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紅
(達州職業(yè)技術學院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四川 達州 635000)
近年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備受關注,以大學生心理健康為主題的學術研究更是層出不窮.[1-4]但這些研究多是針對普通高校的本科學生,對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關注相對較少.此外,在心理咨詢實踐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不少大專學生被心理障礙所困擾,生活、學習以及身體狀況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有必要加大對大專學生心理問題的關注.
對某職業(yè)技術學院的3221名2012級大專新生進行普查,獲得有效問卷2911份.其中,女生2240名,占總人數(shù)的76.9%,男生671名,占總人數(shù)的 23.1%;醫(yī)學系 1044名,占總人數(shù)的35.9%,護理系 1041名,占總人數(shù)的 35.8%,師范系422名,占總人數(shù)的14.5%,經濟管理系227名,占總人數(shù)的7.8%,機電系140名,占總人數(shù)的4.8%,藝術系 37名,占總人數(shù)的 1.3%;年齡17到20歲,平均18.4歲.
1.2.1 問卷
運用SCL-90癥狀自評量表進行電子問卷調查.該量表由 Derogatis編制,吳文源教授修訂,[5]共有90個項目,包含有較廣泛的精神病癥狀學內容,從感覺、情感、思維、意識、行為直至生活習慣、人際關系、飲食睡眠等,均有涉及,并采用10個因子分別反映10個方面的心理癥狀情況.10個因子分別是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精神病性以及其它.該量表采用1—5分的5級評分標準,從1分代表“自覺無癥狀”到5分代表“自覺癥狀嚴重”,依次遞增.作為一個參照標準,SCL-90對有心理癥狀的人有良好的區(qū)分能力,能較好地區(qū)分它們的心理健康水平,是當前各高校廣泛使用的普查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有效工具之一.在本次調查中該量表 Cronbach’s α 系數(shù)為0.792.
1.2.2 施測方法
以班級為單位,組織學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測試軟件上填寫.為盡可能保證普測的有效性,在施測前,我們組織心理輔導員、心理健康協(xié)會以及各班心理委員召開心理普測會議,對心理委員進行了操作培訓,并強調工作的具體要求和注意事項.此外,所有操作均在電教中心的微機室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老師和班主任現(xiàn)場指導操作.
1.2.3 數(shù)據(jù)處理
數(shù)據(jù)導出之后,采用SPSS16.0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分析.
如表1所示,2911名新生,總分平均分為131.35 ±33.95,最高分 292,最低分 90.其中,檢出問題學生(總分200以上)158名,嚴重者(總分250分以上)32人,檢出率5.4%.因子總分 F1(軀體化)到 F10(其它)分別為 15.12 ±4.104、17.58 ± 5.242、14.14 ± 4.556、19.22 ± 6.205、14.50 ±4.498、8.58 ±2.751、9.57 ± 2.972、8.59±2.648、13.87 ±3.969、10.17 ±3.021.
表1 各因子總分
為進一步了解各因子得分情況,我們計算了各因子均分,并按照降序排列,如表2所示,強迫癥狀的得分最高,為1.758,其次是人際關系敏感(1.5736)、抑郁(1.4783).這與雷雨的研究結果類似.[5]說明職業(yè)技術學院的學生在某些方面還是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有著某些共同的特征.這共同反映了職業(yè)技術院校的學生容易產生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等負性心理.
表2 各因子的因子分
對各因子進行相關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各因子總分之間均存在顯著相關.其中,抑郁和焦慮(r=.816***)、抑郁和人際關系敏感之間(r=.813***)的相關最強烈,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抑郁和焦慮、抑郁和人際關系敏感有很大的并發(fā)可能.此外,抑郁和強迫癥狀(r=.783***)、抑郁和精神病性(r=.775***)、抑郁和偏執(zhí)(r=.730***)、焦慮和強迫癥狀(r=.783***)、焦慮和人際關系敏感(r=.768***)、焦慮和精神病性(r=.778***)、焦慮和偏執(zhí)(r=.733***)的相關系數(shù)也很高,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抑郁和焦慮是兩項重要的因子,而且與其它因子間存在著相當顯著的相關,是兩個值得重視的變量.
表3 各因子間的相關分析
不同性別之間各因子總分的差異性檢驗.以各因子總分為因變量,性別為自變量,做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表明(表4),除敵對總分和偏執(zhí)總分外,各因子總分之間均在不同性別上存在顯著差異.其中,女生在總分(t=4.311***)、軀體化總分(t=2.464*)、強迫癥狀總分(t=3.384***)、人際關系敏感總分(t=3.220***)、抑郁總分(t=4.975***)、焦慮總分(t=4.924***)、恐怖總分(t=7.091***)、精神病性總分(t=2.613**)、其它總分(t=3.912***)上均顯著高于男生.
表4 不同性別在因子總分上的T檢驗
對于各項目的因子分,以各因子分為因變量,性別為自變量,做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表明,除敵對因子分和偏執(zhí)因子分外,各因子分之間均在不同性別上存在顯著差異.其中,女生在軀體化因子分(t=2.463*)、強迫癥狀因子分(t=3.384***)、人際關系敏感因子分(t=3.226***)、抑郁因子分(t=4.974***)、焦慮因子分(t=4.924***)、恐怖因子分(t=7.095***)、精神病性因子分(t=2.613**)、其它因子分(t=3.914***)上均顯著高于男生.以上兩種分析的結論是一致的,即:女生在多個因子上的得分顯著高于男生,女生比男生更易產生以上不良狀況.
本研究中,以總分200分以上為篩選標準,檢出問題學生158人,檢出率5.4%,這表明該校2012級大專新生心理健康狀況良好.檢出因子排列為: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其它、焦慮、偏執(zhí)、敵對、精神病性、恐怖、軀體癥狀.最明顯癥狀是強迫癥狀,最少是軀體癥狀.這與以往的研究有著相似之處.[6]說明對于大專新生來講,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是三個薄弱環(huán)節(jié),大專新生很容易在這方面出現(xiàn)問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不僅應加強重視與教育,更應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相關分析表明,各因子間均存在顯著相關,尤其是抑郁和焦慮(r=.816***)、抑郁和人際關系敏感(r=.813***)、抑郁和強迫癥狀(r=.783***)、抑郁和精神病性(r=.775***)、抑郁和偏執(zhí)(r=.730***)、焦慮和強迫癥狀(r=.783***)、焦慮和人際關系敏感(r=.768***)、焦慮和精神病性(r=.778***)、焦慮和偏執(zhí)(r=.733***)之間存在非常顯著的關系.說明了抑郁、焦慮、強迫癥狀、人際敏感、偏執(zhí)以及精神病性這幾個變量之間存在很大的關聯(lián),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會出現(xiàn)并發(fā)狀況,但相關關系并不代表因果關系,故不能說明這幾種癥狀一定是同時存在,更不能說明孰因孰果.此外,不同性別學生各因子總分的T檢驗結果表明,除敵對總分和偏執(zhí)總分外,各因子總分之間均在不同性別上存在顯著差異.其中,女生在軀體化總分(t=2.464*)、強迫癥狀總分(t=3.384***)、人際關系敏感總分(t=3.220***)、抑郁總分(t=4.975***)、焦慮總分(t=4.924***)、恐怖總分(t=7.091***)、精神病性總分(t=2.613**)、其它總分(t=3.912***)上均顯著高于男生.其中,在恐怖因子上,男女的性別差異最顯著,女生得分(9.78±3.078)顯著高于男生(8.86 ±2.554).
大專新生剛入校,年齡在17到20歲之間,生理基本發(fā)育成熟,但是心理發(fā)展卻未完全成熟.內心仍然存在一些較明顯的沖突和矛盾.很多學生是第一次遠離家鄉(xiāng),又初遇新同學、新環(huán)境、新的群體生活,這些都給他們帶來了不少的心理沖擊,一些不適應則開始影響他們正常的心理發(fā)展.尤其是本研究中所反應出的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等.這些心理上的不適應,進而影響了學生們的學習和生活,甚至是對人生的態(tài)度和信念.因此,學校應進一步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實踐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第一,大力開展心理健康必修課和選修課;第二,定期舉行心理健康知識講座;第三,建立朋輩心理輔導團隊;第四,創(chuàng)造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第五,堅持開展日常心理咨詢;第六,經常開展團體心理輔導活動.
[1]嚴 育.大學生志愿者人格、應對方式與共情特點研究[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1(6):73-75.
[2]葉 沖,王小丁.心理咨詢技術在大學生情感教育中的運用[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2(5):102-105.
[3]龔群英,謝 穎,周天梅.不同類別大學生主觀幸福感比較研究[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1(10):53-57.
[4]婁 霞,張永紅.無聊感與時間管理傾向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2(5):97-101.
[5]雷 雨.2492名新生SCL-90測試結果數(shù)據(jù)分析與報告[J].湖南省環(huán)境生物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2):34-36.
[6]汪 向,王希林,馬 弘.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M].北京: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社,1999: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