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優(yōu)秀的主問題設計,巧妙的提問,直接影響著師生、生生與文本對話的效果。主問題設計要深,要能迅速提挈全篇,要能奮力攪動學生的思維。
關鍵詞:主問題設計;依據學情;抓住重點;抓住文眼;抓住文線;抓住主旨;抓住寫法;品味語言
優(yōu)秀的主問題設計,巧妙的提問,似一塊激起千層浪的石頭,能掀起課堂教學的波瀾,直接影響師生、生生與文本對話的效果;更似點燃火炬的打火石,能擦起師生思想火花。我們教師的責任就是要用自己的星星之火,去點燃學生的火把,而有效的“主問題”正是這種星星之火。張慶老師這樣說過:“提領而頓,百毛皆順?!边@“領”是“牽一發(fā)而動全篇”的關鍵,因此,主問題設計要深,要能迅速提挈全篇,要能奮力攪動學生的思維。所以我在閱讀教學中嘗試著以下幾個方面的主問題設計。
一、依據學情,巧設主問題
學情永遠是教師教的原始出發(fā)點,一切為了學生是教師的課堂命脈。朱永新老師說:“教學的準備是學生,要以學生的眼光審視文本;教學的序幕是學生,要著眼于調動學生的情感;教學的起點是學生,要從學生的心頭揚帆起航;教學的過程是學生,教師要貼著學生教;教學的歸宿是學生,要讓學生激動一陣子,更要管用一輩子?!彼裕鲉栴}設計的切入點,難易度要緊扣住學生的認知、興趣和情感。
二、抓住重點,巧設主問題
在確定每一篇課文及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時,首先要明確其教學重點,把解決教學重點作為教學的主任務。如,莫懷戚的《散步》一文,體現了一家三代四口人濃濃的親情,這是本文的主題,也是教學的重點。我在指導學生充滿情感地朗讀課文后,為文本擬換一個新標題與原題進行比較之后,設計了一個主問題:你從文中哪些語句體會到了濃濃的親情?我引導學生結合具體語句賞析其中蘊含的三代人濃濃的親情,很輕松地解決了重點。
三、抓住文眼,巧設主問題
文眼最能涵蓋文章的主要內容,揭示文章主旨,升華文章意境。一篇文章的文眼,可從標題中找,也可以從文中提取關鍵字詞。
首先,文眼從標題入手。如,七年級上冊《童趣》一文,可抓住標題中的“趣”來巧設主問題:文中的“我”觀察哪些事物體會到了“物外之趣”?“我”為何能夠體味這物外之趣?學生解決了這兩個問題,對文章的主要內容也就理解了。
此外,文眼從文中的關鍵詞入手。如,八年級上冊《湖心亭看雪》一文,可抓住“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一句中的“癡”字進行主問題設計:張岱的“癡”體現在哪里?教師引導學生去勾畫有關“癡”的內容后,概括為:癡行、癡景、癡人。再從這三方面對文章進行賞讀,全文的主要內容和中心也就自然明確了。
四、抓住文線,巧設主問題
有些課文有著外在和內在的線索,這些線索可能是一個詞語、句子,也可能是一個關鍵的提問,教學中抓住這些線索能收到“執(zhí)一而馭萬”的效果,進而從容解讀文本。如,七年級下冊《最后一課》一文,以“小弗朗士的所見所聞所感”為線索,借助此線索巧設了這樣的主問題:小弗朗士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學生在讀文本時就有了清晰的脈絡,自學中積極主動在文中勾畫關鍵字詞、句子,并做好旁批,通過自己的品析悟到了韓麥爾先生的偉大。
五、抓住主旨,巧設問題
主旨是一篇文章的靈魂所在,文章主旨有的是顯而易見的,它會在文本的開頭、中間或結尾的某句話或某個語段中展現;有的則深藏不露,需熟讀文本,認真體會才能發(fā)現。如,八年級上冊《臺階》一文的主旨是:謳歌父親堅忍不拔的毅力和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要理解這一主旨,設計如下主問題:(1)為什么父親總覺得我們家的臺階低?(2)父親如何改變我們家臺階低的現實?(3)新臺階砌好了,父親的身體、心態(tài)發(fā)生哪些變化?學生解決了這幾個問題,也就理清了文章思路,理解了文章的內容,理解了父親這一人物形象。
六、抓住寫法,巧設住問題
文章寫法,即文章的寫作手法,常稱作表現手法,是指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運用的方法或技巧。常見的有借景抒情、細節(jié)描寫、欲揚先抑、烘托反襯、虛實相生、動靜相襯、托物言志等。
寫作手法可從人物細節(jié)描寫來入手,如,七年級下冊《最后一課》一文,對韓麥爾、小弗朗士這兩個人物形象的分析,可進行如下主問題設計:(1)在最后一課時,韓麥爾先生的哪些動作、語言等細節(jié)特別令你感動?(2)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課的表現和以往有什么不同,從文中哪些細節(jié)可以看出?教師引導學生對這兩個人物的細節(jié)描寫進行賞讀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最后一課的意義、理解小說的人物形象。
寫作手法可以從借景抒情入手。如,八年級下冊《答謝中書書》一文,作者通過描繪景物,展現了一幅清麗秀美的山水畫,寫景語句多運用對偶、駢散結合,讀來朗朗上口,令人身心舒暢,字里行間融入了作者對這山川美景的喜愛、贊美之情。
七、品味語言,巧設主問題
語言是文章的外衣,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表露載體。作者不同、語言風格也各有差異,有的文章語言生動形象,有的文辭華麗,有的通俗易懂,有的風趣幽默,教學時抓住本文的語言進行品讀賞析,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用語習慣。
總之,主問題是閱讀教學中有質量的立意高遠的教學問題,更是深層次課堂活動的黏合劑和催化劑。所以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生活體驗、知識結構及接受能力刪繁就簡,設計出能直接問到學生內心感受上的主問題;設計出能引起學生爭論、產生獨特見解的主問題;設計出能源于文本又能回到文本的主問題。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喀喇沁旗牛家營子初中)
編輯 代躍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