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贊可夫曾說:“教學方法一旦觸及學生的心理需要,這種教學就會變得高度有效。”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的全面提高,關鍵在于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精心設計形式多樣、充滿情趣的教學活動和提高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
一、建立和諧新型的師生關系,是提高課堂有效性教學的前提
教與學是一對矛盾,作為矛盾的兩個方面教師和學生,如何和諧融洽師生關系,對完成教學目的至關重要。教師要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態(tài)度和藹,尊重學生,多關心學生,多與學生交流,以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并在課堂上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關注教學活動本身,關注教學質(zhì)量的生成過程以及學生的學習效果。建立和完善教學質(zhì)量內(nèi)部評估體系,只有更新理念、加強教學隊伍建設、形成尊重教學、尊重師生的質(zhì)量文化,才能促進教學質(zhì)量的穩(wěn)步提升。學校、教師、學生多方合作,協(xié)同發(fā)展,從而創(chuàng)建出有效的學習氛圍,使教與學的活動得到良好的開展。
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有效的主動學習
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更大程度取決于教師教學的方式以及教學的內(nèi)容。這就要老師在學習過程中善于積極引導學生。在教學中,讓學生知道學習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學習意識和目的、并且注重自身教學形式的創(chuàng)新引導學生走向正軌。與同學、老師建立良好和諧的關系,培養(yǎng)自控能力、有效地處理自我情感問題,這些都有助于學生的學習。只有身心愉悅了,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才能夠被更好地調(diào)動。如在教學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 4 topic 3 Let’s go to the zoo 時播放錄像帶《動物世界》,學生互相討論,學生們在既輕松又緊張的氛圍中掌握了課本相關的動物名稱。而且在語言學習中,思維方式?jīng)Q定了學生對語言的運用能力。不同時代,不同文化,所形成的思維方式是不同的。而要掌握某種語言的思維方式,則一定要了解該國家的歷史文化背景。因此,教授時,通過背景介紹,可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知識性、趣味性,能使他們明白中國人的交流方式和表達方式,從而在其腦海中形成一定的印象,最終在交際過程中顯現(xiàn)出來,這就是背景的文化功能所在。
三、加強實踐,提高交際能力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以學生為主體,不能滿堂灌,要安排時間組織學生進行各種活動,如角色扮演、小組討論、辯論等,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如給學生看英文原版電影,聽英文歌曲,鼓勵學生互相交流、互相學習、互相啟發(fā)、互相幫助,改善學生之間的關系,增強集體凝聚力,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正如美國學生崇尚這樣一句話:Tell me,I forget;Show me,I remember;Involve me,I understand??梢宰杂蛇x擇討論話題,如①What kind of environment do you enjoy? Why? ②Do you think the environment in Ningdu is good enough? What about the environment in our school?進行討論和互動。要把學生看成能動的主體,促進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主動參與,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最后,在英語教學課堂上,通過師生的互動,提高教學效率。比如模擬式教學,模擬能讓人身臨其境,有實踐性。情境教學法的廣泛運用,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學們根據(jù)自身的角色,身臨其境,情緒高漲,有助于提高英語交際能力。
平時要養(yǎng)成背單詞的好習慣,充實自己的大腦。還要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多看英語方面的課外書籍、報刊等,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以進一步提高英語方面的理解力。如果同學們能把自己的激情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并把以上這些良好的學習習慣結合起來,那么,提高英語能力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