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學立
(1.聊城大學物理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山東 聊城 252059;2.山東省通信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山東 聊城 252059)
傳統(tǒng)的自由落體運動實驗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利用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直接記錄物體自由下落的高度和時間,并根據紙帶上的數據計算出重力加速度;二是用自由落體實驗儀,通過測量兩個光電門之間的距離,并用數字毫秒計記錄小鋼球通過兩個光電門所用的時間,并保持上光電門的位置不變,多次移動下光電門的位置,進而用作圖法求得重力加速度.以上兩種方法均存在不足之處.
(1)使用打點計時器測量時,因打點計時器利用市電工作計時,故當市電頻率發(fā)生波動時,將導致計時時間不準確;再者為了使紙帶上的點清晰,打點計時器打點時對紙帶有一定的阻力,影響紙帶運動的速度.
(2)使用自由落體實驗儀測量時,需要用兩個光電門,并要多次移動下光電門的位置,實驗過程比較繁瑣.
為了克服以上缺點,對該實驗進行了改進,實驗電路原理如圖1所示.
圖1中5GLB為光電門的發(fā)射管,接+12V的直流電源;3DU5B為光電門接收管,一端接+12V電源,另一端經過限流電阻RB接在三極管V的基極b.
光電門之間為紙帶,在紙帶上,每隔一定距離(實際實驗時各小孔間的距離可以是任意的)打一個小孔,并使這一系列小孔在同一豎直線上,以便紙帶運動時每個小孔都能對準光電門,如圖1所示.
圖1中三極管V選用3DK6,作為開關管,用以控制電子秒表的計時;電子秒表選用超速達品牌,型號為PC9060,精度為0.001s,并具有“60道”記憶功能的秒表作為計時器.
圖1
為了實現自動計時,把電子秒表拆開,用導線把秒表的“計時鍵”引出,接在圖1中三極管V的c,e之間.當V飽和導通時,ce之間的電阻很小,相當于短路,也就相當于按了一下電子秒表的“計時鍵”,秒表開始計時;以后,三極管V每飽和導通一次,秒表便計時一次,記錄下該時刻的時間,共可以記錄“60道”時間.三極管V飽和導通與否,受光電門的控制.
實驗時,調整光電門和紙帶的位置,保證紙帶上每一個小孔運動到光電門之間時,光電門都不被遮光.然后讓紙帶和重物一起自由下落.
當紙帶剛開始下落時,因紙帶的起始段沒有小孔,光電門發(fā)射管5GLB發(fā)射的光線被紙帶遮住,則光電門接收管3DU5B截止,截止后接收管的電阻為無窮大,該電阻與偏置電阻R1分壓,使k點的對地電位約為0V,則三極管截止,ce間相當于無窮大的電阻,電子秒表不動作.
當紙帶運動到第一個小孔A時,則光電門的接收管3DU5B受到其發(fā)射管5GLB的照射而導通,導通后其電阻約為4kΩ,該電阻與R1分壓后,使k點的對地電位約為4V,該電位足以使三極管飽和導通,則ce間電阻很小,相當于短路,也就相當于按了一下秒表的“計時鍵”,秒表開始計時.
同理,當紙帶運動到第2個小孔B時,三極管再次飽和導通,相當于又按了一下秒表的“計時鍵”,則把該時刻的時間tB(從A到B的時間)記錄在秒表的“第1道”.
依次類推,秒表“第2道”記錄的是的是從A到C的時間tC,“第3道”記錄的是的是從A到D的時間tD…….
根據秒表記錄的時間和紙帶上各孔間的距離,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設A孔處的速度為vA,B孔處的速度為vB,AB間的距離為sAB,AC間的距離為sAC,如圖2所示.
圖2
若B孔處記錄的時間為tB(從A到B的時間),C孔處記錄的時間為tC(從A到C的時間),由勻變速運動的知識可得
由(1)、(2)可求出重力加速度g為
同理,也可以根據D,E,F等其他各孔記錄的時間,以及它們之間對應的距離,求出重力加速度.
用此法測量時,需注意以下問題:
(1)因實驗用秒表的精度為0.001s,故相鄰小孔之間的距離要不能太?。ú恍∮?cm為宜),以保證測量時間的精確度.
(2)各小孔要在同一豎直線上,以保證紙帶運動時,光電門能對準每個孔.
以上實驗方法,消除了傳統(tǒng)打點計時器打點阻力對紙帶速度的影響,克服了市電頻率波動對計時準確性的影響.而且實驗中僅使用一個光電門,實驗過程比較簡單.實驗中用到的器件和電子秒表也是常見的.因此該裝置具有較高的實用性.
1 程守洙,江之水.普通物理學3(第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5~77
2 安學立,趙汝木,王崇光等.遮光法閃光照相實驗轉速測定裝置.物理教學,2004(9):25~26
3 許國梁.中學物理教學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4 閻石.數字電子技術基礎(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 童詩白,華成英.模擬電子技術基礎.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