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tǒng)文化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見,德性養(yǎng)成是第一重要的事情。鑒于眼下“富二代”時有驚人之語、驚人之行,其教育引導已不僅僅是家庭問題。不久前有消息說,江蘇常州市鐘樓法院對出賣人體器官案的團伙8人進行了公開審理,發(fā)現(xiàn)有一個富二代,只因和父親慪氣而找他要賣腎;最近,安徽又有富豪父子開寶馬奔馳街頭對撞,讓人大跌眼鏡。
“慪氣賣腎”,父子對撞,千古奇聞。這事兒就發(fā)生在富二代的身上。盡管數(shù)日前,溫州青年會會長周克力在“2013APEC青年創(chuàng)業(yè)家峰會”主題對話中稱,“可以自豪地跟大家說,99%的富二代絕對是優(yōu)秀的,我們只是其中的萬分之一”——但在公眾或輿論的價值評判中,這個“99%”顯然有點像699萬應屆畢業(yè)生壓力下特好看的“高校就業(yè)率”。今天,我們關注富二代的教育或素養(yǎng)問題,顯然不是杞人之憂。去年底,《福布斯》中文版發(fā)布的“中國現(xiàn)代家族企業(yè)調(diào)查報告”顯示,在滬深以及港交所上市的1394家民營企業(yè)中,家族企業(yè)占比接近一半,在這684家上市的家族企業(yè)中,僅有7%的企業(yè)完成了二代接班。
古話云,富不過三代。個中原因,其實托爾斯泰說得很到位——“培養(yǎng)一個貴族需要三代人的時間,而只有錢,就是暴發(fā)戶了?!敝袊蝗北┌l(fā)戶,缺的是敬畏權利、憫恤悲苦的貴族。這是亞洲不少國家的通病。韓國近日也掀起了對富人特權階層腐敗的批判風潮。韓國《周刊朝鮮》28日撰文指出,部分特權階層的貪婪正在動搖韓國社會的根基,并詰問“如果部分特權階層的腐敗行為擴大至作弊入學、國外生育、免服兵役、境外逃稅,那么韓國將會變成什么樣子?”值得鏡鑒的是西方國家,在我們將依靠父輩家產(chǎn)而擁有財富的人稱為“富二代”的時候,英國也有一個類似的詞匯:“Yawns”(Young and Wealthy but Normal)。它的意思是“年輕、富有,但為人低調(diào)”。早在2007年,英國《星期日電訊報》專門創(chuàng)造了這個詞,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wǎng)(CNN)也曾通過多個歐美社會的典范例子,對該詞進行37fa8da6eda28af12c5b81f5a53a909b0e3d5383c1c1a7d4e3f9c88f99484887深入解釋——“年齡在20到40歲之間的財富新貴,生活樸素且關注環(huán)保,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边@樣的價值認同是有事實支撐的,譬如在英國,就算是王室,威廉及哈里王子也都要按照規(guī)矩,和普通年輕人一樣按年齡階段參軍訓練,唯一的優(yōu)待就是在軍營中可以有一個單間居住。不難想見,在這樣的教化及約束之下,富二代還會飛揚跋扈、叛逆乖張嗎?
在一個正常的社會,沒有“龍生龍鳳生鳳”的邏輯,貧窮逆襲成為可能、富貴世襲成為恥辱。那么,富爹在教育富孩子的時候,自然就會有更多的憂患意識及前瞻意識,不會放任特權色彩的溺愛去傷害孩子,更不會任其虛擲公共資源而喪失恥感,因為真正的愛,是要讓富二代沿襲其創(chuàng)業(yè)與拼搏的精神,而不是躺在有限的財富上與世界梳離。有幾點是肯定的:一者,富人的價值,只有得到窮人的尊重,才能兌現(xiàn)為公共福祉;二者,財富要想走得長遠,必得深諳“和融兼濟”的道理,在三次分配中不昧公平與正義。
高爾基有言,“愛孩子是老母雞都會做的事情,可是要善于教育他們,這是國家的一樁大事,需要才能和全部的生活知識?!备欢强宓暨€是站起來,需要的不僅是富爹的才能與知識,更需要制度設計從全局的高度,取長補短、嚴苛權責,讓一切財富衍生的罪惡,滅失在公序良俗的邊界之外。
責任編輯 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