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 紅,方 芳,陳 蘭,姚 暉
靜脈輸液團隊是提供標準化輸液護理和最佳輸液實踐的專業(yè)化隊伍[1],因能有效完成輸液治療、減少輸液相關并發(fā)癥和降低費用等優(yōu)勢,在治療、護理過程中發(fā)揮的作用逐漸得到公認。我院是上海市規(guī)模較大的一所三級甲等綜合性醫(yī)院,分設南北兩部,醫(yī)院實際開放床位2 000余張,設置臨床科室48個,護理工作非常繁重,每月靜脈輸液相關操作可達10多萬例次,加之留置針、深靜脈置管、經外周靜脈中心靜脈置管(PICC)、植入式輸液港(PORT)等新型輸液工具相繼出現,在輸液安全方面存在隱患。為不斷提高靜脈輸液治療質量、降低輸液相關并發(fā)癥,護理部在借鑒國外靜脈輸液團隊運作模式的基礎上,結合國內綜合性醫(yī)院的特點,于2008年成立靜脈輸液治療團隊,旨在探索一套適用于大型綜合性醫(yī)院的靜脈輸液管理和運作模式。
靜脈輸液團隊承擔全院靜脈輸液、PICC置管以及門診靜脈導管維護工作,以確保靜脈輸液安全為主要職責。團隊成員包括科護士長、護士長、骨干護士及醫(yī)生、臨床藥師共60人,在護理部領導下,實行輸液團隊運營主任負責制。職責:制定靜脈治療標準(SOP)、成員吸納、認證和培訓、監(jiān)控靜脈治療專項質量、解決疑難問題。專家顧問團提供相關專業(yè)方面的咨詢,協(xié)助團隊成員進行并發(fā)癥的處理。南北兩部各設兩名PICC專職護士,不參加臨床護理工作,負責PICC置管以及導管相關問題的會診工作。團隊人員按統(tǒng)一排班共同參與日常各類靜脈導管維護門診工作,有效解決門診護理人力資源緊張的困難,使團隊成員在專業(yè)實踐中提高技能、積累經驗。團隊秘書負責分析上報質控數據、收集各類會診案例、整理成員的考核成績、開展靜脈輸液相關的科研工作等。南北兩部組長和輸液團隊成員分布于臨床各個科室,均為臨床一線護士長和骨干,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熟練的輸液操作技能和豐富的臨床經驗,熟悉臨床輸液管理工作,以便第一時間掌控輸液相關問題、解決問題,將風險控制到最低。另一方面,各科室團隊成員要求立足本科室,負責加強對本科室人員的培訓和指導,解決本科室靜脈輸液護理中的問題,實現覆蓋全院、提升全院護理人員靜脈輸液能力的目標。靜脈輸液團隊運作模式見圖1。
圖1 靜脈輸液團隊運作模式圖
2.1 人員管理
2.1.1 人員準入條件 團隊通過自薦、推薦和考核的方式,吸納各科室護士長及骨干。準入條件包括:①??埔陨蠈W歷,有5年以上護理工作經驗的注冊護士;②2年內連續(xù)進行靜脈輸液操作>1 600例[2];③通過護理部靜脈輸液相關理論與技術考試;④具有良好的溝通、協(xié)調和帶教能力。負責PICC置管的人員除需具備以上條件外還需經過院內PICC專業(yè)課程培訓,并通過5次不同置管難度的考核,取得上海護理學會PICC專業(yè)護士適任證書[3]。
2.1.2 人員培訓與考核 參照美國靜脈輸液協(xié)會(INS)對靜脈輸液護士的要求[4],設置相關課程,對團隊內人員實施靜脈輸液相關理論培訓,技能培訓包括各類輸液導管的操作與維護、相關文件記錄、輸液相關并發(fā)癥的干預等方面的內容。團隊成員除接受院內定期理論與技能考核外,還有機會外出學習新業(yè)務、新技術。與此同時,充分發(fā)揮團隊成員作用,參與全院多層次的培訓教育活動,將培訓與考核結合在一起并落到實處。
2.2 制度管理
2.2.1 制定輸液治療質量監(jiān)控和規(guī)范操作管理制度 全面實行“以點帶面”的靜脈輸液質量監(jiān)控方式,經靜脈輸液團隊多次討論后,制定靜脈輸液外周留置針、PICC置管與維護、輸液港的使用與維護、中心靜脈維護等規(guī)范操作流程與技術標準及相應的考核標準。靜脈輸液團隊主任及組長負責對本院靜脈輸液質量進行定時檢查、評估;各科護士長負責督導本科室護士遵循各項規(guī)范操作制度,利用電腦數據平臺監(jiān)測本科輸液工具的使用情況,評估病人治療、給藥、輸液工具的選擇是否合理,識別早期并發(fā)癥,采取合理的干預措施。
2.2.2 制定集中置管的工作流程 設立PICC置管中心,按置管流程,實施規(guī)范操作,盡量減少床邊穿刺。具體流程:當病人需要PICC置管,先由本科室靜脈輸液團隊成員進行前期評估,按照全院統(tǒng)一制定的PICC置管知情同意書與病人進行溝通,取得知情同意并簽字(特殊情況由PICC專職護士負責談話、簽字)。電話聯系穿刺中心,確定穿刺時間,由外送工作人員攜相關信息單子(知情同意書、X線檢查申請單、器材收費單)送病人至穿刺中心,專職護士負責再次評估并穿刺置入導管。記錄穿刺信息,導管條形碼貼在知情同意書背面,并帶回放入病人病歷中。發(fā)放宣教資料(其中包含病人置管信息)。然后由外送人員帶至放射科拍片,專職護士查閱影像資料,結合報告結果,確認導管位置正確,通知輸液??剖异o脈輸液團隊人員進一步加強病人教育,同時在護理記錄中按常規(guī)記錄PICC相關情況,做好導管的應用和維護工作。
2.2.3 完善輸液護理文書記錄制度 輸液團隊對全院輸液相關的護理文件進行統(tǒng)一。特別是植入性輸液器具的使用進行詳細的記錄并存檔,記錄內容包括病人的姓名、性別、年齡、住址、聯系方式、診斷、植入情況,選擇的輸液器具及規(guī)格、型號、批號、生產廠商、植入部位、植入長度、外露長度、穿刺次數、每次維護時間、操作人、病人穿刺點局部情況、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等,每月上報匯總。
2.2.4 疑難病例會診制度 靜脈輸液治療團隊成員分散在全院各個科室,負責給疑難個案建立靜脈通道,包括協(xié)助評估病人血管、用藥及全身情況,為給病人建立最佳靜脈通路提出有效的建議。團隊中專家負責院外會診,協(xié)助院外同行解決輸液上的疑難問題。團隊內還會針對前一階段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組織討論和經驗分享。
2.3 設備管理 所有PICC導管及其附件產品均由一名專職護士負責申領、發(fā)放。專用儀器如超聲儀由專人使用,專人負責保養(yǎng)。所有新產品,做到先培訓后應用,確保操作正確。
專業(yè)團隊、專業(yè)工具、專業(yè)技術(B超引導下置管和塞丁格技術)操作使得PICC置管成功率進一步提高,從原來70%左右的成功率提升至99%,導管異位率從8%下降至1%,導管相關性感染由原來的3%下降至0.5%。2011年院內共實施PICC 1 876例,由相關并發(fā)癥引起的非計劃性拔管全年僅發(fā)生9例,發(fā)生率小于0.5%,導管相關性并發(fā)癥(感染、血栓形成、導管堵塞等)明顯得到控制。
靜脈輸液團隊采取“統(tǒng)一管理、集中穿刺”的運作模式,合理利用人力資源,充分利用先進器材,集中優(yōu)勢發(fā)揮最大功效,有效降低盲目穿刺,減少浪費,更大限度地減少各類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更好地體現輸液團隊的專業(yè)性。運用電腦數據平臺監(jiān)測,促進輸液護理質量的持續(xù)改進。靜脈輸液團隊運作,促進靜脈輸液專業(yè)結構不斷豐富和完善,對護理學科的發(fā)展及護理人員業(yè)務技術的提高、減少臨床安全隱患、保護病人的權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護理人力資源如此匱乏的中國,如何通過發(fā)揮靜脈輸液治療團隊的優(yōu)勢來合理利用人力資源、發(fā)揮最大的工作效率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趙林芳.國內外輸液小組與PICC管理研究進展[J].中國護理管理,2009,9(2):5-9.
[2]宋雁賓,亢君,王靜,等.靜脈輸液護士PICC操作資質準入管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9):822-823.
[3]胡翠月,涂清翠.靜脈輸液??乒芾韺嵭В跩].現代醫(yī)院,2010,10(6):124-125.
[4]Infusion Nurses Society.Infusion nursing standards of practice[J].Journal of Intravenous Nursing,2006,29(1S):S1-S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