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杰
(六安市公路管理局,安徽 六安 237000)
安徽省某高速公路路基寬44m,填方邊坡坡率1:1.5。該處地形南高北低,地勢起伏不大,路基1號滑坡后部開裂位于路基中線附近,中前部為緩斜坡及梯形稻田,平均坡度11°。目前,滑坡已發(fā)生整體滑動,變形嚴重,滑坡前緣和后緣周界清晰。主滑方向320°,與公路基本垂直,滑坡面積為1730m2。
根據(jù)該滑坡的詳細巖土工程勘察成果,該段路基滑坡中后部滑體主要由路基填土、粉質黏土、粉質黏土夾碎石及角礫等組成,中前部滑體主要由粉質黏土及淤泥質土組成。路基填土主要為中風化的泥巖碎塊石,泥巖碎塊石呈灰黑色,棱角狀,巖質較軟,粒徑15cm~35cm、最大47cm,填土厚度為2.6m~5.4m;粉質黏土呈黃色,可塑~軟塑,巖芯呈柱狀、柱長4.5cm~21.0cm、最長42.0cm,層厚2.1m~3.7m;粉質黏土夾碎石或角礫呈灰褐色、黃褐色,可塑~軟塑,碎石含量約占15%、角礫含量約占15%~20%,碎石及角礫的母巖均為強風化泥巖,巖芯呈柱狀,柱長3.0cm~8.5cm、最長11.0cm,層厚0.5m~2.4m;淤泥質土呈灰色、灰綠色、灰褐色,軟塑~流塑,巖性為粉質黏土及全風化泥巖混合物、粉質黏土夾角礫,角礫含量15%,層厚1.0m?;w中地下水發(fā)育,5個鉆孔均見地下水,且地下水位埋深較淺。
滑面(帶):該路基滑坡滑面(帶)特征較明顯,滑坡中上部滑面主要為全風化泥巖,中下部滑面主要為淤泥質土。全風化泥巖主要呈灰黑色,巖質極軟,巖芯呈柱狀、塊狀,局部巖性顏色混雜為全風化泥巖[1]與粉質黏土的混雜物,局部巖芯具有擠壓痕跡,手搓呈濕泥狀。淤泥質土呈灰色、灰綠色,流塑~軟塑,巖芯呈軟泥狀、柱狀,為全風化泥巖與粉質黏土的混雜物,滑面埋深5.0m~8.7m。
滑床:經(jīng)詳細巖土工程勘察,該滑坡滑床為下伏三疊系中統(tǒng)上段(T2fb)全強風化泥巖。全風化泥巖呈灰黑色,巖質極軟,泥質結構,構造不清晰,手搓呈泥狀,巖芯呈柱狀,柱長6.0cm~12.0cm、最長28.5cm;強風化泥巖呈灰黑色,巖質軟,泥質結構,薄層狀構造,節(jié)理裂隙發(fā)育,巖芯呈碎石狀,粒徑1.5cm~5.5cm、最大粒徑7.5cm,遇水易軟化、崩解。
經(jīng)分析,影響該段路基滑坡穩(wěn)定性的因素,主要為地形地質條件、大氣降水及地下水、施工因素等。
(1)地形地質:主滑段為路基填方,填方主要為泥巖,大小不均,最大粒徑約50cm,地表匯水極易下滲,導致路基土含水量上升;全風化泥巖頂部遇水泥化,形成一隔水層,致使路基土含水量進一步上升,強度降低;加之填方基底原地形為一沖溝,坡降約11°,亦為易滑地層[2]。所以,易滑的地形地質條件為路基產(chǎn)生滑動提供了宏觀的有利條件和地質背景。
(2)降雨及地下水:該滑坡區(qū)位于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qū),氣候溫和、熱量豐富,雨水充沛,降雨主要集中在6月~9月,區(qū)域內年降水量1300mm~1600mm。
(3)施工因素:路基滑坡的產(chǎn)生往往與施工因素關系密切,除了上述地形地質、雨水入滲等原因外,往往與填方路基的填方加載、基底處理、填料選擇、分層厚度、碾壓工藝、密實度控制、臨時排水等因素密切相關,路基的穩(wěn)定安全將直接影響路基施工進度及路面鋪裝效果。
從該段路基滑坡區(qū)所處的宏觀地形、地貌角度分析,該滑坡位于一山溝沖積帶上,地形變化較大。由于右幅線路填方的堆載,加之連續(xù)的降雨,導致線路中部出現(xiàn)縱向裂縫。因此,根據(jù)對勘察、施工等方面的資料綜合分析,認為該段滑坡主要是由路基填方施工、連續(xù)降雨等因素所誘發(fā)的工程滑坡,屬于推移式滑坡。
1號滑坡現(xiàn)處于蠕變階段,總體上處于欠穩(wěn)定狀態(tài),前緣剪出口及滑坡后緣裂縫已經(jīng)形成,地表降水沿裂縫入滲,不僅會造成前部滑體的進一步滑動,還將會產(chǎn)生牽引作用,造成整體滑坡的加速和大規(guī)?;瑒樱瑢Ω咚俟返慕ㄔO構成極大的威脅。
根據(jù)詳細工程地質調繪和前期勘察成果,按《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guī)范》(JTJ 064-98)定性評價,路基1號滑坡已產(chǎn)生了明顯的變形剪出,處于不穩(wěn)定(滑動)狀態(tài);2號路基滑坡僅有后緣及路基坡腳處出現(xiàn)裂縫,未貫通,為潛在滑坡。
根據(jù)勘察成果,并結合類似滑坡治理工程經(jīng)驗及滑坡反算成果,滑坡穩(wěn)定性評價選用如表l所列的巖土物理力學參數(shù)指標。
表1 路基滑坡巖土主要物理力學參數(shù)指標表
根據(jù)上述計算模型和公式,該段路基二個滑坡穩(wěn)定性計算結果如表2所列。
按剛體極限平衡理論,根據(jù)滑體物質結構特征、出現(xiàn)的變形跡象及滑面形態(tài),采用折線滑動法即傳遞系數(shù)法為計算模型進行滑坡穩(wěn)定性計算。
表2 路基滑坡穩(wěn)定性計算成果一覽表
由綜合評價可以看出,該段路基1號滑坡在正常工況、非正常工況I的狀態(tài)下均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由于該滑坡為工程活動引起的推移式滑坡,如不及時治理,遇到連續(xù)強降雨,滑坡的穩(wěn)定性將會進一步降低,很有可能造成邊坡的整體失穩(wěn)。
(1)滑坡推力公式
滑坡推力計算采用《公路路基設計規(guī)范》(JTGD30-2004)推薦的折線形滑面?zhèn)鬟f系數(shù)法推力計算公式,公式如下:
(2)滑坡推力計算結果
經(jīng)計算,各滑塊在設計支擋工程位置的滑坡推力計算結果如表3所列,并以2種工況下的大值作為設計滑坡推力。
該段路基滑坡變形一直在緩慢發(fā)展,根據(jù)巖土工程詳細勘察成果,經(jīng)過綜合分析比選,在路基換填和加強排水的基礎上,采用抗滑樁等綜合治理措施進行治理。
(1)路基挖填方工程
表3 路基滑坡推力計算結果一覽表
對已發(fā)生滑移變形的路基土進行挖除,降低標高,提高滑坡的穩(wěn)定性,為抗滑樁施工創(chuàng)造條件。挖方范圍主要為該段右半幅路基。將路基右幅已發(fā)生變形滑動的松散石方換填為碎石土,換填厚度3.0m~5.0m;將路基邊坡下伏的軟弱淤泥質土換填為碎石土,換填厚度2.0m~4.0 m,;在換填基底鋪筑厚度1.0m的片石滲透層,底部鋪設雙層隔水土工布、片石。在抗滑樁工程實施完成后,進行路基填筑,應選擇合格填料分層填筑,分層壓實,填筑至原設計路基標高[3]。
(2)抗滑支擋工程
在路基邊坡坡腳設置一排抗滑樁,樁橫截面1.8×2.4 m,樁間距6m,共7根,其中樁長10m的2根,樁長12m的2根,樁長14m的3根,樁身混凝土強度為C30。
(3)排水工程
在路基邊坡坡腳設1.0m×1.5m縱向填石滲溝,溝底埋設3根ф200帶孔硬塑透水管,滲溝與換填基底的片石滲透層相連[4],將路基土中地下水引排至涵洞出口;填石滲溝之上設40cm×40cm矩形 M7.5漿砌片石排水溝,將地表匯水排至涵洞出口處。
(1)山溝沖積帶上,地形變化較大,由于右幅線路填方的堆載,加之連續(xù)的降雨,導致線路中部出現(xiàn)縱向裂縫,易形成工程滑坡,設計及施工時需特別注意;
(2)對于填方地基軟弱層滑坡,通過技術鉆孔、室內外實驗得到參數(shù),結合數(shù)值計算能較準確地確定滑坡的滑動面,這種方法對軟弱土地基路基滑坡治理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3)反算對于軟弱土地基滑坡計算能較客觀的反映實際情況,對于工程處理計算簡單,可操作性強;
(4)采用綜合防排水措施與抗滑支擋相結合,對填方軟弱層地基滑坡進行綜合治理,是有效的,目前此工程滑坡已治理完畢,狀態(tài)穩(wěn)定。
[1]鄭穎人,陳祖煜,王恭先,等.邊坡與滑坡工程治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礦產(chǎn)部.滑坡防治工程設計與施工技術規(guī)范(DZ 0240-2004)[S/OL].(2012-02-03)[2012-10-20].http://www.bzwkw.com/hybz/DZ/2012/0203/3700474.html.
[3]方云,陳愛云,張濤,等.四川巫山縣四道溝滑坡穩(wěn)定性分析評價[J].現(xiàn)代地質,2002,16(3):327-329.
[4]汪洋,殷坤龍.新攤滑坡穩(wěn)定性的有限元分析[J].安全與環(huán)境工程,2002,9(1):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