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上課,碰到一個熱門話題,引起了學生的熱議。過后請大家推舉一位同學來談談自己的觀點,學生們異口同聲:“班花!”正錯愕間,只見一位男生羞澀站起。曾經(jīng)普遍認為男生在高中占有較大的優(yōu)勢,而今男孩卻淪落成了需要裝點門面的“班花”。這其中當然有學生戲謔的成分,但不可否認,“男孩危機”正成為一種社會現(xiàn)象。
以前所謂的“男孩危機”可能更多指的是一種“學業(yè)危機”。由于男孩的身心成熟普遍比女孩晚,因此男生的專注力、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普遍不如同齡女生。女生因而獲得更多鍛煉和表現(xiàn)的機會,變得更強。本來以為義務教育階段“男孩危機”比較突出,但最近幾年的帶教下來,筆者發(fā)現(xiàn)“男孩危機”已延伸到了高中,更糟的是“男孩危機”并不僅限于學業(yè),男孩在體質、心理及社會適應的各個方面都面臨更多的“麻煩”。1988年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威廉·波拉克在《真正的男孩》一書中說,當代男孩“膽小懦弱”,“缺乏自信”,取得的成就“遠不及”當代女孩。
高一(1)班,英語特色班,由38位女生4位男生組成。在某種意義上,這個班級更像一個女校。8月份接手新高一,曾經(jīng)戲說我們僅有4位男生,他們就如開在綠葉叢中的鮮花,需要同學和老師的悉心呵護。開學后,一連串的事情讓筆者覺得男孩們真如“戲說”般變成了嬌弱的“花”。
新學期開學,要組成第一屆的班委,經(jīng)過了8月份的軍訓,同學們之間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了解,作為班主任的筆者也基本熟悉了每一位學生。特色班的學生人才濟濟,為了讓班委能真正積極主動地管理班級,筆者決定采取自薦加競選的方式。其實筆者也私下觀察了一些學生,物色了幾個心目中的人選,包括一個男生,蒙。讓筆者高興的是目標人選基本都來報名,但蒙始終沒有動靜。筆者不動聲色地找了他,含蓄地表達了筆者的希望。但是蒙拒絕了,理由是當班干部壓力太大了,他表示愿意為班級服務,所以準備競選副職。結果是蒙擔任了宣傳委員的副職,他很有繪畫天分,工作也敬業(yè),但只是副職,不能獨當一面。
憨憨的偉,虎頭虎腦,聰明可愛,中考以優(yōu)秀的成績考入上師大附中。他有些小話嘮,課內課外總喜歡找人嘮嗑。第一學期的期中考試成績下來,他僅排名班級39,筆者意外他也震驚,事后筆者讓他分析考試失利的原因,他講不出所以然來。他覺得按照以往的學習經(jīng)驗,只要上課聽懂了,作業(yè)完成了,考試自然不在話下,而這次居然出了意外。筆者找了他的媽媽,希望能更多地了解一下孩子。媽媽說初中時孩子基礎很好,父母稍微盯一下,成績就很突出。進入高一后,由于自己工作忙,而且認為孩子一直很優(yōu)秀,就無暇再顧及孩子的學業(yè),卻不料高中的學習與初中有很大的區(qū)別,孩子學習并不自覺。她承諾會和老師配合,騰出更多的時間陪孩子,督促孩子更加有效地學習,爭取盡快提高學習成績。聰明的孩子有了覺悟和父母的監(jiān)督,偉的成績很快就上來了,期末考試班級14。這讓他很高興,但是不知為何,筆者還是有些隱隱的擔心,果不其然,他的學習成績如同坐過山車,第二學期期中考試,成績又落回班級32,媽媽著急,于是又準備陪讀了。
兵,一個秀氣細膩的男生,在女生中很有聲望,這不僅因為他喜歡與女生相處,更因為在理科普遍較弱的英語特色班,他猶如一朵奇葩,理科成績一枝獨秀,甚至趕超理科班狀元。但相對于他突出的理科,他的文科卻讓老師非常頭疼,就以英語為例,雖然他的英語口語非常流利,但是書面表達非常不嚴謹,每一次的作業(yè)和小測驗他都做得相當馬虎。雖然找過他幾次,情況卻沒有什么好轉。在一次小測驗他又得了一個很低的分數(shù)之后,筆者終于爆發(fā)了。上課時點名批評了兩個學生,其中有他。課后那名受批評的女生兩眼通紅地來到辦公室,表示自己會努力改進。而兵,虎著一張臉,遞上了一張紙。打開一看,紙上用英文羅列了十點。其中:我不喜歡被批評,我也不知道怎么進特色班的,我覺得高中生活應該是輕松愉快,不是現(xiàn)在這樣。兩個孩子截然不同的反應讓筆者有些詫異。特色班的學生曾經(jīng)都是各自學校的優(yōu)等生,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女生覺得有些委屈,但是欣然接受了批評。而作為男生的兵,反應卻如此激烈,這讓筆者覺得男生的教育確實存在一些問題。筆者決定心平氣和地和他交流,所以請他放學后留下來。出乎意料的是,放學后,孩子竟然回家了。筆者電話聯(lián)系了他父親,父親沒有非常驚訝。他說孩子從小自視甚高,成績也出挑,家里一直寵著慣著,聽不得重話,父親也覺得孩子不夠大氣,但也沒覺得有什么不好,孩子就這樣一路走來了。
通,一個看似陽光的男孩,剛開學他母親就和筆者打招呼,孩子的心理有些問題。開學后的周記好像印證了母親的說法,周記里的男孩和他外表完全不一樣,充斥著悲觀與對社會的不滿。通的成績在班里不上不下,班級的活動參加得也是不冷不熱。有一次,化學老師準備增補一個課代表,看中了通。但是通聽此消息,馬上雙手直搖:“不行的,老師,我不行,我可以幫著搬作業(yè),但我不做課代表?!薄拔也恍械?,老師,別對我期望過高。”好像成了他的口頭禪,每次有任務,他的回答總是如此。金秋十月迎來了學生們盼望已久的校運會,早早地女生們就開始排練起開幕式的入場舞蹈,每天放學后都有部分女生留下來進行針對性訓練。作為班主任,筆者欣慰的同時也在擔心我們四個男生,由于兵體育免修,男生的4×100肯定是沒戲了。運動會開幕式上,女生們的印度舞贏得了全校熱烈的掌聲,田徑賽場上女生們奮力拼搏,廣播里傳來了一次又一次的捷報。但是我們的四個男生卻集體窩在看臺上玩平板電腦。筆者生氣了,運動會后,把他們找來,讓他們寫一份情況說明。四個男孩的解釋是由于不能參加4×100,而且又覺得自己勢單力薄,所以私下決定放棄全部項目,省得到時丟人現(xiàn)眼。
相比女生們在各個方面的出彩表現(xiàn),(1)班的男生們越發(fā)顯得弱小了。男生們不僅在學業(yè)上遜于女生,而且確實在心理及社會適應的各個方面都面臨更多的“麻煩”。他們害怕?lián)?,缺乏男性應有的陽剛之氣,這樣的男孩如何托起明天的太陽,擔當?shù)闷饑业奈磥??!澳泻⑽C”的存在有多方面的原因。一個很重要的方面當然是我國教育的模式和評價機制不利于男孩的成長,但更重要的一個原因可能是家長呵護過度?,F(xiàn)在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獨苗,但是如今重男輕女的家長不在少數(shù),所以部分男孩在家里都跟寶貝似的,養(yǎng)得很嬌。更糟的是如今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存在“父親榜樣”缺失。父親參與教育的不足以及各級各類學校中男教師比重的下降使培養(yǎng)“男子漢”的理想成為泡影。很多母親總是本能地溺愛孩子,過多地保護孩子,而溺愛恰是勇敢、堅強、獨立、果斷、寬容、大度、有責任心等男子氣質形成的天敵。就拿兵和偉來說,都上高一了,母親還要事必躬親,唯恐孩子在外面受一點委屈,只要成績可以,一切都可以接受,包括性格上的缺陷。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男生就永遠是長不大的小男孩,溫室中的花朵,經(jīng)不得風吹雨打。而以前的男生,由于那時家里通常有好幾個孩子,家長又忙,物質條件也普遍不好,男孩子都很“粗放,散養(yǎng)”,所以男孩子就相對皮實、獨立性強,年齡較大的男生還要擔當起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小小年紀就有男子漢的氣度。而反觀如今的女生,隨著獨生子女的日益普及,女孩的價值大幅提升,女生的家長對女孩抱有同樣的期望,在撫養(yǎng)、教育方面提供同等的資源和支持。女孩的自尊、自信隨著自我價值和責任、壓力的提升而不斷強化,她們勤奮刻苦,聰明自信。
為解決“男孩危機”,市八中學有望成為上海第一所“男中”,有關部門希望通過開辦男子中學,讓男生的特長和潛能得到充分發(fā)揮,并為相關改革提供一種新的思路。而如何讓高一(1)班的四位男孩健康成長為有所擔當?shù)哪凶訚h卻是筆者現(xiàn)在面臨的一個挑戰(zhàn)。筆者的對策:放飛男孩。
第一步,加強家校聯(lián)系。通過和家長的聯(lián)系,筆者指出四個男孩存在的一些問題,首先希望在家庭教育中,不管父親如何忙,都要抽一定的時間和兒子在一起,多陪孩子聊聊天、多傾聽、少訓斥;多帶著兒子一起進行戶外運動,不要讓孩子總是沉迷于電子游戲,幫助兒子養(yǎng)成運動的習慣,為孩子樹立 “男子漢”的榜樣。其次筆者特別委婉地對母親們提出了要求,母愛是男孩的“安全基地”,但請他們懂得要適時地“放飛”,要舍得“放養(yǎng)”男孩,要鼓勵男孩獨立地面對外面的世界,要給予他們自己做決定的權力,要給他們創(chuàng)造飛翔的天空,學會放飛自己的兒子。
第二步,加強抗挫能力。男孩應該成為參天大樹,經(jīng)得起風霜雨打。生活中酸甜苦辣都是營養(yǎng),要給男孩們更多品嘗“苦”和“辣”的機會,磨練他們的意志力。男孩做錯了、違規(guī)了,不管他多優(yōu)秀,教師一定要對他說“不”,堅決糾正他們的壞習慣、壞毛病,當然時機和場合要掌握分寸。如前面提到的兵,在事情發(fā)生的第二天,筆者把他請到小班教室,毫不留情地批評了他,當然同時也肯定了他的優(yōu)點,他為班級建設所做的努力,以及筆者對他的期望。筆者告訴他真正優(yōu)秀的男生應該是勇敢而不莽撞、寬容而不狹隘、尊重而不自私,這樣的男生才有可能擔當起家庭的未來,社會的未來。孩子是聰明的,他其實知道你為他好,只不過從來沒有被批評過,從來聽到的只有贊美,久而久之,性格就變得自我了、脆弱了、受不了打擊了。從那以后,兵有時還會犯點“嬌氣”,但總的來說,人比以前皮實多了。
第三步,適時地看到男孩的優(yōu)點,創(chuàng)造更多讓男孩可以擔當?shù)臋C會。有人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這點筆者深信不疑。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就如伯樂之于千里馬,作為老師要適時地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的優(yōu)點,找到機會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們展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1)班的男生不夠陽剛氣,人數(shù)也少,平日里就堙沒在女生的光環(huán)里,但我們的男生也有讓人感動的地方。每個學期的開始,每個班都要派一堆的男生到另一幢大樓領書、分書。高中生學習任務繁重,每學期的書也是一大摞。其他班級男生眾多,但每次總是拖拖拉拉。我們班的四個男生第一次進班級就展示了他們紳士的一面,不需要老師過多的吩咐,就把書全部領回來,又動作麻利地把書發(fā)到了每位學生的手里。每個學期學校里大大小小的考試任務不斷,每次都需要清空教室,重排桌椅,每次男生們都毫無怨言地留下來,讓女生們享受了一次又一次被照顧的機會。每一次,筆者都會適時地肯定男生的勞動,夸獎他們的紳士風范。女生們崇拜的眼神讓他們很有成就感,但這還是不夠的,男子漢的氣質不應僅體現(xiàn)在體力勞動上。筆者希望能創(chuàng)造更多的可以讓他們獨當一面,有所擔當?shù)臋C會。機會總是會垂青有準備的人。高一的下學期初,我們的宣傳委員榮升校學生會的宣傳部長,宣傳委員的職位就此空缺。這一次,在筆者的鼓勵下,蒙沒有讓我們失望。在全班42雙眼睛的注視下,他勇敢地站上了講臺,開始了他的競選演講。競選詞寫得很好,演講也很有氣勢,同學們紛紛投了贊成票,還有一位女生自愿當他的副手,蒙的班干部生涯正式有聲有色地開始了。每年春花爛漫的三月都是學生們最興奮的時候,因為學校的SBA籃球賽如火如荼地開始了??傆X得SBA離我們班好遙遠,4個男生組成一個籃球隊,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女生們都覺得泄氣。經(jīng)歷了校運會挫折的男生們這次好像開了竅。他們找到了筆者,說他們決定和(2)班組成一個聯(lián)合隊參加SBA,問筆者是否可以。我們的男孩們終于可以不要成為SBA的看客,女生們終于可以擁有一個為之加油的主隊。SBA的比賽很成功,我們的聯(lián)隊在聯(lián)賽上走得很遠,尤其是通成了校內的籃球明星,他的壓哨球至今還讓人津津樂道。SBA后,男生們成了女生眼中的英雄,男生們突然有了被仰視的機會,心里都樂滋滋的,參與班級的活動也自信了不少,特別是以前老說自己不行的通。在四月份的社團藝術節(jié)閉幕式上,所有的男生參與了排練和表演,通還反串了白雪公主的角色,贏得了滿堂的喝彩。事后他還是憂心忡忡地問我,“老師,人家會不會嘲笑我?這下慘了,我成為全校的笑柄了。”筆者告訴他,他演得很棒,觀眾們都很喜歡他的表演。聽了筆者的話,他長舒了一口氣。顯然他還不夠自信,但他已經(jīng)跨出了很大的一步,臉上的笑容比以前舒展了很多,“我不行”也難得從他嘴里蹦出來了。英語特色班的孩子在口語課和英語經(jīng)典閱讀課上有很多展示的機會。三個男孩排練了BBC版神探福爾摩斯,他們的表演張弛有度、惟妙惟肖,漂亮的口語征服了所有的學生和老師。男生們真地成為了(1)班的“寶貝”,女生們看他們的眼神已經(jīng)從曾經(jīng)的有些不屑轉為非常的欣賞。男生們的腰板現(xiàn)在挺得越來越直了,四位男孩慢慢展現(xiàn)出男子漢的氣質和氣度來了。
“男孩危機”本不應該成為一種社會現(xiàn)象,作為教育工作者,在平時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應盡可能地為我們的男孩創(chuàng)造適合他們發(fā)展的良好氛圍,促進他們男性氣質的張揚,我們的評價體系也應能容忍那些有創(chuàng)造力卻超越規(guī)范的孩子,家長更應舍得松開手中的線,不要再過度地保護我們的男孩,要放飛我們的男孩,那么“中性化”、“女性化”、“懦弱膽小”將不再是男孩的修飾語。男孩將真正成為能擔得起家庭未來、社會重任的男子漢。
參考文獻
[1] 葉瀾.教育研究方法初探.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 張大均.教育心理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責任編輯 郭振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