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威,竇玉江,顏毅華,陳志軍,陳林杰
(中國科學院太陽活動重點實驗室(國家天文臺),北京 100012)
靈敏度是評價系統(tǒng)接收機性能的重要指標之一。靈敏度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接收系統(tǒng)檢測弱信號的能力。在射電天文觀測中,用射電望遠鏡(即單天線接收系統(tǒng)或相關干涉儀)作為接收設備接收來自天體的輻射信號,研究相應輻射源的物理性質(zhì)。靈敏度同樣是射電望遠鏡的重要指標,射電天文中干涉儀靈敏度的定義為“最低可測”的輻射流量密度Smin[1-2]。
在干涉系統(tǒng)中,天線i,j分別接收來自天體的輻射信號s和一些噪聲信號n。噪聲包括天體背景的噪聲,傳播過程中引入的噪聲,進入天線的地面噪聲,以及從天線到接收機各個部分設備本身的噪聲。進入相關器相關后輸出的結(jié)果可以表示為[1]:
(1)
式中,g為系統(tǒng)增益;ηs為系統(tǒng)相關效率。
相關輸出信號呈噪聲形態(tài),其功率的不確定性決定了結(jié)果的測量精度,也就是系統(tǒng)的靈敏度。用相關功率的均方根誤差表示靈敏度為[1]:
(2)
式中,Sc為相關器輸出時的流量密度;Sa為天線接收時的流量密度。兩個天線接收的信號相關性會隨基線的長度、頻率的增長而降低,故Sa≥Sc,K=Ae/2k;即天線的有效面積除以兩倍的波爾茲曼常數(shù),流量密度S可以等效成溫度T=KS。Tsys為系統(tǒng)噪聲溫度。
考慮相關帶寬和積分時間對測量結(jié)果的平滑作用,相關功率用流量密度表示,即可寫成:
(3)
如果天線i、j接收特性相同,且用溫度表示,那么靈敏度為:
(4)
式中,Δν為接收帶寬;τacc為相關積分時間。
相關器輸出的亮溫度可以分兩種情況考慮:
(1)當輻射源足夠小,對于單天線和干涉儀都可以假定為點源時,相關系數(shù)近似為1。此時相關功率近似等于單天線接收的功率,也就是Tc≈Ta。
(2)當輻射源大于干涉儀分辨率,即對于干涉儀不能假定為點源時,相關系數(shù)遠小于1。此時相關輸出功率遠小于單天線接收的功率,也就是Tc?Ta。
由此可見,對于不同的基線長度、不同的觀測頻率,Tc的取值也不相同,但0 (5) 對于弱信號觀測時,時常Ta?Tsys,靈敏度反映了微弱信號在接收機噪聲的淹沒下能否被檢測的能力。則靈敏度公式進一步簡化為: (6) 一般來說,在實際觀測中,3~5倍的均方根才能被檢測出來,因此,實際上可檢測的靈敏度為3ΔT-5ΔT。 對于位于觀測中心的點源來說,各個基線輸出的相關值是相同的。觀測圖像中包含了L=N(N-1)/2個相關采樣點數(shù)據(jù)。所以,圖像靈敏度被平滑為: (7) 式中,N為天線數(shù)目;τint為觀測成圖的積分時間;τint≥τacc。 但是,對于觀測尺度大于陣列分辨率的輻射源(展源)時,與對點源觀測略有不同。由于展源遠大于陣列綜合波束大小,每個立體角具有相同的亮度分布I,那么,陣列接收的流量密度為IΩs,Ωs為綜合波束立體角。所以,對于展源的信噪比為: (8) 在展源的圖像處理中,可以通過增加賦錐形(Taper)來降低圖像噪聲,提高系統(tǒng)的信噪比。(注:靈敏度的推導過程參見R Perley等, “Synthesis Imaging in Radio Astronomy”) 寧靜太陽時天線接收的太陽射電功率譜密度: 式中,S為寧靜太陽輻射流量密度;ηa為接收天線效率(0.4);A為接收天線幾何面積(直徑D=4.5 m)。 假定當?shù)驮肼暦糯笃鞯脑肼曄禂?shù)Fn=2.0時,系統(tǒng)溫度近似為Tsys=200 K。CSRH系統(tǒng)采用2 bit量相關,相關效率ηs=0.88[3]。相關帶寬為25 MHz,積分時間為3 ms。 對寧靜太陽觀測時,絕大多數(shù)基線的分辨率都要小于太陽直徑,近似取Tc=0。所以,系統(tǒng)對寧靜太陽在不同觀測頻率的靈敏度如表1。 表1 觀測寧靜太陽時的靈敏度 注:寧靜太陽流量密度并沒有嚴格取自觀測數(shù)據(jù)資料。 兩個天線接收的信號經(jīng)過相關器輸出結(jié)果為[3]: =V1V2[〈cosΔφ〉+j〈sinΔφ〉] (9) 式中,Δφ為兩路信號間存在的相位差,當相位差的均方根誤差為Δφrms時,相關輸出幅度: (10) 相關輸出幅度是兩路信號的相關測量結(jié)果,當兩路接收系統(tǒng)一致時,相關輸出正比于相關前的功率。而相關幅度下降,意味著對兩路信號測量準確度的下降。也就是說,兩路信號間的相位誤差導致了相關幅度的下降,即降低了系統(tǒng)靈敏度。由(9)式可以得到,當Δφrms=8.1°時,靈敏度大約下降1%。 在硬件系統(tǒng)設計中,以下一些情況都會引起靈敏度的下降[3]。 (1)帶寬內(nèi)增益的不平坦; (2)傳輸線的反射等導致的幅度不平穩(wěn); (3)中頻帶寬中心頻率偏移; (4)相位隨頻率變化的非線性; (5)延遲補償誤差。 例如,中頻帶寬內(nèi)3.5 dB的幅度偏差,延遲誤差為0.12/Δν,中心頻率偏移0.05Δν時都會導致2.5%的信噪比的下降,同時增益的誤差為1%。 此外,由于兩路信號傳輸?shù)穆窂讲煌耆嗤軠囟茸兓矔饍陕烽g的相位差,也會引起靈敏度的下降。 對于圖像靈敏度來說,觀測目標在成圖邊緣而沒在圖像中心,快速傅里葉變換過程,各個天線方向圖的不一致,條紋誤差和自校準過程都會引起圖像靈敏度的下降[4]。一般來說,在圖像處理中,Nature權重和No Taper可以得到更低的噪聲。而實際中,最長基線觀測到的相關值很小,甚至為零,這樣可以通過降低長基線權重或增加Taper的方法來降低圖像噪聲,提高圖像靈敏度[3,5]。 通過對靈敏度公式的推導過程可以得到,由于太陽觀測的特殊性,與觀測宇宙射電源相比,CSRH用小口徑天線可以得到足夠好的靈敏度信噪比。同時與世界其他日像儀相比,CSRH具有更好的靈敏度、信噪比。在系統(tǒng)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硬件特性以保證整個系統(tǒng)具有足夠好的靈敏度。同時,校準方法和后處理過程也對靈敏度有很大的影響。 [1] Perley R A, Schwab F R, Bridle A H. Synthesis imaging in radio astronomy[J].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the Pacific Conference Series, 1989, 6: 528-536. [2] Thompson A R. Fine adjustment in the MMA delay system[EB/OL]. [2012-02-12]. http://legacy.nrao.edu/alma/memos/html-memos/abstracts/abs255.html. [3] Thompson A R, J M Moran, G W Swenson Jr. Interferometry and synthesis in radio astronomy[M].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1. [4] Napier P J, Thompson A R, Ekers R D. The very large array: design and performance of a modern synthesis radio telescope[J]. IEEE, 1983, 71(11): 1295-1320. [5] Subrahmanyan R. Interferometer Sensitivity[EB/OL]. [2012-02-12]..2 CSRH系統(tǒng)靈敏度
3 系統(tǒng)設計對靈敏度的影響
4 結(jié) 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