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我學習能力。目前,知識更新非???,新的教學方法時時更新,教師如果不善于更新自己的知識,很容易被淘汰。如何才能有自我學習能力呢?第一,要有強烈的自我學習的意識,能堅持學習新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不斷強化自己的運動技能,能做到想學、真學、能學,學得有效果。第二,要善于擠時間、利用時間,終身堅持學習。作為體育教師,要克服得過且過的思想,安排固定的時間去學習,學習中不要找借口和理由。第三,要有切實可行的學習方法,切實做到能學、會學。第四,要隨時進行體育知識的更新和運動技能的鞏固提高。社會生活節(jié)奏變化快,健康新問題變化很快,健康知識熱點隨時更新。時尚的新項目、新技能也層出不窮,對于體育教師如果能不有良好的自我學習能力,與時俱進,很難適應體育教學的需要。
2. 互動型教學能力。與學生互動教學是新課程改革后中學體育教師應該具備的能力,中學體育教師要提高互動型教學能力,是開發(fā)自身教學能力的關鍵。體育教師要充分認識學習新課程標準,充分發(fā)揮體育教師的思維。與創(chuàng)新意識優(yōu)點,通過與學生建立友誼,讓學生參與到課程教學過程中來,滿足學生的學習好奇心。體育教師要結合時代的教育背景與觀念,按照教學大綱制定中學體育課程的計劃,研究學生,根據(jù)學生的能力與運動學知識提高技能性,加強運動知識的學習,幫助學生達到有效的教學目的。通過體育教師對學生教學輔導性和互動性的提升,體育教師在課堂上要注重質量教學,在課堂上要讓學生主動去參與課堂教學,這樣學生的參與情緒很高,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都提高了,就能夠很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教師要能夠熟練地靈活地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和練習方法,正確地運用體育語言,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來選擇合適的體育運動,盡可能多地掌握一些娛樂性的體育項目和休閑類的體育項目,指導學生運用科學的鍛煉方法,科學合理地進行體育鍛煉。
3. 課外延伸型教學能力。體育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師生雙方都很重視,但更多的時間是在課外,而且要讓學生養(yǎng)成終身體育的運動習慣,這才是體育教學的重心。在教學中通常是簡單的以提高娛樂性為主的自由活動為主,進行課余運動與娛樂。在當今社會,課余體育訓練越來越受到重視。中學體育教師在學校教學中,需要根據(jù)學生的課余時間來安排學生課外體育訓練的要求,教師要具備這種課外延伸型的教學能力。國家體育事業(yè)的儲備需要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而這種身體素質的提高需要延伸課外訓練的時間。這就要求教師要激發(fā)學生運動訓練的興趣,提高他們的運動訓練技能,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長進行科學合理的培養(yǎng)和訓練,這樣既為國家的體育后備力量做了準備,也奠定了學生終身體育的基礎。
4. 提升自身的應變能力。體育學科的特點決定了體育教師在教學內容與時間上都必須擁有很大的隨機性,具備必要的應變能力。鍛煉自身的反應與對生活的態(tài)度。教師通過靈活安排與加強學生教育教學工作,必須要以教學計劃為主,但是一旦出現(xiàn)教學計劃以外的事件,要有所防范。比如,學生的以外受傷,教學中的突發(fā)狀況等,體育教師的應變能力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需要體育教師長期的堅持和不斷的提高。因此,體育教師要不斷學習新的理論知識,在教學過程中要與時代接軌,以更好地適應體育課程改革的需要。
5. 在實踐中不斷創(chuàng)新的能力。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教師不斷進步的關鍵。體育教師的創(chuàng)新能力是說要能夠解決教學課題,運用現(xiàn)有的體育教學資源,開發(fā)出新穎獨特的成果,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在教學方面,要認真研究教材教法,創(chuàng)造出新穎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調整到最佳狀態(tài)中,營造出愉快的課堂氛圍。在科研能力方面,教師要在教學實踐的基礎上進行相應課題的研究,以教帶研,以研促教。
6. 良好的組織能力。體育教師教學的成功是要體育教師具備很好的組織能力。體育課堂不同于其他學科,通常是室外活動,學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組織起來難度大。體育教學主要以身體的練習為主,學生要學習運動技能,還要發(fā)展身體,教學的內容對于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難度,這些都要求體育教師要合理的安排體育教學,也就是說體育教師要具備很好的課堂教學組織能力。對于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都要根據(jù)具體的情況合適的選用,體育教師要對未來的教學組織進行細致了解,準備充足的場地與器械幫助學生加強自我的體育能力鍛煉與學習。
作者簡介:張修華(1972-),男,江蘇省豐縣梁寨初級中學,中學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