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 楓,金立弟,戴 博,周 敏#(.吉林市食品藥品檢驗所,吉林吉林 3000;.空軍總醫(yī)院藥學部,北京 004)
有機氯農藥是一類廣譜殺蟲劑,屬于神經毒物和實質臟器毒物,其化學性質穩(wěn)定、脂溶性大、殘效期長,易在脂肪體中蓄積,造成慢性中毒,嚴重危機人體健康[1]。目前除了在作物的生長和貯存期仍在施用的一些有機氯農藥會帶來殘留外,一些20世紀70年代已經禁止生產的農藥因為性質穩(wěn)定、不易分解、能長期在水域、土壤和生物體內貯存,加上植物的富集作用,仍可能存在有機氯農藥殘留[2]。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2010年版)對有機氯農藥的殘留量的測定采用氣相色譜法[3],氣相色譜法與質譜法比較靈敏度低,并且不能確證殘留農藥的結構。本試驗采用了氨基固相萃取柱進行樣品凈化,氣相色譜與質譜聯(lián)用進行測定白術中8種有機氯農藥的殘留量,靈敏度高,選擇性好,可以用于白術中8種有機氯農藥的殘留量檢測。
GCMS-QP2010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儀(日本島津公司生產),色譜柱為 DB-5MS/LB(30 m ×0.25 mm,0.25 μm);活性炭固相萃取柱(C-SPE)。
有幾率農藥標準品:六氯環(huán)己烷(BHC),包括α-BHC、β-BHC、γ-BHC、δ-BHC;二氯二苯基三氯乙烷(DDT),包括 OP'-DDT、PP'-DDT;PP'-DDE;PP'-DDD;均購自國家標準物質中心。所用丙酮、乙酸乙酯、環(huán)已烷均為重蒸餾后使用。白術樣品經吉林市食品藥品檢驗所中藥室鑒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收載的白術,符合研究要求。
精密量取各農藥對照品1 ml,用丙酮溶解并定容至100 ml,制成1 mg/L的混合對照儲備液,4℃保存。
取樣品細粉約10 g,精密稱定,加入氯化鈉1g,精密加入丙酮100 ml,稱定其質量,超聲處理 30 min(超聲波功率500 W),放冷,再稱定其質量,用丙酮補足減失的質量,離心,將上清液迅速移入裝有1 g無水硫酸鈉的具塞錐形瓶中,放置10 min。精密量取50 ml置蒸發(fā)皿中,于50℃恒溫水浴濃縮至近干,用環(huán)已烷-乙酸乙酯(1∶1)溶解并定容至1 ml,將這1 ml溶解液通過用10 ml乙酸乙酯-丙酮(1∶1)預洗的氨基固相萃取柱,用15 ml乙酸乙酯-丙酮(1∶1)洗脫,收集洗脫液50℃以下氮吹定容至 0.5 ml[4-10]。
氣相色譜條件:載氣為高純氦氣,柱流速為1.30 ml/min,進樣口溫度為250℃,150 kPa高壓不分流進樣模式,進樣時間為 1.0 min,分流比為 10∶1,進樣量為 1 μl。柱升溫程序:初始溫度60℃,先以30℃/min升至120℃,再以10℃/min升至200℃,其次以2℃/min升至230℃,最后以30℃/min升至 290 ℃,保持 5 min[4-10]。
質譜條件:電子轟擊離子源,離子源溫度為200℃,接口溫度為250℃。在SIM模式下8個組分可達到基線分離,峰形良好。8種農藥混合標準品的總離子流色譜圖見圖1;8種農藥混合標準品的質譜圖見圖2;8種農藥的保留時間及定量、定性離子見表1。
圖1 8種農藥混合標準品的總離子流色譜圖Fig 1 Total ions chromatogram of mixed standard substance of 8 pesticides
對市售的5批白術,按照上述的樣品前處理方法和氣相色譜-質譜分析條件下進行檢測,每份樣品平行測定3次,結果在一批白術樣品中檢出PP'-DDT,含量為27.75 μg/kg。
2.5.1 線性關系:將濃度為1000 μg/L的農藥混合標準樣品逐級稀釋為10~1000 μg/L的系列質量濃度,用上述色譜條件進行氣質分析,以質量濃度(X)為橫坐標,峰面積(Y)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結果表明在一定范圍內,標準曲線線性關系良好,相關系數(r)均≥0.999。8種農藥的線性方程見表2。
圖2 8種農藥混合標準品的質譜圖Fig 2 Mass spectrogram of mixed standard substance of 8 pesticides
表1 8種農藥的保留時間及定量、定性離子Tab 1 Retaining time of 8 pesticides and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ions
表2 8種農藥的線性方程Tab 2 Linear equations of 8 pesticides
2.5.2 進樣精密度試驗:取濃度為100 μg/L的農藥混合標準樣品,按以上“2.2.3”氣相色譜-質譜分析條件連續(xù)進樣6次,測定峰面積,結果相對標準差(RSD)均<3%(n=6),各峰面積結果見表3。
表3 8種農藥精密度試驗結果Tab 3 Results of precision test on 8 pesticides
2.5.3 檢測限和定量限:分別以信噪比3倍和10倍作為指標,考察8種農藥的檢測限和定量限,結果表明在上述樣品預處理方法和色譜條件下,各農藥的方法檢測濃度在3~20 μg/L之間,根據取樣量和稀釋倍數折算成檢測限在0.3~2.0 μg/kg之間;定量濃度在10~60 μg/L之間,根據取樣量和稀釋倍數折算成定量限在1.0~6.0 μg/kg之間。
2.5.4 回收率試驗:取3份精密稱定的白術藥材細粉各10 g,分別加入1000 μg/L的混合對照品儲備液0.25、0.5、1.0 ml,制成250、500和1000 ng 3個添加水平的回收率樣品,加入氯化鈉1 g,精密加入丙酮100 ml,稱定其質量,超聲處理30 min,放冷,再稱定其質量,用丙酮補足減失的質量,離心,將上清液迅速移入裝有1 g無水硫酸鈉的具塞錐形瓶中,放置10 min。精密量取50 ml置蒸發(fā)皿中,于50℃恒溫水浴濃縮至近干,用環(huán)已烷-乙酸乙酯(1∶1)溶解并定容至1 ml,將這1 ml溶解液通過用10 ml乙酸乙酯-丙酮(1∶1)預洗的氨基固相萃取柱,用15 ml乙酸乙酯-丙酮(1∶1)洗脫,收集洗脫液50℃以下氮吹定容至0.5 ml。按上述色譜條件進樣,計算添加量,與實際加入量之比得出回收率。結果平均回收率均>80%,RSD均<3%(n=9),結果見表4。
表4 8種農藥回收率試驗結果(n=6)Tab 4 Results of recovery test on 8 pesticides(n=6)
白術藥材含水量低,基體成分復雜,化學干擾成分多,待測農藥成分又多在痕量水平,導致凈化難度大,因此建立高效、可靠,適用于分析的樣品凈化方法是分析成敗的關鍵之一。本實驗首先選用了硅膠柱、弗羅里硅土柱和氨基固相萃取柱進行凈化,分別選用15 ml正已烷-丙酮(7∶3)、15 ml丙酮、15 ml丙酮-乙酸乙酯(1∶1)、15 ml甲苯、15 ml甲苯-丙酮(1∶1)作為洗脫劑進行洗脫,定樣加入對照品,結果表明氨基柱丙酮-乙酸乙酯(1∶1)凈化效果最好,能夠滿足回收率的要求。
比較了迪馬公司與Waters生產的氨基固相萃取柱進行了比較,首先進行凈化效果考察,取白術提取液分別過迪馬公司和Waters氨基固相萃取柱,結果表明凈化效果無差異,再進行添加回收率試驗,結果回收率均能達到要求。
本實驗中樣品前處理項下,精密量取50 ml置蒸發(fā)皿中,于50℃恒溫水浴濃縮至近干,分別選用環(huán)已烷-乙酸乙酯(1∶1)、丙酮、乙酸乙酯進行溶解,比較除雜能力和溶解能力,通過比較得出雜質溶出丙酮>乙酸乙酯>環(huán)已烷-乙酸乙酯(1∶1),回收率丙酮 >環(huán)已烷-乙酸乙酯(1∶1)>乙酸乙酯,綜合比較選用了環(huán)已烷-乙酸乙酯(1∶1)作為溶解劑。
綜上所述,本方法靈敏度高,重現性好,可用于白術中有機氯農藥殘留量的檢測。
[1]孟廷,曹新梅.淺談中藥中有機氯類農藥的殘留量問題[J].現代中藥研究與實踐,2003,17(2):21-22.
[2]馬虹英.淺談中藥中有機氯農藥殘留問題[J].中國藥房,2005,16(21):1667-1669.
[3]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S].2010年版.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附錄57.
[4]巢志茂.瓜蔞中有機氯農藥殘留量的含量測定[J].中國藥學雜志,2004,39(3):179-181.
[5]盛靜,管健,屠婕紅,等.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法測定杭白菊中 32種殘留農藥[J].中草藥,2008,39(10):1568-1572.
[6]吳永江,朱煒,程翼宇.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檢測中藥材中16種殘留農藥[J].中國藥學雜志,2006,41(19):1497-1501.
[7]薛健,郝麗麗,田金改,等.黨參中29種有機氯農藥的多殘留分析[J].藥物分析雜志,2008,28(11):1861-1864.
[8]郝麗麗,薛健.有機氯農藥的多殘留分析及其在中草藥中的應用[J].中國中藥雜志,2005,30(6):405-409.
[9]萬益群,鄢愛平,謝明勇.中草藥中有機氯農藥和擬除蟲菊酯農藥殘留量的測定[J].分析化學,2005,33(5):614-618.
[10]陳建民,張曙明,劉慧靈,等.中藥中有機氯農藥殘留量檢測方法及限量標準研究[J].中國藥學雜志,2000,35(2):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