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學習是學生兩人結對、幾個一組,在教師組織與指導下通過共同的學習提問、相互指導、相互檢驗等來達到獲得知識、共同進步的一種學習方式。我國古代就有“伴讀”“結對子”“小先生制”等傳統(tǒng),國外古代同樣早有結伴學習、互相辯論等做法,英國工業(yè)革命后為了解決辦學過程中的師資和經(jīng)費短缺問題,而實行的年長學生教習年幼學生的“導生制”,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同伴互助學習萌芽。當前各國呼喚多樣化的有效教學理論、教學策略或?qū)W習方式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再次催生了同伴互助學習模式。
廣義上的同伴互助包括基本知識技能、良好生活習慣、積極思想態(tài)度等互助;而狹義上的同伴互助僅指在學習方面的互助,也就是同伴之間組成結對小組通過激發(fā)學習動機、提高學習興趣、交流學習策略、互助學習知識來達到提高學業(yè)成績的目的,它包括課前、課間、課后各個時期分別進行互幫互助、取長補短,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實際教學中,為了方便起見,一般安排同桌結伴開展互助學習,這是最簡捷的同伴互助學習。
一、同伴互助學習法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1)課前合作進行預習檢驗。課前的預習是學習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同伴互助可以在預習新知識時進行運用。教師布置預習其實就是要求學生通讀新課,并在閱讀中獨立地把所遇到的生字、生詞畫出來,作上標記。因為有同伴互助,可以只安排一人負責查字典,記下生字生詞的讀音、含義,以減少查找生字生詞的時間;其他成員可以通過網(wǎng)絡等渠道查找并記下作者的基本情況、課文的寫作背景,在課前進行分享。當然,要注意每個人要分別承擔查找生字生詞與作者資料、寫作背景等任務,并且經(jīng)常輪流交換,避免一個人任務全包或者一方主動、一方被動,達不到互助學習、把新課讀通順的真正目的。
(2)自習課合作聽寫與背誦訓練。聽寫訓練是掌握字、詞、句基本功的有效手段,是教師常用的課堂練習環(huán)節(jié)。平時經(jīng)常由教師上課進行的聽寫訓練,可以交由學生結對在課前互相交替聽寫并互為評改,促進學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促使聽寫訓練這種單調(diào)形式取得增值效果。
課文背誦是積累語言、理解語言、發(fā)展語言和運用語言的最有效手段?,F(xiàn)行小學語文教材中有30%左右的課文或片段要求學生背誦。背誦訓練一般是教師布置學生在課堂或課外背誦,然后在課堂上進行背誦檢查。逐一檢查背誦效果顯然需要占用大量教學時間,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往往只能抽檢若干個學生,這樣達不到檢查全體學生的目的。而改由同伴互助檢查,同桌兩個人彼此交替進行背誦訓練,然后派人向?qū)W習委員或者科代表匯報背誦成果,再由學習委員或者科代表匯總給老師。這樣,課堂上教師只要根據(jù)學習委員或者科代表的匯報,適當抽查幾個人來背誦,以免占用過多的時間,又可以達到檢測全班背誦效果的目的。實踐證明,背誦訓練是提高學生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學生記憶力的有效手段。而同伴互助交替訓練可以達到糾正不足,提高學生背誦興趣的目的,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中的主人。
(3)課堂合作探究。課堂上有許多教學活動都可以通過同伴互助來完成,最常用的就是角色對話。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安排結對小組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按照課文內(nèi)容進行朗誦,達到分工合作的目的。例如,在教一年級下冊《小蝌蚪找媽媽》一文時,可以安排各個小組的成員分別扮演蝌蚪、鯉魚、烏龜、青蛙等不同角色,進行分段朗讀??梢詫⒏鱾€小組朗讀效果由學生自己評價,找到成績與差距。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培養(yǎng)起學習的興趣,從而更加自覺主動地學習。教師還可以設計若干個問題,交由結對小組通過自主學習、共同討論、查閱資料或詢問老師等途徑尋找問題的答案,然后輪流上臺回答。最后教師對各個小組的回答速度、回答準確度等進行適當點評、表揚,調(diào)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這種課堂同伴互助學習,教師只是充當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和鼓勵者的角色,真正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并在同伴互助學習中學會合作與探究,真正發(fā)揮了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
(4)課外合作復習、批改作業(yè)、交流閱讀作品等。課后復習可以達到鞏固提高的目的。不論是對字、詞、句、課文等,都應該經(jīng)常復習,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在同伴之間進行合作復習,可以互相講解一下自己從本課中學得的知識點以及學完本課的感受,在輕松的交流中對知識進行總結、查缺補漏,完善知識結構。教師還可以將部分作業(yè)的答案,寫在黑板或者打印出來,交由結對小組互批互改,肯定成績,指出不足,達到互相提醒的目的。至于作文,也可以將其中一小部分試行由結對小組的學生根據(jù)評分標準,客觀、公正對同學的作文進行評改,然后寫出評語。學生互評作文,可以取長補短,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課題,可以通過同伴互助方式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質(zhì)量,培養(yǎng)學生自覺學習、主動追求新知的習慣,養(yǎng)成主動積極、科學嚴謹、不屈不撓的態(tài)度。引導學生將優(yōu)秀課外書帶到學校與同伴共學共享,甚至放在班級圖書角供全班同學交互學習,以達到奇文共賞的目的?;蛘邔?yōu)秀文章的感想、心得說出來、寫出來,與同伴進行交流,帶動同伴積極參與課外閱讀,增加課外知識量,從而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二、取得成效
由于師生之間存在著智力、理解力等很大的差異,因此師生的交流互動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障礙。而學生之間,由于年齡相近、認知水平相仿有著相同的學習背景,彼此之間交流會更輕松、更順暢,也可以更無保留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同學特別是同桌之間,接觸時間很多,有的甚至成為親密無間的朋友,他們之間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聽取和采納他人見解,自主表達自己的觀點,改變被動接受知識、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現(xiàn)狀,使自己處于主動學習的興奮狀態(tài)。在互助學習過程中,基礎好的學生向搭檔分析講解難點時,其實是對知識的整理、推導和應用;而基礎差的學生得到優(yōu)秀學生的幫助,將同伴的知識與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一起進行進一步的加工和消化,及時消除學習中的疑惑,進而慢慢減少與優(yōu)秀學生之間的差距,培養(yǎng)起學習的信心與興趣。實踐證明,實行同伴互助學習后,許多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學習成績得到顯著提高。
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指出,鼓勵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共同發(fā)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教學強調(diào)雙邊的互動,不只是師生雙邊的互動,還包括學生之間的互助互動。因為同伴特別是同桌,經(jīng)常相處,彼此熟悉,是最合適的合作學習者。小學語文積極采取同伴互助合作學習,可以更好地發(fā)揮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作用,從小培養(yǎng)學生團結互助、合作學習的態(tài)度,真正達到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