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盛典
【摘 要】分析了影響工程質量的要素,對工程建筑質量的問題進行了介紹,闡述了施工階段的管理與控制,做出相應的措施以保證工程的質量。
【關鍵詞】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控制
建造一個質量好的工程, 可以增強固定資產的耐久性, 延長使用壽命, 減少一次性投入, 節(jié)約維修費用, 為人們工作、生產、居住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反之, 一個質量差的工程, 不僅會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費, 延誤建設工期, 而且給人民群眾造成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失。以下是本人對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認識。
一、工程質量體系
工程質量體系是為實施質量管理所需的結構組織、程序過程與資源。建設項目的綜合性, 工程技術的學科以及工程建設協(xié)作關系的復雜性, 增加了工程質量體系的難度。這就要求以保證和提高建設項目的質量為目標, 運用系統(tǒng)工程學原理的方法, 設置統(tǒng)一協(xié)調的組織結構, 把建設項目各環(huán)節(jié)的質量管理職能按照科學的原則嚴密地組織起來, 形成一個有明確任務、職責、權限、相互協(xié)調合作、互相促進與監(jiān)督的工程質量管理有機整體, 使建設項目的工程質量管理工作科學化、制度化、系統(tǒng)化。
二、影響建筑工程質量的要素
1) 人的因素對建筑工程質量的影響。人是決定的因素。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員自身素質的高低對工程質量起決定性的作用。人員素質高低對工程質量影響的表現形式就是工作質量, 因此對工作質量必須進行嚴格管理。崗位教育和技術交底是保證工作質量的前提, 因此要通過崗位教育和技術交底樹立全員的質量意識,這樣才能提高工作質量, 以達到保證工程質量的目的。
2)機械設備的因素對建筑工程質量的影響。在工程方案的確定中,選用先進的、可靠的、適用的、符合技術要求的設備, 對保證和提高工程質量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特別對帶有計量的設備, 要定期進行檢查和維護, 使其達到規(guī)定的性能, 以滿足工程質量的要求。
3) 材料的因素對建筑工程質量的影響。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和構配件, 是工程施工的物質條件, 沒有材料就無法施工。材料質量是工程質量的基礎, 材料質量不符合要求, 工程質量就不可能符合標準。特別是對于建筑工程, 材料種類多、用量大, 一種材料出現問題, 就會對整個工程產生重大的影響。因此, 對工程材料的質量控制, 是提高工程質量的重要保證。
4)方法的因素對建筑工程質量的影響。這里所說的方法,是指工程項目整個建設周期內采取的技術方案、工藝流程、組織措施、檢測手段和施工組織設計等。尤其是施工方案正確與否,是直接影響工程項目進度、質量、投資三大目標控制能否順利實現的關鍵。
5)環(huán)境的因素對建筑工程質量的影響。企業(yè)質量管理與項目質量管理相比, 其形式、內容和性質都發(fā)生了變化, 所以在兩種質量控制時要分析兩者的異同之處, 這樣才能為項目質量管理提出明確的目標和范圍, 使項目工程質量得到合理、有效的控制。企業(yè)質量管理的主體是企業(yè)的各職能部門, 而項目質量管理的主體是項目經理部及其所屬機構或職能人員; 企業(yè)質量管理的對象是總體施工任務, 而項目質量管理是針對具體的施工項目及相應的人和物等生產要素, 重點是工序質量的管理; 企業(yè)從總體角度出發(fā), 就質量管理的目標、方針、組織、制度、重點工程等進行管理, 而項目質量管理的內容滲透到項目施工的全過程。因此, 項目質量管理是工程合格質量形成的主要因素; 企業(yè)質量管理則是間接管理和控制, 主要以監(jiān)督、檢查、檢測、指導為手段。所以, 企業(yè)質量管理以組織性宏觀管理為主導, 而項目質量管理以控制性微觀管理為主導。項目管理克服了傳統(tǒng)的企業(yè)管理存在的弊端, 使各生產要素優(yōu)化配置, 項目經理負責制的含義更明確地闡明了工程質量目標的實現是項目經理的主要職責。因此, 在建筑工程項目施工中, 對一切直接或間接影響工程質量特性形成的因素進行管理都是項目質量控制的范疇。
三、工程建筑質量問題分析
要提高建筑質量, 首先要分析產生質量問題的原因,是否違背建設程序。如不經可行性論證, 不作調查分析就拍板定案; 沒有搞清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就倉促開工; 無證設計, 無圖施工; 任意修改設計, 不按圖紙施工; 工程竣工不進行試車運轉、不經驗收就交付使用等盲干現象, 以上種種因素是致使不少工程項目留有嚴重隱患, 房屋倒塌事故頻發(fā)的主要原因。
工程地質勘察原因。未認真進行地質勘察, 提供地質資料、數據有誤; 地質勘察時, 鉆孔間距太大, 不能全面反映地基的實際情況, 如當基巖地面起伏變化較大時, 軟土層厚薄相差亦甚大; 地質勘察鉆孔深度不夠, 沒有查清地下軟土層、滑坡、墓穴、孔洞等地層構造; 地質勘察報告不詳細、不準確等, 均會導致采用錯誤的基礎方案, 造成地基不均勻沉降、失穩(wěn), 使上部結構及墻體開裂、破壞、倒塌。
自然條件影響。施工項目周期長、露天作業(yè)多, 受自然條件影響大, 溫度、濕度、日照、雷電、供水、大風、暴雨等都能造成重大的質量事故, 施工中應特別重視, 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預防。未加固處理好地基。對軟弱土、回填土、雜填土、濕陷性黃土、膨脹土、巖層出露、溶巖、土洞等不均勻地基未進行加固處理或處理不當, 均是導致重大質量問題的原因。必須根據不同地基的工程特性, 按照地基處理應與上部結構相結合, 使其共同工作的原則, 從地基處理、設計措施、結構措施、防水措施、施工措施等方面綜合考慮治理。
建筑結構使用問題。建筑物使用不當, 亦易造成質量問題。如不經原項目設計單位校核、驗算, 就隨意改變建筑物的隔墻位置進行內部裝飾,改變建筑物的荷載; 任意開槽、打洞、削弱承重結構的截面等嚴重影響建筑物的結構安全。
施工和管理問題。許多工程質量問題, 往往是由施工和管理所造成。例如:不熟悉圖紙, 盲目施工, 圖紙未經會審, 倉促施工;不按圖施工,不按有關施工規(guī)范施工。如現澆混凝土結構不按規(guī)定的位置和方法任意留設施工縫等; 不按有關操作規(guī)程施工; 缺乏基本結構知識, 施工蠻干,如將鋼筋混凝土預制梁倒放安裝等。
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諸如: 鋼筋物理力學性能不符合標準, 水泥受潮、過期、結塊、安定性不良, 砂石級配不合理、有害物含量過多, 混凝土配合比不準, 外加劑性能、摻量不符合要求時,均會影響混凝土強度、密實性、抗?jié)B性, 導致混凝土結構強度不足、裂縫、滲漏、蜂窩、露筋等質量問題; 預制構件斷面尺寸不準, 支承錨固長度不足, 未可靠建立預應力值, 鋼筋漏放、錯位,板面開裂等, 必然會出現斷裂、垮塌。
四、施工階段的管理與控制
施工階段的管理是工程成本控制管理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這個階段管理的效果將直接關系到工程項目的效益, 因此, 施工企業(yè)應對這個階段的管理給予足夠的重視。
應做好以下幾方面:一是加強質量管理, 控制施工成本。施工成本是指項目的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全部費用的總和。在項目的施工過程中, 按動態(tài)控制原理對實際施工成本進行有效控制, 落實好事先控制, 過程控制和事后控制, 方可保證施工成本節(jié)約。全面質量管理其原理是在企業(yè)的最高管理者質量方針指引下, 實行全面、全過程和全員參與的質量管理。同時理解質量控制是運用全面、全過程質量管理的思想,運用PDCA為質量管理手段,有效進行質量的事前預控, 事中控制及事后糾偏控制, 從而達到動態(tài)控制,不斷提升質量水平之目的。二是推行精細化管理,以管理創(chuàng)造效益。即通過做好施工組織設計, 正確確定施工方案; 應用現代化管理技術, 采取合理的施工工藝和機械設備; 有效地組織材料供應并以較低的價格采購, 減少二次搬運和材料消耗; 在保證工程質量和工期的前提下, 安排均衡施工,避免大搶大窩和人海戰(zhàn)術, 力爭少用人力和資金, 從而有把握地降低工程成本。
五、建立健全質量控制制度, 質量管理行為有章可循
質量控制須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 建立健全一套質量控制制度, 制定管理程序, 用制度去管理, 按程序去操作。1) 審批制度。材料設備進場、工序交接等須經監(jiān)理審批同意。2) 隱蔽工程驗收制度。在施工過程中, 隱蔽工程驗收是質量控制的重要方式。這部分工程須在其被覆蓋前進行檢查驗收。隱蔽工程完成后, 施工單位在自檢的基礎上填寫隱蔽工程報驗單, 由業(yè)主、監(jiān)理、設計單位、質監(jiān)站共同驗收, 合格后方可隱蔽。3) 工程變更處理申報制度。凡是設計變更, 施工單位須將有關變更申請?zhí)峤槐O(jiān)理工程師和業(yè)主派駐工地的項目管理工程師審核,再經設計單位核定后方可實施。4 )工程質量缺陷處理制度。對一般質量問題, 由監(jiān)理工程師發(fā)出整改指令; 對質量事故, 由監(jiān)理工程師提出事故原因、責任分析及事故處理方案, 報業(yè)主批準執(zhí)行。5) 工程計量質量否決制度。利用計量杠桿, 調節(jié)工程施工質量。6)工程質量動態(tài)報告制度: 每月一次月報,重大質量事故或有關質量的重大事宜, 隨時報告; 日常不定期向業(yè)主駐工地項目工程師匯報工程質量情況。
總之, 建造一個優(yōu)質的建筑工程, 是個多方面、全方位非常復雜和艱辛的過程。工程施工質量涉及各方面各環(huán)節(jié)的工作, 只有加強對決定和影響質量的所有因素的控制, 認真把好每個環(huán)節(jié),實行全面質量管理, 才能不斷提高工程質量, 建造優(yōu)質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