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玲煒,杜小平,周 珍 (四川省都江堰市醫(yī)療中心康復科,四川 都江 611830)
在婦產科疾病中,手術治療一直是主要的治療方法之一,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科技的快速發(fā)展,許多新的手術技術應用于婦產科,腹腔鏡即為其中一種,其對婦產科疾病的治療作用早已得到臨床肯定,治療技術已經較為規(guī)范[1-2]。其相應的護理工作不容忽視,故筆者借助本研究比較婦產科腹腔鏡手術與傳統(tǒng)開腹手術的護理情況,為探求婦產科手術更佳的護理方案提供一定的參考信息,現(xiàn)將相關病例資料進行總結分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1年11月~2012年5月收治的94例婦產科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傳統(tǒng)開腹手術治療的46例患者作為對照組,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的48例患者作為觀察組。對照組患者年齡26~63歲,平均(43.5±3.9)歲;疾病:子宮肌瘤19例,子宮內膜異位7例,輸卵管堵塞4例,卵巢囊腫11例,其他5例;手術方案:子宮切除術9例,子宮肌瘤摘除術13例,子宮內膜異位灶切除術7例,輸卵管卵巢切除術2例,卵巢腫物剔除術11例,其他4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7~62歲,平均(43.2±4.1)歲;疾病:子宮肌瘤20例,子宮內膜異位9例,輸卵管堵塞3例,卵巢囊腫10例,其他6例;手術方案:子宮切除術11例,子宮肌瘤摘除術12例,子宮內膜異位灶切除術9例,輸卵管卵巢切除術2例,卵巢腫物剔除術10例,其他4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均衡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常規(guī)行開腹手術護理:①術前準備,術前1天進行灌腸、備皮等,術前6 h禁食水,術日晨留置導尿管,以排空膀胱,避免術中誤傷膀胱;對患者進行心理指導,告知術后不會影響患者的內分泌及性生活等,例舉成功案例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②術后護理,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心電監(jiān)測24 h,記錄體溫、脈搏、呼吸和血壓4 h至平穩(wěn);全身麻醉未清醒前平臥位頭偏向一側,避免引起誤吸和窒息;硬膜外麻醉后平臥6 h,蛛網膜下腔阻滯麻醉后去枕平臥6~12 h后可改為半臥位,這樣有利于盆腔和陰道分泌物的引流。③并發(fā)癥的預防,根據(jù)病情24~48 h下床活動,先在床邊坐起,然后床旁、室內、室外逐漸增加活動量,防止腸黏連;術后要多飲水,促進排尿,以減少尿路感染;鼓勵患者做深呼吸,進行有效的咳嗽、咯痰,從而增加肺活量,防止肺部并發(fā)癥的發(fā)生[3]。④出院指導,遵醫(yī)囑服藥;短時間內應避免增加腹壓的活動;如有發(fā)熱、腹痛、傷口紅腫、陰道出血等異常癥狀及時隨診。
1.2.2 觀察組行腹腔鏡手術護理:術前皮膚準備與對照組有異,對臍部要用溫水洗干凈,最好用棉棒蘸肥皂水或植物油將臍孔內的污垢去除;并且腹腔鏡手術在術前心理指導方面更為特殊,患者對于腹腔鏡技術存在或多或少的懷疑態(tài)度,相對開腹手術患者的緊張、焦慮等情緒更嚴重,護理人員應該耐心向患者及家屬講解腹腔鏡手術與傳統(tǒng)手術的區(qū)別,幫助其認識到該技術的優(yōu)點與安全性,消除患者恐懼,減輕負性情緒,使其坦然、鎮(zhèn)靜地接受手術。腹腔鏡手術切口僅1 cm,因此1周后腹部敷料即可去掉,并可淋浴,然后即可逐步恢復正?;顒?。術后1周內應注意適當、輕便活動,使身體早日復原。術后護理及并發(fā)癥預防方面同對照組處理方法,不同之處在于腹腔鏡手術后患者可能出現(xiàn)肋骨、胃區(qū)及肩膀疼痛,或感到腹部有氣體,應及早進行宣傳教育工作,告知患者以上屬于正?,F(xiàn)象,只要多活動,深呼吸,氣體會盡早排出,疼痛嚴重時可采取膝胸臥位,讓CO2向腹腔集聚,以減少CO2對肋間神經及膈神經的刺激減輕疼痛[4-6]。
1.3 觀察項目:觀察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及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并于入院時、術后3天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評分。其中,SAS>50分存在焦慮,分值越低狀態(tài)越好;SDS總粗分的正常上限為41分,分值越低狀態(tài)越好。
1.4 統(tǒng)計學分析:研究中采用SPSS13.0軟件包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術中出血量、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比較:觀察組術中出血量、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術中出血量、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比較()
表1 兩組術中出血量、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比較()
組別 例數(shù) 術中出血量(ml)胃腸功能恢復時間(d)住院時間(d)48 135.7±24.0 2.1±0.9 5.4±2.0對照組 46 151.2±32.6 3.4±1.2 7.6±2.3 t值 2.6329 5.9584 4.9548 P值觀察組<0.05 <0.05 <0.05
表2 兩組術后并發(fā)癥情況比較[例(%)]
2.2 兩組術后并發(fā)癥情況比較: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評分比較:入院時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評分無明顯差異,術后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評分比較(,分)
表3 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①t=4.8476、9.3628,①P <0.05
組別 例數(shù)SAS SDS觀察組 48 治療前59.3±4.6 46.2±4.0治療后 38.6±3.5① 32.1±2.8①對照組 46 治療前 59.5±4.2 46.7±4.4治療后42.2±3.7 37.9±3.2
腹腔鏡手術是一門新發(fā)展起來的微創(chuàng)方法,是手術方法發(fā)展的一個必然趨勢。該技術避免了腹壁肌肉、血管和相應神經的損傷,術后不會出現(xiàn)腹壁薄弱和切口疝,不會因為腹壁肌肉及皮膚瘢痕影響運動功能,不會因為神經切斷而引起相應皮膚麻木;并且戳口小,分散而隱蔽,不影響美觀,該手術對腹腔內臟器干擾小,出血少,止血徹底,術后進食較早,對身體打擊小,可早期離床活動,功能恢復快,能達到與傳統(tǒng)開腹手術方法一樣,甚至更好的療效,加上醫(yī)生越來越嫻熟的操作,使得許多過去的開放性手術現(xiàn)在已被腔內手術取而代之,大大增加了手術選擇機會[7-8]。
本研究結果顯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的觀察組術中出血量、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少于或短于采用開腹手術治療的對照組,這與腹腔鏡手術創(chuàng)傷小、出血少、恢復快等優(yōu)點相符,盡管該技術具有一定的臨床優(yōu)勢,但是患者對于該技術了解并不深刻,存在一定的擔憂,在開腹手術護理的基礎上更應加強心理護理,用通俗的語言向患者解釋該手術技術,即腹腔鏡手術的過程就是在患者麻醉成功后,醫(yī)生在患者的腹壁打3~4個直徑在0.2~1 cm的小孔,其中1個小孔中放入與微型攝像機連接的鏡頭,鏡頭所觀察到的內容通過光纜連接并顯示到電視屏幕上,手術者可通過電視屏幕清楚地觀察到患者腹腔內的情況,在其他的幾個腹壁小孔中放入各種手術器械以進行手術,是很安全的手術方式?;颊吡私饬耸中g過程,會很大程度上減輕心理負擔,本研究結果即顯示觀察組患者在接受有效地心理護理后,心理狀態(tài)的評分均明顯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除了心理護理,腹腔鏡技術的穿刺、氣腹及電燙等操作對呼吸、循環(huán)、內分泌的影響不容忽視,因此需要加強腹腔鏡手術術前、術后的護理以及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在飲食方面,術前1天應以清淡、易消化食物為主,以防引起術后腸脹氣。同時調整心理狀態(tài),保證充足睡眠。腹腔鏡手術后要做到:盡早下床活動,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6 h即可進少量流質飲食;1周后才可將腹部敷料去掉,并準許淋浴,然后即可逐步恢復正常等。觀察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也明顯低于對照組,這與劉淑霞[9]、李葉嬌等[10]的報道結果均相符,值得參考??梢姡趮D產科手術護理中,護理人員必須全面掌握患者的情況,以解決患者需求為中心,按護理程序的模式對患者進行準確評估,制定措施,為患者提供主動、周到、細致的護理,使患者能順利康復。綜合以上論述可見,婦產科腹腔鏡手術具有微創(chuàng)、恢復快等優(yōu)點,利于護理工作的進行并能夠有效提高護理效率,利于患者的康復。
[1]劉 靜,于景萍.122例婦科疾患的腹腔鏡手術治療效果觀察[J]. 中國婦幼保健,2006,21(14):2011.
[2]曹立幸,陳志強,司徒儀.腹腔鏡技術在婦科領域的新進展[J]. 腹腔鏡外科雜志,2008,13(2):172.
[3]花立敏,孫艷芳,王繼紅.子宮肌瘤手術護理體會[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0,8(8):118.
[4]程江旋,黃小容,譚小坤,等.婦科腹腔鏡術圍手術期的護理[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14):359.
[5]張麗英.婦產科腹腔鏡手術圍術期的護理進展[J].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10(3):408.
[6]高 巖,樊 平,毛 侖,等.腹腔鏡手術臍孔皮膚準備方法的研究[J]. 中華護理雜志,2002,37(1):8.
[7]黃志華,屠蕊沁.腹腔鏡輔助下陰式全子宮切除與開腹全子宮切除術的臨床效果比較[J].中國臨床醫(yī)學,2009,6(1):37.
[8]黃恩琴.宮、腹腔鏡聯(lián)合珍治不孕不育癥患者的護理[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5):37.
[9]劉淑霞.護理干預預防婦科腹腔鏡手術后腹脹臨床觀察[J]. 河北醫(yī)藥,2009,31(24):3454.
[10]李葉嬌,王紅桂,王五梅,等.婦科腹腔鏡手術并發(fā)癥的護理與防治[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