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個80后,大學和研究生讀的都是信息工程專業(yè),畢業(yè)后,順理成章的做了一名IT工程師。從BEA、IBM、Radvision到淘寶,他都是響當當?shù)腎T精英。在淘寶公司,光年薪就是30萬??伤胖枚硕说慕痫埻氩欢?,卻非要去賣水果,讓好多人都為他這個清華的高材生惋惜。
雖然身在IT界作著軟件工程師,他卻視自己為“非典型IT男”,因為在暗地里,他一直在尋找創(chuàng)業(yè)的點子。在IT公司工作的白領是相當忙的,對著電腦一待就是一天,恨不得眼睛里全是編碼。他也一樣,即便早晨從家里帶來水果,也顧不上去洗,晚上再原封不動地帶回家。在一次自駕游的路上,他和朋友聊到這個話題,大家也都有同感,紛紛表示:“如果把洗好、切好的水果送到上班族面前,一定受歡迎?!?/p>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他覺得這或許就是一個不錯的商機?;貋硪谎芯?,發(fā)現(xiàn)這種生意20世紀50年代美國就有了,他們叫“鮮果切”,滿足消費者的即食需求,目前在美國每年有著800億美元市場規(guī)模,而在中國,這個市場還是一片空白。
帶著一種莫名的興奮,2010年6月,他和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搭建團隊,成立了果酷網(wǎng),主營鮮果切定制服務、鮮果切配送。把水果切了賣,多簡單啊,也沒什么技術含量,可真正運作起來,卻根本不是想像的那樣,其間的滋味只能用“難熬”兩個字來形容。
雖然他做的是電子商務,也聲稱“哥賣的不是水果”,可由于資金緊張,終究還要從最原始的人工干起。他租了一個六層的民居作為加工間,從批發(fā)水果、搬運,到切割、包裝、配送,都得自己親力親為。每天搬著很沉的水果箱子樓上樓下來回跑,運完貨還要頂著大太陽到地鐵門口發(fā)傳單,一天下來腰酸背疼,跟他一起合伙的女孩累得每天都抱怨。
雖然如此辛勞和努力,可公司卻入不敷出,不到半年,最初投入的10萬元就虧損一空。面對這樣的窘境,幾個合伙人都打了退堂鼓,可他不認。經過仔細分析,他發(fā)現(xiàn)問題出在公司的路線上,面對個人消費者,訂貨數(shù)量很少,而配送費用卻很高,一個人在網(wǎng)上訂20塊錢的水果,配送費用就在10塊錢,不賠錢才怪呢。
找到公司虧損的癥結,他決定調整業(yè)務方向,從面向個人用戶轉向面對企業(yè)。頂著各方面的壓力,他帶領團隊成員開始四處奔波,一家一家的找企業(yè)洽談業(yè)務,那些重視員工福利的企業(yè)都是他們的目標。他相信,雖然每天都面臨著被拒絕,但只要有一家能合作成功,這種模式就可以復制到下一家。一天,他無意間走進一家汽車4S店,看到店內等候區(qū)桌子上擺放著一盒五顏六色的糖果,不禁眼前一亮:“既然會用糖果招待客人,那也不會拒絕水果。不少企業(yè)的員工午餐里也少不了水果,與其吃一整個梨,大家更樂意吃水果拼盤?!币淮未闻霰凇⒁淮未螄L試后,這家汽車4S店成為他的第一個客戶。
百度是他非??春玫囊粋€客戶,沒有熟悉的人脈,他選擇從前臺接待員開始攻關。他帶上一整袋的鮮果切,在招待前臺一待就是三個小時?!皣L嘗我們的水果,今天上午剛加工完成?!北M管面對的只是普通接待員工,他仍是把來龍去脈、優(yōu)勢亮點一一介紹。每天帶著五六公斤重的水果從雙井趕到北五環(huán),經過不厭其煩地軟磨硬泡,他終于拿到了公共事務處的一個辦公電話,最后又成功地從百度采購部門一位負責人的手里,拿下了面對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的第一份訂單。
圈子里有了口碑,此后的大客戶接踵而至,騰訊、優(yōu)酷、搜狐、小米……可問題隨之也來了,由于企業(yè)客戶通常將價格壓得很低,一盒3塊錢的水果切塊,只能賺上兩三毛錢。如何在保鮮的前提下減少水果損耗,擺在了他的面前。這時,他又恢復了“IT精英”的精神風貌,開始研發(fā)自己的后臺管理系統(tǒng)。經過一年的反復編程調試,最終形成了一套科學的經營流程,先拿訂單,再去拿水果、加工、出貨,而且從客戶下單到搭配水果、訂單生成,全部由系統(tǒng)自動完成,6個小時內便可送到顧客桌上。除了加工過程中的必然程序,他的食品加工廠實現(xiàn)了水果的“零消耗”。
如今,以“幾何倍數(shù)”成長的果酷網(wǎng)也受到了風投資金的青睞,每天有多達20噸的果盒,被送往客戶的辦公大樓。每年的收入達1000萬元。他就是果酷網(wǎng)的創(chuàng)始人賈冉,一個由IT男變身而來的“水果隱者”,他用自己愛折騰、不服輸?shù)膭蓬^,將人人都覺得不靠譜兒的小小水果生意,成就了人生的大夢想。提到成功,他特別有感于一句話:“想法的好壞,只有執(zhí)行,才能驗證。”
編輯 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