精英。“人生在勤,不索何獲”是他至今的格言,也是他工作的寫照,他時時自勉,又時時在行動。
他把別人覺得困難的事完成得十分漂亮,但不善表達又習慣埋頭實干的他卻覺得有一件特別難捱的事,那就是每次作為優(yōu)秀員工代表的發(fā)言,寫稿要寫好久,上了臺,面對幾百人,緊張的腿要抖上半天,好不容易背好的詞又語無倫次了。也許他自己看到這段,要后悔告訴我們當年的事情。但或許,他的員工看到平日運籌帷幄又被人愛戴的老總,也有曾經(jīng)這樣逗趣的模樣,尊敬之外會生出一絲別樣的親切!
員工偶爾有矛盾也是為了工作
他的每一步都穩(wěn)扎穩(wěn)打,小到產(chǎn)品細節(jié),大到公司框架,他都了如指掌。甚至兩個部門員工鬧矛盾,他都能一針見血地指出癥結所在。你正好奇他是不是學過心理學,他會特別實在地告訴你,只是因為他是從基層一步步走過來的,了解他們的心中所想和所需利益。他還得出一個特別的結論:員工之間的矛盾,其實歸根結底是因為工作,如果沒有這份工作,大家巴不得可以多交一個朋友,干嗎還要那么多的不愉快呢?暗自為他的員工慶幸,在他的意識里,連內(nèi)訌這種事情,他都能歸結到大家都是為了工作。這樣他的員工想通了,哪還會互相有敵意影響工作呢?
員工分兩類,管理輕松做
他似乎總是習慣把問題簡單化,就連手下數(shù)百名的員工,他都可以清晰地把他們分為兩類:一類選擇工作比較傾向于物質(zhì);另一類考量一項工作更看重事業(yè)。對待傾向于物質(zhì)的員工,他就會給他們安排相對穩(wěn)定的崗位,根據(jù)他們的績效,適時給他們薪酬上的獎勵;而那些為了事業(yè),不安于現(xiàn)狀的員工,他就會給他們創(chuàng)造更多變換和學習的崗位,讓他們覺得有發(fā)展能實現(xiàn)自我。
他始終站在為別人考慮的角度,看清別人的需求,因人而用。因此他的團隊都很穩(wěn)定,有的甚至是跟了他十來年的老部下,比較新的一批也三四年了。你常常會看到他很悠閑的樣子,不擔心人員流動,不擔心業(yè)績難做,不擔心部門關系,絲毫不像別的老總一樣焦頭爛額、案牘勞形。
文人墨客聚集地
他的事業(yè)順風順水,最近自己卻在北京馬連道開了一家店。走進他的店鋪——承文閣,發(fā)現(xiàn)并不是想象中的和馬連道其他店面一樣的茶葉店,而是迎面一座霸氣的龍首雕像,各類精致的茶具和高雅的工藝品裝點了滿室的風光。
走到樓上,才發(fā)現(xiàn)原來這里別有洞天,仿佛穿越時空到了一間古色古香的文人書房,有書,有畫,有茶,還有琳瑯滿目,素雅淡墨的瓷器。經(jīng)他介紹才知道,原來這些一眼看去就大不同的瓷器,果然有它的玄妙,它們?nèi)慷际窃诖筛G燒出毛坯后,由當代著名畫家親筆畫上花鳥蟲魚、山水云天,然后再送瓷窯上釉烤制而成。那些畫筆下霧氣氤氳的青山在瓷器的光澤下顯得更加秀麗巍峨,栩栩如生的大蝦仿佛要從光潔的盤子里跳出來一樣,儀態(tài)雍容的牡丹盡顯華貴吉祥。如果運氣好,去的時候剛好有畫家在作畫,那一定有福了,行云流水的音樂環(huán)繞在上空,溫潤閑雅的茶香不經(jīng)意地飄散著,作畫者聚精會神舉筆挽袖而立,心中的丘壑已與瓷器的紋路曲折相暗合,時而肆意揮毫,時而精雕細作,觀者或屏氣凝神,或拍手稱快,一派酣暢淋漓的文墨之象。
我有一個夢想
他有著南方人特有的儒雅,又帶著點北方人的豪爽,他視自己的瓷器如寶貝,舉手投足卻颯爽無拘,不似常態(tài)文人那般拒人千里之外的有點自戀的小心翼翼。他的心中自有另一番簡單樸素又浪漫的心愿。
他說他愿意為自己的家鄉(xiāng)招商引資,讓更多的人富起來;他說他想要把德化瓷器發(fā)揚光大,讓這種白底的素雅的瓷器被更多人所知;他說他要做一套完整的制瓷系統(tǒng),從窯廠到工作間一應俱全,未來還要將所有的作品向世人集中展覽;他說他手里的每一款瓷器都是獨一無二的,希望帶給人們的回憶和收藏也是獨一無二的。
從面對臺下幾百人發(fā)言會緊張,到帶領幾百人闖拼游刃有余,再到聚集眾多的文人墨客作畫自己制瓷,這就是平凡卻又不簡單的他——曾繁榮,他每一天都在成長,每一分鐘都在蛻變,成熟和溫厚漸漸代替了往日的羞澀和鋒銳,他的臉龐鐫刻了成功的標志。愿他的事業(yè)步步堅實,愿他的世界夢想成真!
責任編輯/盧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