茆 磊,方賢德,李大鵬
(1.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 第三十八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88;2.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航空宇航學院,江蘇 南京 210016)
浮空器是一種采用輕質(zhì)氣體作為浮升氣體的航空器,主要包括飛艇和氣球兩大類。由于浮空器通常在野外環(huán)境使用,太陽輻射的晝夜變化會引起浮空器內(nèi)部氣體較大的晝夜溫差。白天太陽輻射強,浮空器內(nèi)氣體溫度遠高于環(huán)境溫度,處于嚴重“超熱”狀態(tài),而夜晚沒有太陽輻射,浮空器內(nèi)氣體溫度則與環(huán)境溫度基本一致或處于微弱“超冷”狀態(tài)。根據(jù)現(xiàn)有理論和試驗研究結(jié)果,浮空器內(nèi)部氣體晝夜溫差可達數(shù)十度[1],直接影響到總體設(shè)計、軌跡預(yù)測和飛行控制。太陽輻射熱流是影響浮空器熱特性的主要因素之一[2-3],要對浮空器的熱特性進行準確預(yù)測,必須建立準確的太陽輻射模型。
對浮空器太陽輻射模型進行研究,首先從理論上分析太陽輻射的組成,建立太陽直射、天空散射和地面反射輻射三個分量的模型,并通過試驗方法確定模型中的關(guān)鍵系數(shù)或指數(shù)。穿過大氣層時,沒有被吸收和散射的那部分能量直接到達浮空器表面,太陽直射輻射。②天空散射輻射,或稱大氣散射輻射。太陽輻射在穿過大氣層時,由于大氣層中氣體分子、灰塵和氣溶膠的散射作用,其強度、光譜分布和方向分布都發(fā)生了變化,其中一部分輻射能量能夠繼續(xù)向下穿透大氣到達浮空器表面,稱為天空散射輻射。③地面反射輻射。到達地表的太陽直射輻射和天空散射輻射,其中一部分被地表反射后重新進入大氣,到達浮空器表面,這部分能量稱為地面反射輻射。
圖1 太陽輻射組成
圖1為太陽輻射的組成,對浮空器有貢獻的太陽輻射主要分為三部分。①直射輻射。太陽輻射在
2.2.1 直射輻射
根據(jù)計算晴天太陽直射輻射的大氣透明度方法,透過大氣層到達地面的太陽直射輻射強度為[4]
式中,ISUN為大氣層外太陽輻射強度,τda、τw、τa、τO分別表示干潔(理想)大氣、大氣中水汽、氣溶膠、臭氧的透過系數(shù)。本文將氣溶膠和臭氧透過系數(shù)視為常數(shù),綜合考慮在干潔大氣透明系數(shù)中,提出的模型為:
其中,
式中,Pw為水蒸汽分壓力,單位mbar;m為大氣光學質(zhì)量,c1、n1、c2和n2為待定系數(shù)。
水蒸汽分壓力可用溫度和相對濕度計算,具體方法如下:
式中,φ 為相對濕度,Pw,s為飽和水蒸汽分壓力,單位mbar,它是溫度的單值函數(shù)
式中,Ta為大氣溫度,單位℃。
2.2.2 天空散射輻射
由于大氣中各組分對太陽輻射的散射機理較為復(fù)雜,使得對太陽散射輻射的準確預(yù)測尤為困難,通常采用經(jīng)驗?zāi)P?,下面歸納了幾種常見的以地面觀測數(shù)據(jù)為基礎(chǔ)的晴天太陽散射輻射模型。
(1)Fu-Rich模型[5]
在全行業(yè)都在思考如何轉(zhuǎn)型的今天,金豐公社以自己切實的行動指明了轉(zhuǎn)型的方向,也受到越來越多的廠家和經(jīng)銷商的關(guān)注。
Fu-Rich推薦的散射輻射是直射輻射值的一個系數(shù):
式中,h為太陽高度角。
(2)HLJ模型[6]
(3)ASHHRAE 模型[7]
式中,cmonth是一個與月份有關(guān)的常數(shù)。
(4)SOLIS 模型[8]
其中a為待定系數(shù)。
2.2.3 地面反射輻射
確定了太陽直射輻射和散射輻射后,地面反射輻射模型為
式中ρ為地面反射率,為太陽輻照模型中的關(guān)鍵參數(shù)。本文提出地面反射率是與太陽高度角h、太陽方位角γ以及太陽輻射成分的關(guān)系式:
式中,a0、a1、a2、a3、a4、a5、a6為待定系數(shù);cs為散射強度比
通過試驗方法來確定上述模型中的待定系數(shù),采用的測試設(shè)備為PC-2-T型太陽輻射標準觀測站,該設(shè)備可用于觀測記錄太陽的總輻射、散射、直輻射、反射、凈輻射等各種輻射量,具有測試精度高、人機界面友好、人工干預(yù)少、交直流電共用等特點。測試地點位于安徽省六安市(北緯31.75°,東經(jīng)116.5°),時間:2012年9月至10月。采集的數(shù)據(jù)包括太陽直射強度、天空散射強度、地面反射強度、環(huán)境溫濕度,并對天氣狀況作記錄(見圖2)。
圖2 PC-2-T型太陽輻射標準觀測站
3.2.1 直射輻射
根據(jù)記錄的天氣狀況,從中選擇天氣較為晴好的記錄日。選擇2012年9月14日至16日,以及10月18日共計4個記錄日,剔除云層的影響,共得592組直射輻射數(shù)據(jù)。根據(jù)建立的直射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作非線性擬合,可得c1、n1、c2和n2等系數(shù)。圖3為直射輻射模型計算值與測量值的對比,二者吻合較好,模型的決定系數(shù)為0.964,均方根誤差(RMSE)為37.4W/m2,平均誤差5.45%。
圖3 直射輻射計算值與測量值的對比
3.2.2 天空散射輻射
從記錄的輻射數(shù)據(jù)中選擇2012年9月14、15、16、28日以及10月18日共計5個記錄日,剔除云層的影響,共得666組天空散射輻射數(shù)據(jù)。根據(jù)建立的天空散射輻射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作非線性擬合,可得到系數(shù)a。
圖4為天空散射模型計算值與測量值的對比。模型的決定系數(shù)為0.902,均方差(RMSE)為14.6W/m2,平均誤差14.3%。
圖4 散射輻射計算值與測量值的對比
3.2.3 地面反射輻射
從記錄的輻射數(shù)據(jù)中選擇2012年10月18、19日,共計2個記錄日,共得560組地面反射輻射數(shù)據(jù)。根據(jù)建立的地面反射輻射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作非線性擬合,可得到a0、a1、a2、a3、a4、a5和a6等系數(shù)。圖5為地面反射率的計算值與測量值的對比,二者吻合較好。模型的決定系數(shù)為0.956,均方差為0.003,平均誤差1.1%。
對浮空器太陽輻射模型進行研究,首先從理論上分析太陽輻射的組成,建立太陽直射、天空散射和地面反射輻射三個分量的模型,針對模型中待確定的關(guān)鍵系數(shù)和指數(shù),通過六安地區(qū)的試驗測試加以確定,所得的六安地區(qū)模型計算值與試驗測試值溫和較好,模型精度較高,可作為對浮空器熱特性預(yù)測的輸入條件。
圖5 地面反射率計算值與測量值的對比
[1]方賢德,王偉志,李小建.平流層飛艇熱仿真初步探討[J].航天返回與遙感,2007,28(2):5-9.
[2]胡晟,封衛(wèi)兵.低空飛艇太陽輻射熱環(huán)境分析[J].計算機工程與設(shè)計,2011,32(4):1474-1483.
[3]史君海,朱新堅,隋升.平流層飛艇表面接收太陽能的建模與分析[J].計算機仿真,2007,24(8):64-67.
[4]Hongjun Ran,Reid Thomas,Dimitri Mavris.A Comprehensive Global Model of Broadband Direct Solar Radiation for Solar Cell Simulation[C].45th AIAA Aerospace Sciences Meeting and Exhibit,8-11January 2007,Reno,Nevada.
[5]Fu P,Rich P.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Solar Analyst:an ArcView extension for modeling solar radiation at landscape scales[C]∥ Proceedings of the 19th Annual ESRI User Conference,1999.
[6]Hottel H C.A simple model for estimating the transmittance of direct solar radiation through clear atmospheres[J].Solar Energy,1976,18,129-134.
[7]Ashrae.Handbook of Fundamentals.American Society of Heating,Refrigerating and Air-Conditioning Engineers[M].Inc,Atlanta,GA,1972.
[8]Mueller R W.Rethinking satellite based solar irradiance modelling-the SOLIS clear sky module[J].Remote Sens Environ,91,16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