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玉
(昭通學院 外國語學院, 云南 昭通 657000)
對于大班的定義,人們有著不同的看法.H.Coleman把大班定義為50人左右的班級,P.Ur把大班定義為40—50人.[1]我校??拼髮W英語教學通常是按各系的自然班級授課,目前各班40—80人不等.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通常認為30人以內的小班教學效果較好,但在師資、教室及其他教學設備都很緊張的情況下,很難實現(xiàn)小班教學.然而,班級人數(shù)過多,便會產生師生互動不足,個體關注有限,作業(yè)批改量增大,課堂紀律難控制,對教學效果了解不足等問題.而且大班教學,大多數(shù)老師都會采用傳統(tǒng)的課堂講授方式,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中心,老師講,學生記,老師提問,學生回答,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嚴重不足.這樣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不利于改善大學英語教學中“啞巴英語”的現(xiàn)象.尤其是??粕?,英語基礎較差,沒有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學習積極性不高,一律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更無法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開辟一種新的??拼蟀嘤⒄Z教學模式,對提高??茖W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全面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有著重要意義.
合作學習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美國約翰遜霍普金斯大學的斯萊文教授認為:“合作學習是指使學生在小組中從事學習活動,并依據(jù)他們整個小組的成績獲取獎勵或認可的課堂教學技術.”[2]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合作學習中心的約翰遜兄弟認為:“合作學習就是在教學上運用小組,使學生共同活動以最大程度地促進他們自己以及他人的學習.”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王坦研究員認為:“合作學習是一種旨在促進學生在異質小組中相互合作,達成共同的學習目標,并以小組的總體成績?yōu)楠剟钜罁?jù)的教學策略體系.”[3]
從上述有代表性的定義中我們可以歸納出合作學習的內涵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合作學習是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教學組織形式的一種教學活動.合作學習是利用異質小組的形式,使合作學習小組各成員之間具有互補性.分組時,要充分考慮到各小組成員的特點,使小組成員在性別、成績、能力和背景等方面有一定的差異性,通過小組成員間的不同特點進行互補,以更好地促進小組合作學習.
2.合作學習是一種目標預設的教學活動.所有的合作學習活動都是圍繞著達成特定的共同目標而展開的.教學目標的設計、確定和管理是合作學習所強調的非常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3.合作學習的評價標準和獎勵依據(jù)是以小組為基本單位,是一種按照小組總體成績來進行獎勵的教學策略.這種評價機制有利于把個人之間的競爭轉化為小組間的競爭,促使小組內部各成員間的合作,使小組成員在各自小組中各盡所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展.
小組合作學習可以降低學生的焦慮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同時,也增加了師生之間及學生之間用英語交流的機會.因此,筆者認為,教師根據(jù)具體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合理安排教學方式,讓傳統(tǒng)教學模式與合作學習模式有機結合,應是改善??拼蟀嘤⒄Z教學困境的有效途徑.
合作學習的模式多種多樣,其適用范圍也千差萬別.筆者認為,比較適合運用于專科大班英語教學的有如下兩種模式:
在??拼蟀嘤⒄Z教學中,STAD的運用需包括以下幾個實施要素:
(1)課堂授課.合作學習強調小組內部成員之間的合作,主張小組學習為其基本的學習模式,但合作學習不排斥課堂授課.尤其是專科生,英語基礎較差,教師可以把課堂講授與合作學習相結合.在課堂授課中,教師要把講授內容明確集中在所學單元上,講究講授效率,減少不必要的時間和精力消耗.例如,在學習一個較難的單元時,教師可先向學生講授課文中的重、難點,提供給學生學習所需的背景知識及需要解決的問題以及小組要承擔的任務等.
(2)小組組建.STAD小組組建的規(guī)??梢愿鶕?jù)教學活動的任務安排靈活變動.小組成員一般四至六人,每個小組都必須包括成績優(yōu)秀、成績中等及成績差的學生,小組組建過程中要考慮性別、背景和能力等方面的平衡,即保證做到組間同質,組內異質.
(3)測驗.STAD的測驗是對小組學習活動情況和教師講授效果的有效性檢驗.一般安排在教師課堂授課和小組學習活動之后.測驗針對學生個人進行,每個學生必須獨立完成測驗作業(yè),不允許小組成員相互幫助.測驗內容及方式,教師可以靈活安排,量不必太大.可以是課后的練習題,也可以是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容編排的問題,也可以采用聽寫單詞和句子以及造句等方式進行.
(4)計算個人提高分.首先教師需為班上每一位學生確定一個“基礎分”.基礎分的確定主要由教師綜合考慮每一個學生的英語水平、高考英語成績及過去測驗中的平均得分而定.成績好的學生基礎分要相對較高,成績差的學生基礎分要相對較低.每個學生測驗后,所得成績只要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便可以得到提高分.學生各自的基礎分并不是固定不變的,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成績的提高,做出相應的調整.小組提高分的計算可參照下表:
表1 小組提高分的計算
從上表可以看出,學生的提高分沒有負分,只要學生努力了,不論基礎分是多少,都可以獲得最高的提高分,這對每一個學生的優(yōu)異學習表現(xiàn)都是最大的獎勵,而且尤其能夠提高差生的學習積極性.
(5)小組得到認可.在STAD中,小組的認可主要是根據(jù)各個小組的分數(shù)來劃定.小組團體的提高分是指每一個小組成員所取得的提高分總和再除以小組成員數(shù)的平均分.當小組團體的提高分達到一定標準時,教師就要相應地給予獎勵和表揚.具體的標準和獎勵形式,教師可根據(jù)具體情況來確定.
在實施STAD之前,教師必須讓學生明白以下規(guī)則:(1)每個學生都有責任保證他們小組成員學會教學內容;(2)只有所有小組成員都掌握了學習材料才算完成學習任務;(3)在請教教師之前,應先請求小組所有成員的幫助.
另外,教師應事先向學生說明獎勵的辦法和標準,讓學生明白達到什么程度的提高才能獲得獎勵和表揚.
切塊拼接法最初由阿倫遜及其同事于1978年結合其他小組學習方法發(fā)展而來.[4]切塊拼接法與STAD一樣,要求學生在異質小組中進行活動,不同的是切塊拼接法在異質小組合作學習之前,每一個小組成員都會得到一份“專家作業(yè)單”,而同一小組成員的作業(yè)單上內容都是不同的,他們必須與其他小組中得到同一份專家作業(yè)單的學生組成“專家組”,就同一問題展開討論,完成專家作業(yè)單.然后,專家返回自己所在小組,將自己所學習的課程內容教給小組中的其他成員.對于??拼髮W英語教學,作業(yè)單上的內容可以是課文中的一個段落,也可以是課后的某道練習題,或者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和課文相關的問題.具體的教學流程可分為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1)全班授課.教師的教學旨在指導學生學習要點及說明學習目標和各自的學習任務.
(2)分組學習.切塊拼接法的學生分組可參照STAD的學生分組進行.分組學習主要包括兩個重要步驟,即專家小組討論和回到原來小組報告.首先,承擔相同學習內容的學生組成專家小組,集中討論同一學習內容.為了有效地促進討論,教師可以把較難的段落或練習題分給成績較好的學生,相對簡單的內容分給成績較差的學生.要求每一名學生都要認真學習所討論的內容,以便回到原小組中向其他成員匯報討論內容.第二步,學生完成討論之后,回到原小組中把討論結果準確地傳授給其他小組成員,同時也要認真聽取其他成員的匯報,保證每個成員最后都能掌握所有的學習內容.切塊拼接法的關鍵在于每個學生都必須認真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以便為本小組其他成員提供準確信息,這樣就避免了小組學習中某些學生偷懶的現(xiàn)象.
(3)檢測.檢測主要是指教師對學生掌握學習內容情況的檢驗.教師可以通過隨堂小測驗,或是隨機抽取各小組成員回答問題等形式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隨堂測試卷可讓各小組交叉批改,然后進行成績統(tǒng)計,并參照STAD中計算小組提高分的方法,來評定小組成績的優(yōu)劣.
上述兩種合作學習模式在專科大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增加師生及生生之間的互動,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給學生提供更多講英語的機會,避免了傳統(tǒng)大班英語教學中,教師包講到底,學生被動接受,幾乎沒有課堂交流的局面.同時,由于??粕毡橛⒄Z基礎較差,對英語學習缺乏信心,評價方式中提高分的引入,可以有效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
然而,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jù)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靈活選擇,不需要每個單元、每節(jié)課都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比如,對于學生比較陌生,理解較困難的學習內容,教師就應安排足夠的講解環(huán)節(jié),便于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因此,筆者認為,根據(jù)實際教學內容,把傳統(tǒng)教學模式與合作學習模式相結合,應是解決當前專科大班英語教學困境,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
[1]謝雨利.“合作學習”的靈活運用[J].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6,23(8):115—117.
[2]Slavin,R.E.Cooperative Learning:Theory,Research and Practice[M].Boston:Ally and Bacon,1990.
[3]王坦.合作學習——原理與策略[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
[4]靳玉樂.合作學習[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