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一種文化浸染,閱讀是塑造靈魂的過程。閱讀不能改變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拓展生命的寬度。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引導學生進行廣泛閱讀,讓學生在閱讀中增長知識,促進其成才,這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
一、教會學生讀書方法,養(yǎng)成會讀書的習慣
首先,教師要帶領學生讀書。年級若不同,側重學習的內容就不一樣。一開始,可以嘗試一句、一句地領讀。如:教學《狼和小羊》一文,“我怎么會把您喝的水弄臟呢?”我是這樣領讀的:第一遍領讀“弄臟”讓學生掌握一類生字弄臟:第二遍領讀“喝的水弄臟”領會什么弄臟,運用“弄臟”一詞說短語;第三遍領讀“我不會把您喝的水弄臟。”讓學生通過讀領會小羊說的意思。學會用弄臟一詞說句子;第四遍領讀“我怎么會把您喝的水弄臟呢?”讓學生感悟與第三遍的不同之處,從而領會反問語氣起強調的作用。中高年級的時候,教師可進行帶讀,一句話一句話地加深學生對句子的理解。教師要讓學生愛開口說話,讓學生將一句話說得盡量完整、生動、具體,這有利于以后的寫作。如:教學《小露珠》一課我是這樣領讀的:“早??!像鉆石那么閃亮的小露珠?!钡谝槐樽x“露珠”;第二遍讀“小露珠”讓學生注意通過“小”字讀出對露珠的喜歡之情;第三遍讀“閃亮的小露珠”讓學生讀出體現(xiàn)露珠特點的詞;第四遍讀“像鉆石那么閃亮的小露珠”讓學生讀出露珠生動的形象而充滿喜悅之情!有這樣幾遍的閱讀學生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內容,還掌握了語言的特點,學會了形象生動的描寫。高年級形之有效的讀書方法是選擇性地對重點自然段帶讀。如:教學《印度洋上生死夜》一文中重點段第五節(jié)、第六節(jié)。通過這兩節(jié)重點段的領讀,領會人物的心理和環(huán)境的變化,人物自身前后的變化及環(huán)境的變化,感受形勢的嚴峻。領悟了這一部分內容,我們無不對皮埃爾的抉擇而深感震撼——他真是一個靈魂高尚的人!經(jīng)過這三個不同階段的領讀學生已基本學會怎樣讀書。
其次,學生自覺讀書。由老師帶領學生讀書,到學生發(fā)自內心地要想讀書,需要一個過渡的過程。如何讓學生盡快地過渡到自覺讀書的理想境界呢?我認為,可以考慮以下兩條途徑。①開始的時候,讓成績好的學生帶領學困生讀書,或讓小組帶領全班讀書。然后,全班學生集體齊聲朗讀,加深對文章的整體認識,讓學生對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主旨有進一步的理解。②解放學生,讓學生能夠自由自在地讀書。教師要善于營造一個良好的讀書環(huán)境,讓學生沉醉其中,在讀書中思考,在讀書中成長。
二、課下讀書個別輔導,同學之間互相促進
首先,重視因材施教策略的運用,重視個別輔讀。對于課堂教學效果,教師要及時了解,靈活改變教學結構,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皆有較大的進步,特別是要關心學困生的成長成才。
其次,鼓勵學生“相互幫助”。一般方法是這樣的:我一句、你一句,互相配合著讀書,也可以兩個同學同時讀書。這種方法有利于學生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同時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這讓友誼更加深厚,學生的學習信心也無形中增強了。
三、有選擇地讀書,先精讀后略讀
讀書分精讀、略讀。若偏于快捷尋找某些信息,則屬于略讀;若偏于對文章的領悟、分析,則屬于精讀。這兩種閱讀方式,作為學生都要掌握。而對于小學生來說,首先應側重通過精讀來獲得閱讀的堅實基礎。精讀訓練基本過關,才可以進行略讀訓練。
四、營造氛圍,讓學生想讀書
沒有閱讀習慣的人是不大容易讀進去書的,當書和電視、電腦擺在他面前的時候,他一定將后兩種東西當成他的精神需求。這就需要通過我們的努力為他們營造一個讀書的“場”,在這個“場”中,使他感受到讀書的氛圍,在某種程度上,使他不得不進入到這個場景中。這樣的方法很多,可定期利用一定的時間不做任何事情,全班在一塊兒安靜地讀書,動員家長和孩子一塊兒來讀等。
五、讓學生感受到讀書的樂趣和好處
枯燥乏味的事情誰也不愿意做,強迫他們讀書一定不會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在培養(yǎng)學生讀書這件事情上,要想一定的辦法來使他們愛上讀書,這里面的方法很多。例如,利用課文的資源進行拓展閱讀,在班上舉行讀書比賽,讓高年級的學生為低年級孩子讀書、讀故事等。
總之,讀書可以怡情,可以博采,可以長才,且終生有益。希望我們的學生都會讀書,都能把書讀起來,在讀書中享受快樂,健康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