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
摘 要:本文結合西康鐵路增建二線施工實踐,就軌道工程施工的關鍵工序和技術控制進行了簡要闡述
關鍵詞:軌道工程;關鍵工序;技術控制
中鐵十九局集團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承擔西康鐵路增建二線3標共計375孔制架梁;新增道岔17組,新鋪線路2400米;拆除線路2010米,拆除單開道岔8組,交叉渡線2組,拆鋪線路1685米,清除道砟3534方,拆鋪道砟1761方,新增道砟11064方;接觸網鋼柱基礎澆注48個,混凝土支柱安裝63根;鋼柱安裝69根,硬橫梁架設14組;安裝軟橫跨23組;承、導線架設調整13.98條公里,架設回流線3.845公里,架設架空地線5.32公里;架設過渡接觸網1.5條公里,接觸懸掛過渡調整3.5條公里;電纜溝開挖7.3公里;電纜敷設29.7條公里;轉轍機安裝及調試28組;軌道區(qū)段安裝及調試44個;信號機安裝及調試34架;聯鎖換裝2次;室內外電路修改及調試7次;提前要點插入試驗及電路修改4次。本文重點就軌道工程的施工關鍵工序和技術控制進行了簡要闡述。
1 底碴鋪設
準備工作:核對路基面標高及中線樁,并設置外移樁。
施工方法:底碴采用人工攤鋪成型。
施工工藝:根據道碴攤鋪高程,在路肩上掛拉弦線(在每個變坡點處都設控制點),按設計要求一次上足底碴,碴面要整平壓實,中間拉成槽,鋪設鋼筋混凝土枕地段,中間凹槽寬度60cm,槽深30~50mm,底層道碴鋪設的工藝流程:中線水平測量→路基面作路拱成型→中線水平測量定樁→運輸道碴散碴→平整道碴→沿中線扒寬碴槽
施工注意事項:作業(yè)機械行走碾壓不超過基床設計允許值,避免對路基基床表層的擾動;運輸車輛盡量行走施工便道,不直接長距離頻繁行駛在基床表層上;運碴車輛在基床表層上行駛時,緩行緩停,禁止突然加速或急剎車,載重運行速度控制在15Km/h左右;整平壓實過程中避免道碴破碎;底碴鋪設厚度為200mm,底碴面整平壓實,并保持一定的彈性,碴面中間不凸起;橋梁兩端各30m的底碴預鋪厚度使碴面高出橋面擋碴墻不小于50mm,并做好臨時碴面順坡;底碴鋪設、整平、壓實之后,鋪軌緊隨其后進行。
軌道鋪設施工工藝流程及鋪碴施工工藝流程:測量放線→鋪設底碴→運散軌枕→散布鋼軌→組裝線路→初次整道→鋪面碴整道→起道串碴→二次上碴起道→大機養(yǎng)車按設計標高起足高程→線路道床整修→竣工測量
2 散布軌枕及其它軌料
根據鋪軌進度計劃要求、線路資料、車站平面圖等有關施工資料備好線路料。線路料包括鋼軌類型、長度、根數(縮短軌長度和根數),軌枕型、根數,接頭配件(根據鋼軌類型配備相同類型夾板、螺栓、墊圈),固定扣件(根據鋼軌類型,鋼筋混凝土枕配備與鋼軌相同類型的各種扣件)。
區(qū)間段采用汽車運輸軌枕,人工配合汽車吊卸車;鋼軌可在封鎖點內散布。在車站可封鎖股道或要點,利用既有股道,采用軌道車推運卸車,將鋼軌卸至指定位置后人工配合機械散布。
3 硫磺錨固
3.1 錨固材料
a、硫磺:2~3級工業(yè)用硫磺,純度95%以上。
b、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425號,如有結塊,配制前應過篩。
c、砂子:天然級配中粗沙,粒徑不大于2mm;配制前過篩,含泥量不超過5%。
d、石蠟:一般工業(yè)用石蠟,配制前打成碎塊。
3.2 硫磺錨固配合比
錨固料由硫磺、水泥、沙子、和石蠟配制而成,其配合比應根據氣候和材料技術條件,在以下規(guī)定的重量配合比范圍,試驗選定其用量:硫磺:水泥:沙子:石蠟=1:(0.3~0.6):(1~1.5):(0.01~0.03);選用配合比:硫磺:水泥:沙子:石蠟=1:0.5:1.3:0.02。
3.3 熬制工藝
a、先將砂放入鍋內(砂子粒徑不大于2mm)加熱到100~120攝氏度,再將水泥放入鍋內攪拌加熱至130攝氏度左右,最后將硫磺和石蠟放入鍋內,繼續(xù)攪拌加熱,使熔液混合均勻,當溫度達到160攝氏度左右時,溶液由稀變稠成液膠狀,即錨固使用。
b、熬制硫磺砂漿時,應當注意的是:火不可過猛,要用小火加熱熔化。溫度要控制在180℃以內。熔制過程不斷攪拌,以防漿液燃燒,萬一發(fā)生燃燒時,可用水泥和砂子覆蓋。
c、檢查是否熬好,可用目測:用漿勺舀一點漿液,滴在砼枕上成薄片狀。待漿液冷卻后,鏟下漿片,掰開檢查,如果有細黃點,說明硫磺未完全溶化,須繼續(xù)加熱熬制,如無硫磺點,砂粒均勻,說明已熬制好,可以使用。
d、軌枕螺旋孔封堵,堵后凈孔不得小于165mm。
e、錨固作業(yè):漿液灌入軌枕孔內,低于承軌面10mm左右,再把已夾在錨固架上的螺旋慢慢插入軌枕孔內,待漿液冷卻后,卸掉錨固架。
f、質量檢查:錨固后,螺紋道釘與承軌臺垂直度不大于2°,道釘中心線與軌枕孔中心線偏差不大于2mm。道釘圓臺底面高出承軌面槽面,使用彈條扣件時為0~2mm。
每公里抽檢3個道釘做抗拔試驗,道釘抗拔力不得小于60KN。
4 鋪軌作業(yè)
根據已測設的線路中樁,用麻線或細鐵絲掛好標線,劃出軌枕中線,放正軌枕,使其二中線互相吻合。軌枕按標準散布完后,人工用撬棍將鋼軌撥上軌枕,然后散布配件。裝夾板及螺栓、墊圈,聯接線路。聯接時,預留軌縫按下式計算:
α=0.0118(Tmax-t)LC
式中:
α—鋪軌時預留軌縫(mm),如果計算結果的負值,按零計
Tmax—鋼軌可能達到的最高溫度,其值采用當地歷史最高氣溫加20℃;
t—鋪軌時測定的鋼軌溫度;
L—鋼軌長度;
C—鋼軌接頭阻力和道床縱向阻力限制鋼軌自由脹縮的長度(mm),鋼軌長度等于和小于15m及長度大于15m的C值,分別為2mm和4mm,但歷史最高、最低軌溫差大于85℃地區(qū),鋪設鋼軌長度大于20m的軌道,C值采用6mm,實際預留軌縫,根據鋪軌時軌節(jié)對中的偏移程度和平順狀態(tài),按上式的計算值略予加大,加大值不大于2mm。
施工要求:新鋪線路軌距為1435mm,允許偏差為6mm,-2mm。水平三角坑不大于4mm,高低:正線及到發(fā)線用10m弦量不大于4mm,其它站線不大于5mm。鋼軌軌頭錯臺、錯牙正線及到發(fā)線不大于1mm,其它站線不大于2mm。鋼軌兩股接頭相錯,新軌不大于±40mm。曲線為鋼軌縮短量的一半加40mm。軌枕空吊板:正線及到發(fā)線不大于8%,其它站線不大于12%。站內道岔后附帶曲線超高不大于15mm。
5 整修線路、上碴整道
上碴整道基本作業(yè)自上而下分三層(不含底層道碴)進行。第一、二層厚度為70~80mm,第三層為軌面標高調整層,其厚度為30~50mm。
上碴整道基本作業(yè)的作業(yè)流程可分為:三次補碴、三次小型機械搗固、一次大型機養(yǎng),二次穩(wěn)定。
撥道:扣件上齊以后,將直線撥直,曲線撥圓順,以便通行小型工程車。按照中線樁撥正軌道,達到目視直線順直,曲線圓順。
道碴數量充足,道床厚度不小于設計厚度,道床一側肩寬允許偏差±20mm,碴肩堆高無負偏差。軌面的縱向坡度與設計的線路縱坡相符,但在路堤預加沉落量未完全沉落地段,軌道縱坡可不大于線路的最大坡度,困難地段不大于最大坡度加2‰。
線路開通前,大型搗固車進行三搗兩穩(wěn),軌檢車動態(tài)檢查,幾何尺寸應符合TB10413-2003的規(guī)定。
6 結語
通對以上關鍵工序進行嚴格的技術控制,由中鐵十九局集團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承擔西康鐵路增建二線3標,軌道施工合格率100%,完全滿足了設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