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玉江,顏毅華,王 威,劉 飛,陳林杰,何俊波,陳志軍
(1. 蘇州大學電子信息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6,2.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太陽活動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012)
中國頻譜日像儀(Chinese Spectral Radioheliograph, CSRH)的觀測設備分高低頻兩套,低頻部分的觀測范圍是0.4~2 GHz,高頻部分是2~15 GHz。在此考慮的是高頻部分的傳輸線設計。由于在2~15 GHz的范圍內選取的觀測頻率點只有32個,所以并不值得像低頻部分那樣進行寬帶射頻傳輸,只需要把需要的信號頻點選下來經(jīng)過窄帶傳輸給后端。
采用圖1的原理框圖,在前端采樣,將其變成數(shù)字信號往下傳。在60面2.4 m的板狀天線的饋源輸出,經(jīng)等長傳輸線接到模擬變頻選頻器中,將所需頻點的帶寬5 MHz信號傳給模擬數(shù)字轉換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ADC),量化采樣,再傳給格式程序(Formatter)編成160 bit的幀,經(jīng)過數(shù)字光模塊將信息傳到3 km外的接收機房。這種傳輸模式,成本低廉,流程簡單;既保持了模擬光傳輸?shù)退p、無色散、無電磁干擾的優(yōu)點,又避免了動態(tài)范圍過小的瓶頸;并且,傳輸?shù)男盘柨梢灾苯油ㄟ^數(shù)字接收機進行相關,從流程上看也相當簡單。
數(shù)字光模塊的傳輸原理包括圖2的幾部分。數(shù)字信號先經(jīng)過碼型變換器,轉成線路碼;再經(jīng)過光調制,將線路碼用3 km光纜傳輸?shù)浇邮諜C房,解調成電信號;最后經(jīng)過線路碼反變換,還原成太陽信號并送交下一級處理(具體使用哪種線路碼視光產品而定)。
圖1 數(shù)字光傳輸?shù)脑O計構成
Fig.1 Configuration of the digital fiber-optic transmission
傳輸過程中,由簡單的二進制數(shù)字信號到線路碼的轉換傳輸是必要的,這主要是由于以下3個原因:(1)傳輸中不能存在長連“1”或長連“0”,那樣會使定時信息消失,或者在接收器提取時出現(xiàn)錯誤;(2)簡單的二進制碼含直流成分,它會由于“0”、“1”的隨機變化而發(fā)生改變,不利于接收機的判別;(3)簡單的二進制信號無法監(jiān)測誤碼率。
圖2 數(shù)字光模塊原理框圖
Fig.2 Block diagram of the digital fiber-optic transmission
光發(fā)送端和光接收端的結構簡圖如圖3~4,除多了光調制器、解調器以外,其他部分在數(shù)字電路中很常見。
圖3 數(shù)字發(fā)送端(光孤子發(fā)送)構成
Fig.3 Configuration of the optical transmitter
圖4 數(shù)字接收端框圖
Fig.4 Block diagram of the optical receiver
在傳輸系統(tǒng)中,經(jīng)模擬數(shù)字采樣后,先用格式程序對信號進行傳輸前的幀結構變換,在實際信號中加入合適的冗余碼,編成160 bit/幀的格式,在后面就可以直接進行光電變換。對于傳送協(xié)議可以借鑒擴展甚大陣列(Expanded Very Large Array, EVLA)的格式(圖5)。每160 bit的幀由多組分離的10 bit同步字,1 bit幀索引,5 bit序列數(shù),1 bit PPS,1 bit每10 s周期的脈沖位,1 bit數(shù)據(jù)正誤標識位,8 bit數(shù)據(jù)檢測位。
圖5 數(shù)據(jù)幀結構[1]
Fig.5 The structure of a data frame
從擴展甚大陣列的參考資料上看,多數(shù)的通信指標要高于天文指標。如果使用的光模塊屬于市面常見的產品,它們遵從國際標準或軍用標準,這些標準可以被方便采用。
3.1 電性能特性
(1)誤碼率(BER)。誤碼率是指單位時間內錯誤的比特數(shù)與傳輸?shù)谋忍財?shù)之比,它主要源于光接收機中的各種噪聲、光源模式分配噪聲、光纖色散引起的碼間干擾以及定位抖動等,當其高于1×10-3時稱為傳輸錯誤。根據(jù)擴展甚大陣列對光傳輸誤碼率要求的論述“天文觀測的傳輸而言,要求BER<10-4/同步字長”,計劃在300 Mbps的光傳輸中,同步字長10 bit,由此可得光傳輸系統(tǒng)的誤碼率指標要優(yōu)于10-5。經(jīng)過對當前的產品調研,國內多數(shù)的光傳輸產品的誤碼率指標都高于此值。
(2)抖動。將數(shù)字信號在特定時刻相對其理想時間的短時間偏離稱為抖動[2]。此處“短時間偏離”的頻率一般高于10 Hz,低于10 Hz的稱為漂移。抖動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隨機性抖動,它是由各種噪聲及定時濾波器的失諧引起的;另一類是系統(tǒng)性抖動,它源于器件溫度的變化和老化等不穩(wěn)定因素。
抖動的大小用UI表示,1UI=360°,它同時也是時間單位,是碼速率的倒數(shù)。對輸出抖動的要求參考國標ITU-TG957~958[3],定為UIrms<0.01UI(如表1、 表2及圖6)。
表1 傳輸特性參數(shù)表[4]
注:A1為f0時的輸入噪聲幅度,A2為ft時的輸入噪聲幅度。不同速率下的測試條件見表2
表2 不同速率下測試條件的ft和f0值及對應的幅度
表中: (A)為A類型接收機; (B)為B類型接收機
(3)漂移。環(huán)境溫度的變化會導致光纜傳輸特性的變化,從而使信號延時發(fā)生慢變化,導致漂移的發(fā)生。而且漂移還與光端機的內部結構息息相關,在不同的“觀察時間段”內難以確定其具體數(shù)值。雖然有理論曲線,但在應用時困難頗多,尤其是國標也沒給出具體的值,留待進一步研究。
3.2 光性能特性
(1)衰減和色散。由于使用單模光纖,傳輸距離較短,碼速率較高,因此可以忽略色散和衰減的影響。
圖6 抖動幅度與頻率關系
Fig.6 The relation between amplitude and frequency of jitter
(2)發(fā)送端的發(fā)光功率。取決于通信傳輸?shù)姆N類,一般是-6 dBw;但如果是光孤子通信則要大得多。
(3)消光比(EXT)。它是發(fā)送端的指標。
將光模塊與示波器相連,輸入信號為全零碼,示波器熒屏上將顯示光信號的水平線,該水平線與示波器基線間的電壓值記為VA;向光發(fā)送模塊輸入碼源信號,示波器熒屏將顯示信號眼圖,眼圖上頂部線與示波器基線間的電壓值記為VB,消光比即為[5]
按通信國際標準,消光比為8.2 dB可以完成無失真數(shù)據(jù)傳輸,這一標準對本系統(tǒng)同樣適用。
(4)最小邊模抑制比(SMSR)。在使用動態(tài)縱模(單頻)激光器作光源調制時會產生多個縱模。為衡量其單縱模性,用M1表示主縱模的平均光功率,M2表示最強邊模的平均光功率。則[6]
理論上講,最小邊模抑制比越大越好,在此采用通信所要求的30 dB的標準。
(5)傳輸速率(帶寬),即碼速率。市面上選取帶寬≥300 Mbps的數(shù)字光端機。
傳輸光纖可以選擇單模光纖,波長1 310 nm或1 550 nm都可以。
本文作為2~15 GHz傳輸系統(tǒng)的初步方案,僅僅初步介紹一點數(shù)字光傳輸?shù)闹R,調研的成分較大,關于具體的數(shù)字光傳輸設備的型號,線路碼型變換的選擇分析取決于組網(wǎng)結構、傳輸目的。傳輸目的極其簡單,只是把數(shù)據(jù)完整無失真的傳輸?shù)街骺厥?。通??晒┻x擇的組網(wǎng)結構有PDH和SDH,具體選擇哪種需要和光傳輸設備公司作深入的探討才能決定。
[1] Steven Durand, Doug Gerrard. Firber Optic System[M]. EVLA Project Book, Chapter 7.
[2] Zhang Bilan. The jitter function within PDH optical-fiber digital communications System[J]. Journal of Xi’an Institute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1997, 2(1): 11-18.
[3] 袁訓明. 有關SDH的國際標準和國內標準及其對應關系[J]. 電信工程技術與標準化, 2003(3): 41-45.
Yuan Xunming. The SDH standards and their relationship[J]. Telecom Engineering Techniques and Standardization, 2003(3): 41-45.
[4] SDH 155 Mb/s和622 Mb/s光發(fā)送模塊和光接收模塊技術條件及測試方法[S]. 中華人民共和國通信行業(yè)標準, YD/T 973-1998.
[5] 楊恩澤, 楊同友. 光纖數(shù)字通信接收機[M]. 北京: 人民郵電出版社, 1984.
[6] 解金山, 陳寶珍. 光纖數(shù)字通信技術[M]. 北京: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