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晚芬
班主任是班集體的領導者、組織者和管理者,不但肩負本班的教學任務,還肩負著本班的管理任務,其主要工作是培養(yǎng)和帶動一個紛繁復雜的班集體,做好本班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聯(lián)系和配合學校及本班各科任老師開展正常的教學活動。
在新課標理念下,以往的班級管理模式已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教育要求,這就要求我們班主任要更新教育觀念,轉(zhuǎn)變角色,運用新型的班級管理模式,才能較為有效地培養(yǎng)出高素質(zhì)的創(chuàng)造性人才。筆者結(jié)合自身多年的班主任教學管理經(jīng)驗和現(xiàn)代教育理念,認為應該從以下幾點方法入手:
一、提高修養(yǎng),為班級樹立形象
作為班主任,要管理好一個班級,把一個班管得井井有條,有聲有色,班主任首先要注意自身修養(yǎng),在班上樹立良好的班主任形象。言教不如身教,班主任在語言、行動、舉止、思想上要處處留心,給學生一個完好的形象,才能夠說服和教育好學生,同時也感染學生。
對于幼小的低年級學生,模仿性較強,在這一齡期,班主任的一舉一動,都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我在這一點上,特別地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包括穿著打扮要求適中,不過于花俏,不過于時髦。就是在平常,都保持著簡約而樸素的著裝。
我覺得,要帶好一個班,必須從一點一滴做起,從日常生活做起,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并盡努力地做好,才能從根本上影響學生,使學生認識到立身處事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是重要的。而形象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主要是性格、脾氣、思想及行為習慣,這些形象特征從幼小的兒童學生一旦形成,要改變恐怕就很困難了。
,現(xiàn)代兒童學生大部分家庭條件不斷提高,溺愛與養(yǎng)尊導致了兒女的任性自由的性格特征,沒有很好的形象引導和對不同習慣的糾正,就很難把存在性格缺陷的學生引向正確的軌道。
二、用真情去教育感化學生
作為一班之主導,面對幾十個同性格的兒童學生,用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態(tài)度,像慈母一樣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把學生當作兒女來關(guān)心、幫助、照料。
由于低年級學生剛從父母的懷抱中脫離而踏入學校,在初時難以割舍母子感情,依賴性很強,對融入來自不同家庭的兒童大群體,大部分學生無法互相融合在一起,這就使得一些學生孤單無助,處于思親和寂寞狀態(tài),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孤言寡語的內(nèi)向性格,乃致無心讀書。
面對這些學生,作為班主任,應當用一顆真誠、溫暖、慈祥的愛心感化他們,使之從孤單而陌生的迷茫中擺脫出來,接近老師,接近同學,融入到活潑可愛的大家庭中。
對于個別有特殊情況的學生,應該仔細了解情況,認真區(qū)別對待,做好同學間的思想工作和關(guān)系,以不挫傷為教育目的,進行耐心引導、幫助,使之感受到自己生活在一個充滿愛心和溫暖的大家庭,融入到班集體大家庭中,并逐漸形成團結(jié)友愛的班集體。
三、喚起學困生求知的欲望
對于班級里的學困生,應充分了解他們的性格特征、智力因素乃至家庭原因等,運用適當?shù)姆椒?,如采用比較簡單的提問方法,使之較易回答,并給予適當?shù)墓膭詈捅頁P,使之感受到獲得成功的喜悅而增加對學習的信心和決心。
或者通過仔細的觀察,發(fā)現(xiàn)其優(yōu)點或特長,挖掘出其閃光點,并進行精神鼓舞,肯定其專長的發(fā)展前途,這樣可以激發(fā)起他們的積極向上精神,從而促進其學習的積極性和求知欲望。使他們重新樹起努力學習的信心,同時也間接地使班級紀律趨于正常化。
四、創(chuàng)設以學生為主體的班集體,轉(zhuǎn)變以班主任管理為學生管理
對于班集體,學生是主要客體,是接受教育的主要載體,也是班主任培養(yǎng)的主要對象。以往的教育,都是班主任傳授、管理,學生接受、執(zhí)行,學生時時處處被動狀態(tài),教什么就學什么,講什么就聽什么,似乎這就是天經(jīng)地義的。
這些教育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學生能力的發(fā)揮,也制約著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主導權(quán),使學生不能很好地展現(xiàn)才能和發(fā)揮應有的作用,不能從根本上使學生能自覺地遵守課堂紀律。
面對紛雜的班集體,班主任應審時度勢,運用學生這個直接客體,把管理權(quán)交給學生,讓他們進行自我管理。具體做法為:通過學生民主選舉或自我推薦的方法,按不同情況進行分工,如學習好的當學習委員,有體育特長的當體育委員,在某科特別突出的當科代表,組織能力強且善于關(guān)心、幫助同學的當班長,等等。
同時進行定期輪班制,讓其他同學也有發(fā)揮和施展的機會,以提高他們的實際能力,從而有利于班集體在學習紀律、班風等問題上全面得到改善和提高。
五、善于與學生家長合作交流,共同管好每一位學生
很多情況下,班主任對班上大部分學生的具體情況和家庭情況知之甚少,在管理上缺乏針對性、管理效果不明顯。作為班主任,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班級管理目標,應改變單一的在校管理,改變單一的招集學生家長集中開會的局面,進一步深入到學生家庭,逐個進行了解,并爭取家長的不同意見。
在進行家訪之前,要根據(jù)不同學生不同情況進行訪問。如對有教養(yǎng)的家庭,應將學生的各種表現(xiàn)如實地反映給家長,并主動請家長改變教育措施,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充分肯定他們的教育方法,接著提出自己的看法,與學生家長同心協(xié)力,共同把學生教育好。
總之,班主任角色的轉(zhuǎn)換,是搞好班級工作的主要途徑,而要轉(zhuǎn)換角色,應從多角度、多側(cè)面進行轉(zhuǎn)變,才能從根本上把班級搞好,才能適應新形勢下教育改革的要求,才能培養(yǎng)和造就出未來社會發(fā)展對人才的更高要求。
(貴州省凱里市舟溪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