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階段,低年級語文口語課是以培養(yǎng)聽、說能力為核心的基礎訓練課。聽是說的基礎,而說是關鍵。如何提高學生的口語中說的能力呢?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必須解決兩個問題。首先,創(chuàng)設條件,激發(fā)學生想說的欲望。其次,如何通過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說的能力。低年級口語教學,故事教學法和情境教學法行之有效。將如何在教學中具體實施呢?現(xiàn)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一、故事教學法
(1)如何選擇故事。在教學中,應根據(jù)教學的目的,學生的口語水平,故事的可聽性等多方面綜合考慮來選擇故事。因為低年級的學生頑皮、好動,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在選擇故事時應考慮這些特點,選擇熟悉的,淺顯易懂的,簡短的故事最為重要,并且在講故事的過程中,應選擇重復率高,以熟悉的基本詞匯和句子結構為主,訓練學生的聽力,以聽為主,說為次。
(2)掃清障礙。在教學中,使用普通話,話語應體現(xiàn)故事的特點,風趣、幽默、引人入勝。通過介紹故事內(nèi)容,使孩子們在愉快的氛圍中喜歡故事,積極復述故事梗概,達到口語訓練的目的。
(3)以講故事為主的課堂教學。選擇的故事時間不宜過長,課前應精心準備,提高故事對教學目標的針對性。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根據(jù)老師的系列講解,學生能進行復述,達到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的目的。
二、情境教學法
(1)形象直觀法。運用生動的肢體語言,豐富的表情動作或借助實物,錄音機等直觀性的教學手段,充分調(diào)動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使他們在看得見,摸得著的感知的過程中,充分感受新知,熟練模仿,使學生們愿意學,易學會。
(2)圖片教學法。課前充分準備一些簡單的圖片或利用教材中的圖片,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或者讓學生把自己喜歡的事物畫一畫,再說一說,最后集中交流一下,使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手腦并用。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積累詞語,既學到了新知,又得到了口語方面的訓練,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3)教學游戲法。針對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因此口語教學形式應多樣化,游戲教學也將是口語教學的最好的形式之一,并且游戲以表演形式為主,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通過學生的表演,讓學生受到形象化的感染。表演可以以多種形式展開,如個人表演、分角色表演、利用道具表演、孩子們集體表演等。無論哪一種表演形式,只要孩子們喜歡,能夠達到一定的教學目標,表演課對實現(xiàn)孩子們的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無疑是行之有效的。
總之,口語交際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在口語交際教學中,只要教師善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創(chuàng)設多種情境,讓學生在親力親為的語言實踐中,學習口語交際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一定會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