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之旅,我們領略了秦兵馬俑的雄渾氣勢,享受了華清池的旖旎風光,傾聽了鐘鼓樓的歷史聲音。
“到西安沒吃羊肉泡饃,不叫來過西安。”去西安前,朋友這樣告訴我,品嘗羊肉泡饃被認為是西安之旅中的必修課。朋友還說,西安羊肉泡饃中最富盛名的當數(shù)老孫家,被譽為“天下第一碗”。于是,在西安旅游期間,我騎上自行車環(huán)游城墻后,一路打聽找到了老孫家羊肉泡饃館。
走進老孫家店門,迎面就是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劉華清那蒼勁有力的五個大字——“天下第一碗”,撲鼻而來的是陣陣羊肉湯的濃稠香味。不愧是名店,連裝修都別具風格。從樓梯到走廊的墻上貼著一組組黑白照片,照片大多拍的是很多年前還是沿街小店的老孫家。不過從照片上看,那時的老孫家已然生意興隆,店里人頭攢動,座無虛席,連店外也擠滿了人。羊肉湯的霧氣縈繞在小店里,飄散在小店外。雖然從照片里聞不出羊肉湯的濃香,但從食客流露的神情中,早已能夠體會出來。
服務員向我走來,不料端上來的是空碗和饃饃。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羊肉湯呢?服務員說泡饃是要自己撕的,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牙口、習慣來決定撕饃饃的大小、形狀。她了解到我第一次吃羊肉泡饃時,便耐心地指點:“形狀、大小自然隨意撕,一般情況下撕得越小,口感越佳?!彼€說,有人為了口感佳居然撕了一個多小時。于是,為了舌尖上的最佳,我也一點一點地撕,撕得手都有點酸脹痛了,卻無怨無悔。
等我撕了大半,服務員微笑著把羊肉湯往我碗里一裝,頓時香氣撲鼻,我一瞧,羊肉、蔥、姜、花椒融為一體,漂散開來,讓人垂涎三尺。我不想破壞羊肉泡饃的醇香原味,未加辣椒,只是略加些蒜、香菜。泡饃入口即化,柔而軟。湯鮮味濃,饃筋爽滑,融羊肉的鮮美與小麥的清香于一身。一片羊肉在舌,肥瘦搭配,油而不膩,鮮而不腥。一勺熱湯下胃,暖心,沁脾。難怪落魄時的趙匡胤吃過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泡饃后,頓覺神清氣爽,豪氣沖天。登基以后,嘗遍世間美味,心中獨獨放不下記憶中的羊肉湯泡饃。
大文豪蘇東坡贊過羊肉泡饃:“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羊肉泡饃碗大若盆,料重味醇。不管我們把饃撕得多碎,不管我們時間花得多久,不管我們吃得多慢,服務員總是微笑服務,絕對不會因為影響后面的生意而不耐煩,好像巴不得我們一次過足羊肉泡饃癮似的。
哦,西安,我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歷時最久的第一古都,你不僅僅歷史文化積淀深厚,就連風味小吃文化也讓人嘖嘖稱贊。
“三千萬秦人齊吼秦腔,一碗羊肉泡喜氣洋洋?!迸笥眩闳羰怯挝靼?,除了兵馬俑、華清池和大小雁塔以及古城墻外,切記品品地道的羊肉泡饃,舌尖上的那份舒適愜意可是神仙也不換哦。
【老師說】
1. 角度獨特口子小。游覽中國第一古都西安,人們往往注重秦始皇陵、兵馬俑、華清池、大小雁塔以及古城墻,本文的作者卻另辟蹊徑,關(guān)注富有當?shù)孛褡逄厣娘嬍场蛉馀蒺x。寫作角度小巧獨特,可謂匠心獨運。
2. 抓住特點細描繪。作者是個有心人,在描繪羊肉泡饃時調(diào)動眼、鼻、耳、舌等感官,用心觀,仔細嗅,認真品,發(fā)現(xiàn)羊肉泡饃的獨特風味,寫出的文章讓人如見其物,如聞其香,如嘗其味。
3. 旁征博引深內(nèi)涵。以現(xiàn)實中的羊肉泡饃為觸點,思維的觸角向與之有關(guān)的各個方向延伸,蘇東坡詩句、趙匡胤與羊肉泡饃的故事以及劉華清的題詞等,挖掘其歷史和人文內(nèi)涵。 (指導/點評 呂嘉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