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復出版,本來是無可厚非的,因為從某種角度說,重復出版就是出版資源的重新組合。我們知道,出版實際上可以分為三種形式:一是原創(chuàng),二是引進,三就是整合。所謂整合,就是對傳統(tǒng)出版資源的重新梳理、整編、制作、推陳出新、重塑新生。而且,整合是出版最重要的一種方式,因為原創(chuàng)與引進畢竟是有限的。實際上,我們很多圖書都是對傳統(tǒng)出版資源重新整合配置、充分利用以后,使之成為新的圖書品種,推向社會,送給廣大讀者的。比如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很多出版社都從不同維度,以不同方式加以重新出版,或做成精裝本,或做成平裝本,或改編成適合少兒閱讀的少兒版本,或繪制成連環(huán)畫、動漫書等等。
兒童文學與少兒圖書在整合這方面也有很多可圈可點的經(jīng)驗與做法,比如上個世紀80年代由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365夜”系列,包括《365夜兒歌》《365夜童話》《365夜故事》等,深受廣大少年兒童與家長的喜愛?!?65夜”系列的內(nèi)容幾乎都是對傳統(tǒng)兒童文學資源的重新整合與出版。再比如前幾年由湖北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百年百部中國兒童文學經(jīng)典書系》,洋洋灑灑100本圖書,就是對我國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百年原創(chuàng)中國兒童文學資源的選擇、重組、重新包裝與出版。百年百部包括葉圣陶的《稻草人》,冰心的《寄小讀者》,張?zhí)煲淼摹洞罅趾托×帧?,陳伯吹的《一只想飛的貓》,以及《小兵張嘎》《閃閃的紅星》《草房子》《男生賈里全傳》《狼王夢》等等,這些圖書都曾由不同的出版社在不同時段以不同的形式出版過。但當湖北少年兒童出版社邀請以束沛德、樊發(fā)稼、金波、曹文軒等兒童文學專家組成的高端委員會加以重新組合,把它們統(tǒng)一放在百年中國兒童文學發(fā)展歷史的大背景下審視的時候,這100本圖書的內(nèi)涵、意義、價值與作用,顯然是與以前的單本出版物有了很大的不同。百年百部可謂百年中國兒童文學原創(chuàng)精品的集大成者,百年中國兒童文學的世紀長城。因而《百年百部中國兒童文學經(jīng)典書系》受到了廣大少年兒童與兒童文學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等的廣泛歡迎,同時成為全國很多中小學圖書館必備的典藏圖書,甚至作為鎮(zhèn)館之寶。
由此可見,整合出版資源是我們圖書出版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方法,所以從這個維度說,重復出版本是無可厚非的。但現(xiàn)在我們要討論的是另一種情況,即當今少兒讀物包括兒童文學重復出版的“亂象”。之所以稱之為是“亂象”,因為這與我們說的整合傳統(tǒng)資源,重塑新生、推陳出新是兩回事。當下某些兒童文學與少兒圖書的重復出版,從根本上說是利益驅動,金錢掛帥,而不是像(《百年百部中國兒童文學經(jīng)典書系》與“365夜”系列,是從優(yōu)秀文學作品的傳播、傳承、推廣出發(fā)。當下的重復出版“亂象”應當引起警惕,具體地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是跟風搶灘
所謂跟風,就是當圖書市場的某一本書暢銷好賣,得到讀者與市場的認可,很快就會有同類圖書跟風搶灘,或是封面裝幀類似,或是書名相似,魚目混珠,貌似一轍。這在一般圖書市場中“層出不窮”。最近幾年,一般大眾讀物的跟風搶灘就出現(xiàn)過這樣幾個方面的系列:一種是“一生最要……100……”系列,如《一生最要去的100個名勝》(《一生最要讀的100篇小說》(《一生要讀的100本書》《一生要知道的中國歷史100本書》等。再如“……那些事兒”系列,《漢朝那些事兒》(《南北朝那些事兒》《唐朝那些事兒》《元朝那些事兒》等等。再比如“細讀……”系列,《細讀漢字》出來以后,緊跟著有《細讀紅樓》《細讀弟子規(guī)》,細讀這個,細讀那個。還有“感動”系列,出現(xiàn)《感動父親母親》后,馬上就有《感動小學生的80篇故事》《感動中學生的100個故事》《感動中學生的精品美文》等等。這是在一般大眾讀物當中的跟風現(xiàn)象,同樣在兒童文學與少兒出版中,也有這種跟風“亂象”的存在,我印象比較深的,大約十年之前,當深圳高中女生郁秀的《花季·雨季》成為暢銷書以后,少兒圖書市場很快出現(xiàn)了一批與《花季·雨季》書名相似、封面相仿的圖書,比如《花季雨季故事》《花季心事》《花季煩惱》《贈給花季的少男少女》等等。最近幾年,這種跟風現(xiàn)象主要瞄準的是幾位兒童文學暢銷書名家,如英國J·K·羅琳的《哈利·波特》出現(xiàn)以后,與《哈利·波特》相似的就出現(xiàn)了一大批。再如我國本土原創(chuàng)小學生校園文學暢銷書楊紅櫻的《淘氣包馬小跳》出現(xiàn)以后,也同樣出現(xiàn)了一批相類似的圖書。沈石溪的動物小說一暢銷,類似的動物小說也是跟風而上。中少社的網(wǎng)游文學《植物大戰(zhàn)僵尸》一舉贏得上億碼洋,如今就有《動物大戰(zhàn)僵尸》的對壘叫板。
第二是改頭換面
改頭換面的方式很多,有的是封面制作、板式設計有意仿照套用暢銷書,有的是將書名與原有的暢銷書造成某種瓜葛,讓讀者產(chǎn)生誤會。比如《馬小跳學英語》《馬小跳作文》、馬小跳如何如何,實際上與楊紅櫻的原創(chuàng)圖書(《淘氣包馬小跳》沒有任何關系。
第三是洗牌重組
就像打麻將一樣,把牌九推倒,重新組合。這是某些出版社在暢銷書作家的圖書策劃運作方面常用的手法,即當某位兒童文學作家的圖書暢銷以后,就會把他的其他作品重新組合,另取一個書名,或是多卷重組搭配,或是長篇節(jié)選再加短篇成集(因為長篇已有其他出版社出版,版權還沒有到期,不能簽約),或是短篇重組,另找一篇短篇作為書名,使人誤以為是新作原創(chuàng)??傊臃?,戲法多變,但東西還是原樣,只是洗牌重組而已。
第四是一鴨多吃
這是個形象的比喻,就好像北京烤鴨有多種吃法,至少一鴨三吃,烤著吃,燒著吃,熬湯吃。有的出版社對名家名作與暢銷書,也采取榨盡資源,一鴨多吃,同樣的一本圖書采取多種形式反復包裝出版,既有原創(chuàng)本,又有典藏本,再出紀念本,還有導讀本,再加改編本等,狠不得將作家的汗毛也榨取。
當下少兒讀物與兒童文學重復出版現(xiàn)象的原因是多方面,集中到一點是市場經(jīng)濟資本運作背景下出版社面臨艱難的壓力,從集團老總到社長,編輯室主任,直到責任編輯、策劃編輯、市場營銷,任務分解,利潤考核,幾乎人人都是壓力重重。我所熟悉的出版界朋友包括我的在出版社工作的學生,一見面總感到他們很累很苦,自然心生同情,因而面對以上所謂的重復出版“亂象”也是“無可奈何”之舉。但這并不是說資本運作背景下的出版業(yè)尤其是少兒出版可以降格以求,甚至放任垃圾泡沫。相反,更應用高規(guī)格高品質要求自己,因為出版業(yè)拼到最后依然是“內(nèi)容為王,質量取勝”。因而,面對當下的重復出版有可能導致泡沫經(jīng)濟的現(xiàn)象,我們應冷靜分析原因,把脈問診。以我粗淺的觀察,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誤以為兒童文學與少兒讀物的出版門檻低,準入容易,誰都可以做。更何況少兒圖書市場空間大,利潤高,因而那些缺乏少兒圖書編輯力量與經(jīng)驗的
出版社才敢大舉進入。.
二是缺乏創(chuàng)意。一片茫然。他們不熟悉、不了解兒童文學與少兒圖書的價值作用、審美內(nèi)涵、讀者接受心理,更熟悉兒童文學的作家資源,有的甚至根本分不清金波、冰波、高洪波究竟在寫什么。據(jù)我的觀察,對兒童文學與少兒圖書重復出版的“亂象”,專業(yè)少兒出版社相對比較少,主要集中在一些非專業(yè)少兒出版社。非專業(yè)少兒出版社他們也想做少兒圖書,這本來無可厚非,但是因為他們?nèi)狈κ煜?、了解、把握、運作兒童文學與少兒圖書的專業(yè)編輯,缺乏兒童文學的作家資源,因此自然就會選擇跟風、重復,抓到蘿卜就是菜,只要書好賣,可以說是不擇一切手段。
三是,我認為當下重復出版根本原因在于。瞄準的是利潤。而不是真正出于對民族下一代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長與少兒圖書的出版質量負責。
對此現(xiàn)象,應當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那么如何克服、或者減少當今少兒圖書重復出版的“亂象”呢?
第一,我以為對少兒圖書的出版還是應當有準入的門檻,就如同前些年養(yǎng)生保健類的圖書出現(xiàn)的“亂象”需要加以高度警惕與糾正克服一樣,養(yǎng)生保健類的圖書現(xiàn)在出版相對比較規(guī)范化了,重要的一條,就是哪些出版社可以做已有編輯資質的一種把關與審核,這就保證了此類圖書的品質。而反觀少兒圖書的出版,至今可以說是沒有任何的編輯資質的審核與保證,似乎大家都可以做,反正是“哄哄小孩子”的。實際上也正是這樣,據(jù)說全國現(xiàn)在580多家出版社至少已有500家涉足少兒圖書。
第二,兒童文學界、兒童文化界、兒童教育與少兒圖書出版業(yè),都應當關注這件事情。對某些少兒圖書因重復出版“亂象”而出現(xiàn)的垃圾與泡沫圖書,應當加以抵制、批評。這一切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把我們真正的優(yōu)質的兒童文學與少兒圖書送到廣大少年兒童手上,走進少年兒童的精神世界,凝聚起他們向上向善向美的力量,為民族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出精品、出好書。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著名兒童文學評論家、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