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煜博,陳加軍,賈曉燦,張威杰,越麗霞,劉延錦,孫長青#
1)鄭州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社會醫(yī)學與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學教研室 鄭州 450001 2)河南省人民醫(yī)院外科護理部 鄭州 450003 3)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護理部 鄭州 450001
20世紀50年代,隨著赫茲伯格雙因素理論的提出以及顧客滿意理論的發(fā)展,患者滿意問題受到了人們的關注,患者滿意研究得到快速發(fā)展,并形成了一系列測評工具。但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學者發(fā)現(xiàn)現(xiàn)有的患者滿意度測量工具缺乏可靠性和有效性[1-2],不能確切地反映醫(yī)療服務質量、發(fā)現(xiàn)醫(yī)患矛盾所在。為此,上世紀90年代初,西方學者建議用“患者體驗”研究來代替“患者滿意”研究[3-5],并先后設計出了本土化的“患者體驗量表”,如Picker患者體驗量表(Picker patient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PPE-15)、HCAHPS患者體驗調查問卷(消費者保健計劃評估調查中的醫(yī)院部分)等。國內對于患者體驗研究起步較晚,現(xiàn)有的研究主要是從醫(yī)療服務過程出發(fā)進行患者體驗與滿意度的監(jiān)測[6-8],還缺少系統(tǒng)的“患者體驗量表”。該課題組在文獻研究的基礎上,引入“患者經(jīng)歷與體驗”概念,從“患者最為關心的方面”出發(fā),開發(fā)適合我國住院患者的體驗量表(inpatient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IPEQ),現(xiàn)將IPEQ條目的篩選和確定過程報道如下。
1.1量表編制步驟與方法
1.1.1 文獻回顧法 查閱國內外患者滿意度和患者體驗相關文獻;對相關量表如Ware的病人滿意量表(PSQⅢ,PSQ-18)、HCAHPS患者體驗調查問卷、PPE-15等進行匯總,形成理論依據(jù),初步確立量表的主要維度,包括等待時間體驗、服務態(tài)度體驗、情感支持體驗、環(huán)境后勤體驗、技術質量體驗、人性化服務體驗、疾病交流體驗以及感知價值體驗8個維度。
1.1.2 患者訪談法 制定訪談提綱;遵循知情同意原則抽取河南省三甲醫(yī)院的住院患者(住院時間≥3 d,年齡≥16歲,病情穩(wěn)定,可以獨立表達自己的感受)進行訪談。根據(jù)訪談結果提煉出量表的初始條目池并形成初始量表。初始量表共8個維度55個體驗條目和3個滿意條目。
1.1.3 專家咨詢法 邀請26位來自衛(wèi)生行政管理、醫(yī)院管理、護理管理、衛(wèi)生統(tǒng)計及臨床管理等領域,具有15 a以上工作經(jīng)驗,副高級以上職稱的專家,從代表性、相關性、科學性、實用性等方面對條目進行初步篩選。經(jīng)過兩輪專家咨詢共刪除25個條目,添加2個條目,對部分維度和條目進行修改和調整,形成預測量表。預測量表共32個體驗條目和3個滿意條目,其中32個體驗條目圍繞患者最為關心的7個維度展開,構成患者體驗量表的核心部分,3個滿意條目分別為總體滿意、推薦意愿、重返意愿。
1.1.4 條目記分等級的設置 參考Garratt 等[9]方法,體驗條目采用Likert 5級記分,按“很不贊同”、“不贊同”、“一般”、“贊同”和“非常贊同”5個等級依次賦予1~5分;3個滿意條目采用0~10的連續(xù)區(qū)間標度法賦分。
1.2調查對象采用隨機整群抽樣法抽取河南省一家公立醫(yī)院,以該院2012年4月住院的患者為調查對象。納入標準為:即將出院或正在住院的患者,年齡≥16歲,住院時間≥3 d,病情穩(wěn)定,可以獨立表達自己的感受,知情同意。
1.3項目分析用預測量表對1.2中調查對象進行調查,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計算總量表和各維度的克朗巴赫α系數(shù)以及經(jīng)奇偶分半后的分半系數(shù),通過信度分析初步篩選維度;然后采用決斷值(critical ratio,CR)、α系數(shù)法、相關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對條目進行篩選。
1.4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EpiData 3.0建立數(shù)據(jù)庫,將有效問卷進行數(shù)據(jù)雙錄入,采用SPSS 13.0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
2.1回收率與應答率共發(fā)放問卷400份,收回391份,有效問卷382份,有效回收率為95.5%。在回收的問卷中,總應答率為99.2%,應答率較低的條目為“醫(yī)生滿足要求”和“護士滿足要求”,應答率分別為87.4%和90.1%。
2.2信度分析總量表的α系數(shù)為0.926,分半信度系數(shù)為0.948,說明內部一致性較好。各維度的α系數(shù)以及分半信度系數(shù)均在0.6~0.9,見表1。
2.3項目分析
2.3.1CR根據(jù)測驗總分,將兩端各占27%的分別命名為高分組和低分組[10],計算CR,結果見表2。結果顯示,各條目的CR均>3,P均<0.01,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其中“就診指示”、“醫(yī)生滿足要求”和“護士滿足要求”的CR接近于3。
2.3.2α系數(shù) 結果見表2。條目“刪除后的α系數(shù)”大多在0.91~0.95, “就診指示”、“醫(yī)生滿足要求”和“護士滿足要求”這3個條目“刪除后的α系數(shù)”均高于0.926。
2.3.3 相關性、共同性與因素負荷量 將量表各個條目與總分進行同質性檢驗,得到條目分值與總分的相關系數(shù),結果顯示,“就診指示”、“醫(yī)生滿足要求”和“護士滿足要求”這3個條目的分值與總分相關性較低。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一個共同因素,得到各個條目的共同性和因素負荷量,結果顯示,共同性和因素負荷量較低的條目為“就診指示”、“醫(yī)生滿足要求”和“護士滿足要求”。具體數(shù)值見表2。
表1 各維度的α系數(shù)以及分半信度系數(shù)
表2 IPEQ體驗條目分析結果
續(xù)表2
2.4探索性因子分析將條目“就診指示”、“醫(yī)生滿足要求”和“護士滿足要求”刪除后,經(jīng)探索性因子分析,KMO=0.922,說明變量間的共同因素較多,適合做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轉軸法進行因子分析,根據(jù)Kaiser-Guttman標準(只考慮特征根大于1的公因子),提取6個公因子,方差貢獻率為62.256%;提取的公因子與量表維度設置基本吻合。
2.5量表條目的確定綜合考慮項目分析和因子分析結果,最終選擇將“就診指示”、“醫(yī)生滿足要求”和“護士滿足要求”這3個條目刪除。修改后的量表共7個維度29個核心體驗條目和3個滿意條目,具體框架見表3。
表3 IPEQ結構
醫(yī)療服務質量調查從“患者滿意”過渡到“患者體驗”是從認識論到測量工具的革新。IPEQ是在總結國內外問卷設計最新理念的基礎上,吸取HCAHPS的主要思想,從“患者最為關心的方面”入手,構建我國特質的住院患者體驗量表,遵循從“以患者為中心”到“以人的健康為中心”的發(fā)展軌道。
量表條目的篩選是量表研制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該量表“醫(yī)生滿足要求”和“護士滿足要求”應答率較低,說明二者不易被患者接受。信度代表量表的一致性、可靠性和穩(wěn)定性,預測量表總的α系數(shù)為0.926,分半信度系數(shù)為0.948,“可及便利體驗”和“服務態(tài)度體驗”的α系數(shù)以及分半信度系數(shù)均低于0.7,說明這2個維度內條目的設置不太合理,需要對條目進行調整或者語言修改。CR也稱決斷值或臨界比,主要用于條目的敏感性、區(qū)分性和重要性的考察,一般將CR>3作為條目篩選的依據(jù)[11]。該研究中“就診指示”和“醫(yī)生滿足要求”的CR接近于3,說明這2個條目的鑒別度不太理想。相關性、共同性和因素負荷量均反映了條目與整體量表的同質性,即題項與總量表心理特質的密切程度,其數(shù)值越高表示題項與整體量表的同質性越高。在量表的項目分析中,一般將相關系數(shù)的標準設為0.4[12],共同性的標準設為0.2,因素負荷量的標準設為0.45[13-14]。該研究中,相關系數(shù)、共同性和因素負荷量均較低的條目為“就診指示”、“醫(yī)生滿足要求”和“護士滿足要求”。
將“就診指示”、“醫(yī)生滿足要求”和“護士滿足要求”這3個條目剔除后進行因子分析,結果顯示,提取6個公因子,方差貢獻率為62.256%,達到公因子累積方差貢獻率≥40%的要求[15];提取的公因子與量表維度設置基本吻合,說明條目刪除后量表具有較好的效度。
通過上述分析,“就診指示”、“醫(yī)生滿足要求”和“護士滿足要求”這3個條目在量表的修正階段可以考慮刪除,修改后的IPEQ共7個維度29個核心體驗條目和3個滿意條目。課題組將進一步對該量表的信度效度進行評價。
[1] Lilford RJ,Brown CA,Nicholl J. Use of process measures to monitor the quality of clinical practice[J]. BMJ, 2007,335(7621):648
[2] Sitzia J. How valid and reliable are patient satisfaction data:an analysis of 195 studies[J] Int J Qual Health Care,1999,11(4): 319
[3] Zastowny TR,Stratmann WC,Adams EH. Patient satisfaction and experience with health services and quality of care[J]. Qual Manag Health Care,1995,3(3):50
[4] Sitzia J,Wood N. Patient satisfaction: a review of issues and concepts[J].Soc Sci Med,1997,45(12):1829
[5] Jenkinson C,Coulter A,Bruster S,et al. Patients' experiences and satisfaction with health care: results of a questionnaire study of specific aspects of care[J]. Qual Saf Health Care,2002,11(4):335
[6] 英立平,Shane Thomas,馬謝民,等.患者體驗和滿意監(jiān)測的利用價值初探[J].中國醫(yī)院管理,2008,28(10):17
[7] 徐劍鷗,顧則娟,陳麗,等.住院患者滿意和體驗監(jiān)測量表的研制[J].中國護理管理,2011,11(12):32
[8] 谷秉紅.不同國家醫(yī)院住院患者滿意度和體驗的比較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8,24(1B):8
[9] Garratt AM,Helgeland J,Gulbrandsen P.Five-point scales outperform 10-point scales in a randomized comparison of item scaling for the Patient Experiences Questionnaire[J].J Clin Epidemiol,2011,64(2):200
[10]吳明隆.問卷統(tǒng)計分析事務——SPSS操作與應用[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1:160
[11]郝元濤,孫希鳳,方積乾,等.量表條目篩選的統(tǒng)計學方法研究[J].中國衛(wèi)生統(tǒng)計,2004,21(4):209
[12]徐麗,倪紅梅,沈紅藝,等.中國人亞健康狀態(tài)測量量表條目篩選[J].中國衛(wèi)生統(tǒng)計,2012,29(1):10
[13]郭曉辰,張軍平,朱亞萍,等.基于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生活質量量表的條目篩選分析[J].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學報,2012,34(2):116
[14]Power M, Quinn K, Schmidt S, et al. Development of the WHOQOL-old module[J].Qual Life Res, 2005, 14(10):2197
[15]李燦,辛玲.調查問卷的信度與效度的評價方法研究[J].中國衛(wèi)生統(tǒng)計,2008,25(5):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