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陶然
我們都知道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正在暢快淋漓地品嘗那些甘甜鮮美水果的你有沒有想過,對這些植物的果實,你到底了解多少呢?
按照植物學的定義,果實是植物開花后,由雌蕊的子房或花的其他部分共同形成的具有果皮及種子的器官。在植物開花的時候,雌蕊下部有一個膨大的結(jié)構(gòu)叫作子房,而子房里面通常有胚珠。當花謝了之后,子房膨脹形成果皮,胚珠則發(fā)育成種子。果皮可以分為外果皮、中種果皮和內(nèi)果皮三個部分。拿我們熟悉的桃子為例,最外面一層毛茸茸的薄皮叫作外果皮,而里面厚厚的一層果肉則是中果皮。當排除這兩部分之后,就只剩下桃核了,我們敲開桃核,取出里面的桃仁,那一堆敲碎的殼就是內(nèi)果皮啦!而桃仁就是桃的種子!
大家在吃桃子和蘋果的時候有沒有仔細觀察過它們的區(qū)別呢?除了顏色味道不一樣之外。它們還有一個很大的不同之處,那就是在蘋果的底部,我們能發(fā)現(xiàn)一個向內(nèi)凹陷的小坑!類似的小坑在梨和石榴等水果的底部都有,并且它的邊緣往往還有一些三角形的小片兒。千萬別小看這個小坑哦,它告訴我們蘋果和桃子具有不同的結(jié)構(gòu)。如上文所說,桃子是由果皮和種子兩部分組成的,這樣的果實叫作真果。而蘋果和梨不僅有果皮和種子,還有花的其他部分共同參與到果實形成中,這樣的果實叫作假果。
蘋果花在凋謝之后,花萼后面的筒狀部分(花筒)漸漸膨大,最終發(fā)育成包裹子房的假種皮。對于假果來說,我們吃的是它的花筒部分,吃完蘋果后扔掉的“蘋果核”才是子房和種子的部分。之前我們提到的“小坑”則是花筒的前端,小坑周圍的三角形小片兒是花的萼片。
桃子、蘋果、梨這些果實雖然結(jié)構(gòu)不同,但是都是一朵花結(jié)一個果實,我們把這樣的果子叫作單果。根據(jù)果實來源的不同,植物學家把果實分為三類,除了單果以外,還有聚合果和聚花果。這樣的名詞聽起來好像有點難懂,那就用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水果來舉個例子,相信大家就清楚啦!
草莓就是一種聚合果,我們看到它和其他常見的水果都不同,芝麻一樣的“種子”一粒粒嵌在果實的表面,而不是在果實的里面。實際上,草莓那個紅紅的果實是膨大的花托,而芝麻一樣的“種子”才是果實!草莓的一朵花可以產(chǎn)生上百個果實,但是這些果實太小,難以引起動物的注意,所以它進化出了膨大鮮紅的花托。草莓的花托顏色鮮艷且富含水分,能夠吸引鳥類及小型哺乳動物來食用,從而幫助它傳播種子。
至于聚花果,典型的代表就是桑葚了。這一類的果實是由一串花上的每一朵花形成一個小果,這些小果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聚花果。桑葚就像一串縮小版的葡萄,但葡萄一粒?;ゲ幌噙B,屬于單果的一種;如果將桑葚一粒粒拆開的話,你會發(fā)現(xiàn)這些小果都是連在一起的,所以是聚花果。桑葚太小,看起來不明顯,我們不妨換一種大型的聚花果來觀察——菠蘿蜜。它就是一個個小果聚合而成的一整個大果實,最重可達20公斤!
聚合果和聚花果都不僅僅包括果皮和種子,因此和蘋果一樣,它們都屬于假果。
一般來說,植物的果實中都含有種子。也正是為了種子能夠更好地傳播,植物才會生長出各種各樣的果實。如果你細心觀察,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一個反例:香蕉。香蕉的種子在哪里呢?
事實是,香蕉的種子在很久以前就已經(jīng)退化了。咬一口香蕉,你就能發(fā)現(xiàn)在橫截面靠近中心的地方有幾個對稱的小黑點,那就是香蕉退化了的種子。這種退化導致的結(jié)果是:長期以來,人們都靠無性繁殖來繁殖香蕉,也就是取香蕉樹旁邊萌發(fā)的小芽進行栽種。由于沒有了有性繁殖產(chǎn)生的多樣基因,一旦面臨病害的時候,香蕉樹就有可能大面積死亡。20世紀50年代以前,人們種植的香蕉主要是一個名為Gros Michel 的品種。由于品種單一,一場由真菌引起的枯萎病橫掃香蕉的重要產(chǎn)地拉丁美洲,大片香蕉林絕收。從此以后,香蕉生產(chǎn)的主要品種被換成了Cavendish,它對當時爆發(fā)的枯萎病具有比較好的抵抗力——這就是我們現(xiàn)在吃的香蕉了。
說到這里,相信你對常見的水果有了一些和以往不同的看法。這些看似普通的水果,凝聚了許許多多植物分類學家、育種學家、農(nóng)藝師和農(nóng)民伯伯辛勤的汗水,里面的學問大著呢!以后在吃水果的時候,可要多多留心觀察哦,也許未來的某一天,你也會培育出一種新的水果呢!
英語大王·動植物畫報2013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