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偉
股骨粗隆間骨折,指股骨頸基底到小粗隆下平面區(qū)域內的骨折,為關節(jié)囊外骨折。常見于65歲以上的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因老年人骨質疏松,跌倒時下肢突然扭轉或急劇過度外展或內收,或外力直接沖擊大粗隆即可發(fā)生骨折。該部位血供良好,因此很少有骨不連接或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發(fā)生,但??梢痼y內翻畸形,影響患肢功能。若不及時治療,因長期臥床,可引起深靜脈血栓、褥瘡、墜積性肺炎等并發(fā)癥,所以應及時治療[1]。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對預后生活質量有較高要求,各種內固定器材被應用到手術中,但是臨床對手術療法的療效仍有分歧?;仡櫺苑治鑫以翰捎脛恿y螺釘與近端鎖定鋼板在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治療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2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就診的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75例,其中男31例,女44例;年齡54~75歲,平均年齡(63±14)歲;受傷原因:跌倒傷36例,交通事故傷21例;墜落傷11例;其他7例;Evans分型:Ⅰ型4例,Ⅱ型13例,Ⅲ型6例,Ⅳ型22例,Ⅴ型30例。受傷至就診時間(5.5±2.3)d。根據(jù)患者手術時應用的內固定材料分為動力髖螺釘組32例和近端鎖定鋼板組43例。動力髖螺釘組:男13例,女19例;年齡54~73歲,平均年齡(62±12)例;受傷原因:跌倒傷15例,交通事故傷7例,墜落傷7例,其他3例;Evans分型:Ⅰ型2例,Ⅱ型5例,Ⅲ型3例,Ⅳ型10例,Ⅴ型12例。受傷至就診時間(5.1±2.2)d。近端鎖定鋼板組:男18例,女25例;年齡55~75歲,平均年齡(63±16)例;受傷原因:跌倒傷21例,交通事故傷14例,墜落傷4例,其他4例;Evans分型:Ⅰ型2例,Ⅱ型8例,Ⅲ型3例,Ⅳ型12例,Ⅴ型18例。受傷至就診時間(5.6±2.8)d。2組性別比、年齡、受傷原因、骨折分型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術方法
1.2.1 術前準備:2組入院后均行常規(guī)牽引,積極進行術前各項檢查和處理各種并發(fā)癥,均采用全麻或腰硬聯(lián)合。
1.2.2 動力髖螺釘組:患者臀部墊高,髖外側縱行切口,暴露大轉子,大轉子頂點下1/3處鉆入1枚克氏針,攻絲、擴孔后擰入螺釘,拔出導絲,安裝鋼板,依次擰入固定螺釘,最后擰入尾釘,行C型臂透視,觀察復位效果和螺釘位置,沖洗并關閉傷口,放入負壓引流管。術后抗感染、抗凝,并進行相應的康復訓練和護理。
1.2.3 近端鎖定鋼板組:先牽引復位,行C型臂檢查復位滿意后,大轉子頂端2~3 cm處做外側切口,暴露骨折端,選擇合適近端鎖定鋼板放置于股骨外側,導針確定位置與長度,擰入鎖定螺釘。再行C型臂檢查骨折復位效果和螺釘位置,沖洗并關閉傷口,放入負壓引流管。術后抗感染、抗凝,并進行相應的康復訓練和護理。
1.3 觀察指標 觀察2組患者手術時間、出血量、術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時間和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1.4 療效判定標準[2](1)優(yōu):骨折愈合良好,無髖內翻或外旋畸形。行走無痛,下蹲達到或接近正常范圍,功能恢復到骨折前狀態(tài)。(2)良:骨折愈合良好,髖關節(jié)有輕度內翻,患肢縮短2 cm以內,行走無痛,需或不需手杖支持,功能接近正常。(3)可:介于良、差中間。(4)差:骨折愈合差,有重度髖內翻或外旋畸形,髖關節(jié)疼痛,功能明顯受限,不能負重或行走。
1.5統(tǒng)計學分析應用SPSS 11.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成組設計t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Ridit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觀察指標比較 動力髖螺釘組術中出血量、術后引流量與近端鎖定鋼板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手術時間、骨折愈合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2組觀察指標比較±s
表12組觀察指標比較±s
注:與動力髖螺釘組比較,*P<0.05
組別 手術時間(min) 術中出血量(ml) 術后引流量(ml) 骨折愈合時間(周)92±15 316±24 198±33 16.1±3.2近端鎖定鋼板組(n=43) 85±12 227±18* 131±27*動力髖螺釘組(n=32)15.6 ±2.8
2.2 2組療效比較 2組療效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u=0.8416,P >0.05),2 組優(yōu)良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2.2895,P >0.05)。見表 2。
表2 2組患者療效比較 例
2.3 2組并發(fā)癥比較 隨訪6個月,動力髖螺釘組出線髖內翻1例,拉力螺釘切出1例,但骨折最終愈合。近端鎖定鋼板組出現(xiàn)螺釘進去髖關節(jié)1例。2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r=0.7258,P >0.05)。
股骨粗隆間骨折多發(fā)生于老年人,易伴有骨質疏松和內科疾病,患髖直接暴力外傷史。粗隆間骨折后表現(xiàn)與股骨頸相似,傷后局部疼痛、腫脹,患肢功能受限。其預后與患者是否合并其他內科疾病,受傷有無合并其他系統(tǒng)損傷,骨折的類型,以及治療方案,有無繼發(fā)骨折并發(fā)癥相關。若患者平時身體健康,無嚴重內科疾病,積極采取手術治療或適當?shù)谋J刂委?,避免髖內外翻,期間通過精心的護理以及康復指導,有效控制并發(fā)癥,則一般預后良好,可以恢復受傷前的活動度[3]。
近端鎖定鋼板,是一種帶有螺紋孔的骨折固定裝置,這些孔在帶有螺紋頭的螺釘擰入后,鋼板就成為一種(螺釘)角度固定裝置??赏瑫r具有鎖定和非鎖定孔,以供不同螺釘擰入[4]。任何能夠擰入角度固定(穩(wěn)定)的螺釘、栓的鋼板實質上都是近端鎖定鋼板。鋼板的固定是不依靠骨摩擦力來實現(xiàn)連接,而是完全依靠鋼板自身的交鎖結構來實現(xiàn)。鋼板與骨頭表面可以留有一定間隙,消除了鋼板與骨重壓接觸的不良作用,極大改善了血運和骨膜的生長和恢復。與傳統(tǒng)鋼板的主要生物力學差異是后者依賴于骨-鋼板界面的摩擦力來完成鋼板對骨的加壓。鎖定螺釘為自攻螺釘,可以不用攻絲或骨鉆;鋼板與骨皮質間無加壓力,對骨膜不產生壓力,從而保護骨膜的血運;在手術技術上可以滿足微創(chuàng)操作的要求,可以很好地保護骨折局部的血運,進而不需要植骨操作;內固定支架彈性固定,在載荷存在的情況下,骨折塊間有應力刺激,這種刺激有利于骨痂形成,有利于骨折愈合。
動力髖螺釘由滑動加壓螺釘發(fā)展而來,該釘具有加壓和滑動雙重功能,允許近端粉碎骨折塊壓縮,使骨折端自動靠攏得到穩(wěn)定,可早期活動和負重,后經AO/ASIF系統(tǒng)改進稱之為動力髖螺釘(DHS)。主要優(yōu)點:螺絲釘在股骨頭內固定作用強,即使在骨質疏的情況下亦能有效固定:套筒內滑行機制可避免釘端穿透股骨頭或髖臼,負重的壓力直接傳導至骨,而非內固定物;保持骨折復位嵌緊,減少不愈合[5]。最大的缺點是抗旋能力較差。針對這種情況,特別是對不穩(wěn)定性粗隆間骨折,可從釘上方,經大粗隆向頭頸部平行擰入1枚松質骨螺釘,加強其抗旋轉能力;術后常規(guī)規(guī)穿丁字鞋。
兩種內固定方法都有良好的治療效果,但在不穩(wěn)定股骨粗隆間骨折中,動力髖螺釘康旋能力差,此時能傾向于禁斷近端鎖定鋼板的治療。且后者價格相對較低,適合基層醫(yī)院使用,臨床工作中應結合實際采用適當?shù)姆椒ǎ?,7]。
1 邱貴興,戴魁戎主編.骨科手術學.第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317-320.
2 劉振字,劉長貴,李強.PFN與DCs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的生物力學研究.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2006,12:971-973.
3 許杰,馬若凡,彭焰,等.股骨轉子間骨折術后并發(fā)癥的原因分析及處理.中華創(chuàng)傷骨科雜志,2006,7:630-633.
4 陳欣,陳洵其.解剖近端鎖定鋼板與DHC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療效比較.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0,48:168-169.
5 吳吉林.股骨近端鎖定鋼板與動力髖螺釘治療轉子間骨折的分析.西南國防醫(yī)藥,2012,22:1074-1077.
6 葉斌,陳友燕,馬輝,等.經皮加壓鋼板治療老年型骨質疏松癥合并轉子間骨折.解剖與臨床,2011,16:465-467.
7 吳軍業(yè).近端鎖定鋼板、動力髖螺釘治療老年轉子間骨折療效分析.醫(yī)學信息,2011,2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