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組織一二九紅歌合唱比賽,班級班委從服裝的選擇到積極組織排練,甚至比賽前一分鐘班長、文娛委員、負責指揮的宣傳委員還在關照同學們各個細節(jié),很多女生提醒我:老師,唱歌之前你去講幾句吧,提醒他們合唱聲音一定要大,千萬不要搶調,有些男生會越唱越快。我見到他們緊張的神情,提心吊膽的樣子,禁不住笑了,開玩笑說:“難道你們Hold不住他們嗎?”其實,作為我來說,比賽的結果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同學們能認真組織,積極參與,全班能擰成一股勁,那么參與這樣的比賽活動最終的意義就已經達到。所以同學們轉前轉后,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不安,我反倒像個沒事人一樣,我只是安慰大家不要緊張,順其自然就好。
同學們帶著很大的期望上場了,不料已經很努力演練領唱的同學因為臨場經驗不足,過于緊張,導致發(fā)揮失常。邊下場時同學們就忍不住開始埋怨起領唱的同學來,甚至有女同學罵出了粗口,可見同學們是多么失望,多么痛恨這個領唱的同學……我立刻制止住了同學們的埋怨,告訴他們比賽完了,不要再相互指責。事實上我知道那個領唱的同學也很難過,而且聽到那樣的指責一定非常難堪。
最終公布比賽的結果——我們班最后一名,伴隨著其他班級同學雷聲般喝倒彩,我們全班同學都沉默了,很失望,很難堪,指揮和伴舞的同學忍不住當場就哭了。從比賽會場出來,全班同學誰也不愿意多說一句話,相對于其他很多獲獎的班級同學的唧唧喳喳的歡聲笑語,我和同學們心情都很沉重,而我在思考我該怎么辦。
到班后我沒有立刻進入教室,而是在辦公室里理了一下思路。進班,同學們非常安靜,表面上是在自習,其實我知道大家的心都是不平靜的。在班里轉了一圈,我提醒學生天氣比較冷,趕緊穿上自己的冬裝,防止感冒,開始了我的開場白,同學們立馬放下了手頭的工作,看著我,我知道他們在等我接下來的發(fā)言。我首先告訴同學們面對最后一名(我特意強調了“最后一名”四個字)的結果,如果全班同學都感覺非常難過,而不是每個同學都無所謂,那么這個結果和得到第一名(我也特意強調“第一名”這三個字)大家都覺得很興奮的結果是一樣的。同學們聽到我的觀點,都覺得不可思議,坐直了身體,等待我的下文。我繼續(xù)解釋:因為它們起到了一樣的效果,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表面上我們是失敗了,但是失敗中我們真的一無所獲嗎?能夠增強班級的凝聚力,這就是我期望我們班級參加這樣的活動的最重要的結果!
接下來,我給他們講了一個我當天剛好在網上看到的一個故事。一個法國化學家,在獲諾貝爾獎金的時候,有一個記者采訪他。問他,“你今天獲得這樣的偉大科學成就,你童年的家庭教育跟你現(xiàn)在的成就有沒有什么因果聯(lián)系?”這個人幾乎不假思考地說:“太有了!”他說:“我今天的成就應該一半歸結給我媽媽。為什么這樣說?有一件事讓我終身無法忘懷。在我五歲的時候,有一天我到廚房里去拿牛奶,那個時候牛奶是用玻璃瓶子裝的,當我拿出玻璃瓶子,一下子沒抓住,三斤裝牛奶瓶打到廚房的地上。媽媽聽到了響聲趕緊跑過來,一看,整個兒灑了一地牛奶,玻璃碎片滿地都是。我本以為她會打我一頓,結果她愣了一下突然笑了,說既然牛奶已經灑了,我們看他還有什么用嗎?別愣在這兒,你不是疊了很多紙船?這不是一個海洋嗎?咱倆劃紙船。在我去找紙船的時候,媽媽把地上的玻璃碎片收拾干凈,地上剩下一個牛奶的海洋。媽媽說,這是一個海洋,白色的海洋,我們倆比賽。玩了20分鐘,紙船也濕了,媽媽說,好了玩夠了,牛奶完成了它的使命把它掃掉吧。然后,媽媽把我領到院子里,找了一個一模一樣的瓶子跟我說,剛才你之所以把牛奶灑到地上,是因為不知道怎么抓,現(xiàn)在媽媽灌滿水,你現(xiàn)在右手抓瓶頸,左手拖瓶底,試一下。我在草坪上,來回走了十多次,等到我學會了拿牛奶瓶之后,她說,好了,沒事了,玩去了,以后你就不會打了。這件事影響了我一生,這件事給我兩點啟發(fā):第一,媽媽把一汪已經沒用的牛奶變成海洋,變成有價值的東西。我后來的科學實驗很多,在實驗失敗之后,我想起這個故事,這個失敗的實驗,有沒有哪些有價值的東西,我很多科學發(fā)現(xiàn)是這樣發(fā)展的。第二,最重要是,這件事給我太大的啟發(fā),我從童年開始就不害怕失敗,不害怕犯錯誤,一個人任何錯誤都可以犯,只要以后改了下次做對就可以了。我從小不害怕犯錯誤,不害怕失敗,這是我成功的關鍵秘訣?!?/p>
這個故事告訴同學們,失敗不可怕,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個人從此害怕犯錯,害怕失敗,如果一個集體因為失敗而內部矛盾重重,那么從此以后任何事情永遠都不可能成功!我們要善于從失敗中發(fā)現(xiàn)問題,發(fā)現(xiàn)有價值的東西,總結經驗,并運用到以后的事情中去,失敗就是成才的基石。
如果說這次的比賽我們失敗一定要從中吸取教訓的話,那么我們必須反思:我們也投入了那么多精力進行排練,努力了,卻沒有獲得成功,那么過程中我們是否也有做得不到位的?是否有部分同學排練的時候思想不夠集中,不服從指揮,態(tài)度不夠端正?又或者,沒有這些因素,我們也該思考,努力了,都沒有取得成功,那么學習上呢?如果你根本就沒有付出努力,那結果會是什么?
最后我總結,在很多時候,很多方面,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其實沒有輸贏之分,只有快慢之別,關鍵看你何時啟程。戰(zhàn)勝別人,你是人生的贏家,戰(zhàn)勝自己,才是生活的強者。與其為了失去而傷心、懊悔、埋怨,不如化失敗為動力向未來出發(fā)!
后來同學們沒有再因為這個“最后一名”而相互抱怨,也沒有因為這個“最后一名”而再情緒低落,甚至有好幾個同學在那一周的周記交流本和作文本中從正面發(fā)表了對這個事情的看法,希望我們班級能夠更加團結。雖然我們班沒有得到同學們期待的紅彤彤的“第一名”的獎狀,但是我們也感受到了“最后一名”帶來的和“第一名”一樣的凝聚力和力量。失敗能助推我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