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文德文化商會會長、廣州富春東方地產投資有限公司、廣州萬木草堂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從健壹景園三樓雅間看過去,西山靈光寺的佛牙舍利塔近在咫尺。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共有兩顆靈牙留傳人間。其中一顆,初傳于當時的烏萇國(約在印度北部蘇瓦特河流域),后經由和田、南京、長安,輾轉而至北京西山靈光寺。這一路走來,就是一千多年滄桑風雨,佛牙舍利在歷代帝都遞相興亡中隱而復顯。
當日有北京大學文化產業(yè)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研究基地研究員王齊國在座,郭建基一直傾聽著王先生關于文化產業(yè)項目運作的一些見解。座談結束后,他走到正對佛牙舍利塔的陽臺上,要求給自己拍照留念。臨走時,郭建基索要了健壹景園服務案例手冊和服務人員隨身攜帶的服務卡,表示一定要讓公司的人好好學習一下這種貼心的服務流程和專注于客人動態(tài)需求的服務意識。
郭建基學陶瓷出身,并在建材行業(yè)積累了事業(yè)基礎,十年前與一塊地皮的緣份,他的生意和生活跟輝煌一時的廣州文德路聯系在一起。從此,郭建基與海內外文化界人士過從甚密,并將各方智慧凝聚到項目的規(guī)劃與開發(fā)中。
如今,他一手打造的東方文德廣場、萬木草堂等文化地標已成為匯集文化名流與相關文化產業(yè)機構的開放平臺,由他作為創(chuàng)會會長的廣州市文德文化商會也成為中國文化產業(yè)領域商會組織的先驅。
十年前,郭建基在文德路拿了一塊地,兩年后又拿到另一塊。
這兩塊地合計約二十多畝,均位于廣州市最核心的北京路商圈內,每天人流量達50萬人次,可謂寸土寸金。
如果按傳統(tǒng)商業(yè)地產開發(fā)模式,那就是蓋房子,賣房子,盡快回籠資金,再找新的地皮。但是對文德路的了解日益深入后,郭建基覺得,如果只是在這里蓋一些房子,將是一件十分遺憾的事情。
因為這個地段實在太特殊了。
歷史上文德路就因其字畫店鋪林立、文人雅士匯集而博得“中國四大文化名街”的稱號。距文德路咫尺之遙,是康有為和梁啟超傳播維新思想的“萬木草堂”。據一些史料記載,孫中山等民國元老常年在文德路一帶活動,中共的領袖人物,也在文德路有過或長或短的生活經歷。比如說,青年時期的毛澤東常常在文德路買書,探索中國救亡之道,而周恩來和鄧穎超則不僅在這里舉行了結婚儀式,還長期生活在文德路。如果追溯更早期的文化積淀,作為一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文德路在古越國與南漢國(五代十國時期)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當年的越王宮與漢王宮遺址均在文德路附近。
“拿地前后花了五年時間,完成設計、施工、建造剛好又是五年。業(yè)界說我這是十年磨一劍。在此過程中,慢慢接觸文德路歷史多了,使命感更強了??傆X得簡單地蓋完賣掉,太浪費了。因為文德路是廣府文化核心所在,如果在盲目開發(fā)中破壞掉,廣州人的文化記憶將不復存在?!?/p>
就這樣,郭建基轉戰(zhàn)地產領域第一個項目一做就是十年,他也沒想到,這個項目不知不覺會把自己帶入以復興文德路為已任的漫長愿景中。
為了做出文德路的文化內涵,他不惜傾其所有。
他請來上海世博園中國館主設計師倪陽來主持東方文德廣場的建筑設計,進入裝修階段又邀請香港室內設計之父高文安和香港著名室內設計師陳俊豪來擔綱。不只設計理念和風格要求做到文化領先,包括廣場內部的安保、燈光、音響系統(tǒng)全部都要求是頂級配置。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完美的文化建筑一定需要持續(xù)投入和精心打磨?!惫ɑ徽J同東方文德廣場是在“燒錢”的觀點,“我做的是文化,是藝術,不是單純的生意?!?/p>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正如屈原這千古名句亦難以曲盡的萬千滋味,為了復興文德路,郭建基于“十年苦讀”中歷經百轉千回,最終隨著東方文德廣場建筑群的崛起而修成正果。
一位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界的資深人士分析說,郭建基實際上在東方文德廣場開發(fā)中做了三件事,但是帶來了三大行業(yè)創(chuàng)新:
第一件事,提供了一個創(chuàng)意生產空間。作為一個集藝術家公寓、文化藝術品展示拍賣和交易、藝術培訓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孵化基地,東方文德廣場雖然占地面積只有15000平米,但是巧妙地將68000平方米的藝術家公寓、25000平方米的文化產業(yè)寫字樓、30000平方米的商業(yè)中心,以及包含800多個停車位的配套功能設施整合在一個建筑群落中。東方文德廣場不僅建筑風格輝煌大氣,而且功能布局宜居、宜商,也適合各種文化產業(yè)交流與交易活動,這種服務業(yè)態(tài)是以方便商家與藝術家的生活、創(chuàng)作、交易為核心服務目標的,自然受到相關群體歡迎。
第二件事,搭建了一個產業(yè)聚合平臺。東方文德廣場首先聚合了藝術家等文化產業(yè)工作者日常工作生活中離不開的相關商家和文化企業(yè),比如創(chuàng)立于清咸豐年間的文德路老字號三多軒、馳名中外的古玩老字號榮寶齋、香港的文聯莊、香港珠寶商會、安徽的紅星宣紙、日本的二玄社、中國臺灣珍品館等等;其次是聚合了文化店鋪和文化企業(yè)的合作與服務群體——文化藝術工作者,東方文德廣場的藝術家公寓主要面向海內外的知名藝術家出售,這些藝術家集聚在一起,不僅是文化商家的消費者,也是高端文化產品的供應者。再次,東方文德廣場又成功聚合了文化企業(yè)和文化藝術工作者這兩大群體共同需要的行業(yè)資源,比如從事金融投資、文化藝術品交易、拍賣、擔保、藝術品鑒定等國內外權威行業(yè)機構的加盟和進駐,不僅為文化企業(yè)與文化藝術工作者提供了強大的行業(yè)平臺支持,而且提升了整個文德路商業(yè)機構的文化產業(yè)發(fā)展活力。
第三件事也是在文化產業(yè)項目開發(fā)中尤為關鍵的一點:營造一種文化創(chuàng)意生活的氛圍。國內這些年的文化產業(yè)項目過于注重“商”的元素,而忽略了“激發(fā)人內心向往的文化生活”才是文化產業(yè)項目得以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根基。十年來,全程支持及協辦廣東省美協成立五十周年,廣州畫院三十周年慶典、全國畫院精品展等大型文化活動,助推青苗畫家培育計劃為“青苗畫家”提供了創(chuàng)作空間和場所以及經費上的資助。同時,還通過東方文德廣場的運營機構經常性組織各種包括國學在內的公益講座、論壇、親子活動與家庭聚會,讓建筑群落里的住戶及其家人走出封閉的空間,定期交流,互相碰撞,在怡情悅性之余,碰撞出更多創(chuàng)意靈感與合作機會。這就為文化產業(yè)的商業(yè)層面運作,構建了一個深入人心的社會生活基礎。
可能正由于這些顛覆性的開發(fā)思路,東方文德廣場“燒錢十年”之后,不僅沒有江河日下,反而漸入佳境。目前東方文德廣場的藝術家公寓銷售價格為每平米4萬多,已與北京某些黃金地段地產價格持平。
“當前我已沒有什么財務壓力。本來我做這些事,賺錢就不是主要目的?!惫ɑf,他的愿望就是讓文德路商圈成為這樣一個地方:它不僅是“古老的和東方的”,也是“年輕的和世界的”,在這里構建一個產、學、銷一體化的文化產業(yè)鏈條,“只要是和文化藝術有關的,只要是你想到的,都可以在這里找到!”
郭建基的另一個身份,是廣州萬木草堂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董事長。以該公司為運作主體,郭建基把東方文德所有的文化活動,都統(tǒng)領在“薪火文德”這個核心品牌之下。
說起萬木草堂,又有一段故事。
從嶺跡圖中可以看出,當k≥0.02時,嶺跡曲線趨于穩(wěn)定。在R中可以得到自動選擇的嶺回歸參數為0.0237,和我們由嶺跡圖得出的嶺參數一致。同時我們得到嶺回歸的參數估計值、標準誤差、t值和p值如上表所示,由表可知當k值取0.0237時,各自變量的顯著性與之前相比得到了明顯的提高,但是X2、X6、X8的p值均大于0.05,仍然不顯著,其它自變量對因變量的影響的顯著性則均達到了99.9%以上。因此在這里選擇剔除X2、X6、X8三個變量,重新選擇嶺參數進行回歸分析和參數估計。
2009年,當地政府有意復興萬木草堂的文化地位。萬木草堂是一個三進三間的小院落,占地面積只有600平米。郭建基去看了幾回,在康、梁當年盛極一時的萬木草堂(原“邱氏書屋”),百年之后卻已幾近廢棄,“里面陰森森的?!?/p>
地段金貴,地塊太小,歷史上又占據著崇高的地位。這樣一塊地不是可以輕易動的,郭建基思前想后,決定還是由自己親自來做。從政府部門到文化界,他前前后后做了很多調研,征求過多方面的意見,大家都建議說:“這么好的地,別亂做。如果做一般的經營也賺不了大錢,人家還覺得庸俗?!?/p>
就在郭建基對萬木草堂越來越上心的時候,很多競爭者也加入進來。巧合的是,在最后公開競標答辯環(huán)節(jié),主考官就是郭建基當初仔細請教過萬木草堂歷史背景的一位專家。事后他才了解到,之所以從公開競標中勝出,從政府官員到學界,都希望郭建基能在萬木草堂的保護性開發(fā)中融入更多文化元素,因為當時的東方文德廣場已經運作到第七個年頭,郭建基對文化地產的創(chuàng)新思想已在當地產生不小的影響力。
“這是一種無形的信任,也是一種空前的壓力?!?/p>
郭建基回憶說,接手萬木草堂之后,他的主導思路就是把這個地方打造為廣州鬧市區(qū)的一塊文化凈土。
如今,整修過的萬木草堂與東方文德廣場互為呼應,已經搞了100多場公益講座,由當地商圈與社區(qū)開始,其影響力已擴張到廣州社會各界,成為一張“文以載德,薪火相傳”的公益活動名片。
因康、梁而盛,因康、梁而隱沒于鬧市的萬木草堂,就這樣得以重現當年的人文風采。
在只有幾百米的文德路,聚集了各種文化產品的經營者。此前,文化產業(yè)對這些商家來說,只是一種生意。生意人扎堆,有助于一個商圈的興旺,但彼此不免也會有一些競爭中的問題出現。
“人文,人文,有了人,才能談及文化。”
郭建基認為,一個高端文化商圈的形成,聚集文化名流和行業(yè)內的主流商家與權威機構是一方面,能否讓這些商家們聚集在一個共有的平臺上,共同維護行業(yè)形象,為區(qū)域及行業(yè)持續(xù)發(fā)展出謀劃策,也是文化商圈打造成功的核心之一。
七年前,郭建基就把文德的商家們聚集起來,注冊成立了廣州首個文化商會——廣州市文德文化商會。文德文化商會的成立,使原本各人自掃門前雪的商人和企業(yè)家們組織起來,有了一個互通有無、彼此扶持的“大家庭”。同時,也成功吸引了西冷印社等全國聞名的行業(yè)龍頭加入到文德路商圈項目合作中來。
從一個精心打造的文化地產項目——東方文德廣場,郭建基盤活了整個文德路商圈。下一步,他的計劃是通過文德文化商會,整合全國文化行業(yè)資源,推進以東方文德廣場為核心的整個北京路商圈“文化城區(qū)”改造項目。
“許多人認為我把上千萬投入到文化活動中不值得,我認為許多老板捐錢是一種慈善,而我長期支持文化活動是更大的慈善,因為這將影響人的精神和思想?!?/p>
郭建基表示,他的夢想就是“創(chuàng)建更多文化地標,通過文化精英整合社會資源,傳承我們的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