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殷偉,潘紅武,王賽香
(湖州電力局,浙江 湖州 313000)
為推進國家電網(wǎng)公司基建標準化管理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工程造價管理,統(tǒng)一公司系統(tǒng)輸變電工程工程量清單編制和計價方法,根據(jù)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標準,國家電網(wǎng)公司發(fā)布了有關輸變電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guī)范。實現(xiàn)工程結算量價分離、風險分擔,形成工程招標、工程量過程控制、工程結算的同口徑管理手段,能夠有效規(guī)范工程量清單計價行為,進一步提高工程結算質量和效率,提升工程造價管理水平。
在推行該標準的過程中,受傳統(tǒng)定額與預算制度的影響,在輸變電工程造價確定與控制的各環(huán)節(jié)還存在諸多問題,其中清單實體工程量的調整就是有關建設各方經(jīng)濟利益的焦點問題。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影響工程價款調整的因素有很多,在清單計價下,有其自身條件和特點引起的工程價款調整,主要是指工程量自動變更、清單漏項及其它特殊情況下的價款調整。
總價合同是指在合同中確定一個完成工程的總價,承包人據(jù)此完成全部項目內容的合同。總價合同一般要求投標人按照招標文件的要求報出總價,在這個價格下完成合同規(guī)定的全部項目??們r合同僅適用于工程量不太大且能精確計算、工期較短、技術不太復雜、風險不太大的項目。
當準備發(fā)包的工程項目內容和設計不能十分確定,或是工程量可能出入較大時,宜采用單價合同形式。發(fā)包人準備招標文件時,列出工程量清單及估算的工程量。投標人在投標時在工程量清單中填入工程單價,據(jù)此算出“名義合同總價”,作為投標報價。施工過程中每月結算,按實際完成工程量乘以綜合單價計算;工程竣工時以竣工圖最終結算工程總價[1]。
單價合同和總價合同兩種主要合同形式[2],均可以采用工程量清單計價,區(qū)別僅在于工程量清單中所填工程量的合同約束力。采用單價合同形式時,工程量清單是合同文件必不可少的組成內容,其中的工程量一般具備合同約束力,工程款結算時按照實際發(fā)生的工程量進行調整。采用總價合同形式,工程量清單中的工程量不具備合同約束力,工程量以合同圖紙的標示內容為準,工程量以外的其他內容一般均賦予合同約束力,以方便合同變更的計量和計價。
工程量自動變更是指在設計圖紙未發(fā)生變更的情況下,發(fā)包人提供的清單工程量與施工過程中根據(jù)設計圖紙、相同的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重新計算所得的設計工程量出現(xiàn)了差異,這是由于在招投標階段根據(jù)設計文件計算的清單工程量有錯誤或是某項清單項目固有的不可預見或暫定而造成的[1]。
清單計價可以適應不同的設計深度,包括施工圖設計、初步設計甚至方案設計,宜采用固定單價合同。工程結算時,工程量按實際完成設計圖示工程量為準,發(fā)包人應按承包人實際完成設計圖示的工程量及其在工程量清單項目中填報的單價的乘積向承包人支付工程價款。從風險合理分擔的角度,承發(fā)包雙方必須在施工合同中約定工程量自動變更風險范圍和風險費用計算方法,在約定的風險范圍內,由承包人承擔,綜合單價不作調整;在約定的風險范圍之外,由業(yè)主承擔,綜合單價按合同約定進行調整。
在固定單價合同中,當其數(shù)量變化超過一定范圍時,綜合單價也應該作出一些調整。其主要原因在于,在單價合同條件下,招標所采用的工程量清單中的工程量是估計的,承包人是按此工程量分攤完成整個工程所需要的管理費和利潤總額,即在投標單價中包含一個固定費率的管理費和利潤。當工程量自動變更時,承包人實際通過結算所獲得的管理費利潤也隨之變化。當這種變化超過一定幅度后,應對綜合單價進行調整,這樣既保護承包人不因工程量大幅度減少而減少管理費和利潤,又保護發(fā)包人不因工程量大幅度增加而造成更大的支出。這就是費用的分攤,在國際工程估價中,全費用單價情況下,尤其需要采用這樣的估算總額然后分攤的方法,采用“總額估算→分攤→費率”的觀念。由于費用分攤方法的實質性存在,才引起了固定單價合同的單價調整,才有在工程量自動變更超過一定限度之后合同單價的調整。
當招標文件提供的圖紙能夠達到施工圖設計深度,招標用工程量清單的工程量能夠計算精確且工期較短時,也可以采用總價合同。施工過程中只要不發(fā)生現(xiàn)場條件變更、設計變更,中間結算不存在工程量重新計算的問題,合同簽訂時的合同總價即是結算總價。承包人承擔工程量誤差的風險,清單項目無須一一計量,清單只是報價格式要求。
因此,如果承包人在施工階段才發(fā)現(xiàn)簽訂合同時的工程量清單存在工程量自動變更,發(fā)包人認為合同承包范圍沒有改變,所有的工程量自動變更視為承包人應該合理預計的風險包含在投標報價中,承包人不能調整結算工程量、增加結算合同價款。
清單漏項是指招標人提供的清單遺漏實體工程量項目,或者關于清單項目工程內容的描述遺漏了附屬相關工作。
在固定單價合同下,對于屬于發(fā)包人的錯誤、清單編制人的失誤而造成的漏項,應該屬于發(fā)包人的風險范圍,由此發(fā)生的費用應該由發(fā)包人負責。因清單漏項的工作內容屬于承包人原承包范圍工作內容,在調整這部分工作內容時應當維持原清單單價的報價水平。具體價款調整方法按雙發(fā)在合同中約定的辦法處理,若沒有約定,合同價款調整的原則可以參考Q/GDW 593.1-2011《國家電網(wǎng)公司輸變電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guī)范 第1部分:變電工程》第6.7.3款執(zhí)行。
但是,凡圖紙中已明示的項目、招標文件或合同文件沒有明示為招標承包范圍之外的項目、有經(jīng)驗的承包人應當知道的為完成承包范圍內工程所必須經(jīng)歷的施工過程和施工內容,即使工程量清單有缺漏,合同價款不作調整,均認為已包含在合同價款中。例如,在一項清單組項中,要完成多個定額內容或一個施工流程包括多個施工步驟。編制清單中注意工程量大的工作內容,而遺漏了數(shù)量相對小的項目,這時,作為有經(jīng)驗的承包人理所應當發(fā)現(xiàn)招標文件及清單中的問題和漏洞,承包人是不能以清單漏項向業(yè)主索賠的[4]。
若招標要求實行固定總價合同,但發(fā)包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單又有漏項,應按招標文件要求包干的范圍來確定:
(1)如果包干范圍僅就發(fā)包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單而言,出現(xiàn)漏項屬于發(fā)包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單漏項,應由發(fā)包人負責并補充計入相應費用。
(2)如果包干范圍是圖紙內容,此時,在圖紙對于該部分工作沒有產(chǎn)生任何變更的情況下,漏項項目將不能得到補償,發(fā)包人可以認為該漏項項目產(chǎn)生的費用包含在報價中。這種圖紙包干是發(fā)包人采用的一種風險轉移,把本應由自己承擔的漏項風險轉移給了承包人。這種情況下,承包人在投標時應該認真閱讀招標文件、合同條款以及圖紙內容,若出現(xiàn)漏項現(xiàn)象應該在招標答疑階段及時提出,或者把該部分費用分攤到別的項目費用中。
投標人為轉移清單漏項的風險,可以在總價合同中作如下約定:承包人在投標前已復核過清單工程量的準確性,承包人確認完成工程承包范圍內所有施工內容的所有費用。發(fā)包人不對工程量清單的完整性和準確性承擔任何責任。凡圖紙中已明示的項目、本合同協(xié)議書及技術標準與要求中沒有明示為承包范圍之外的項目、有經(jīng)驗的承包人應當知道的為完成承包范圍內工程所必須經(jīng)歷的施工過程和施工內容,即使工程量清單有缺漏,均認為已含在簽約合同價中。
工程量清單計價方式是交易型作價方式,工程量清單本質上是支付清單,除非明確約定是單價合同,否則,全部清單子目作為“有言在先”的支付子目,本質上不存在“缺漏”概念。該缺漏是否補正,需要視合同形式而定。
工程量清單計價格式中列明的所有需要填報的單價和合價,投標人均應填報,未填報的單價和合價,視為此項費用已包含在工程量清單的其他清單單價和合價中。工程量清單計價時,對于未填和填寫為“零”的單價和合價的項目包括了“包含”與“免費”的解釋,一般沒有合同的另外約定,可以認為未填單價和合價的項目包含在其他項目報價中,填寫“零”單價和合價的項目認為是承包人免費提供的工作。
當已標價的工程量清單中未填寫和填寫為“零”的單價或合價的清單項目發(fā)生工程量增加變更時,引起工程價款的調整方式是一致的,需要按雙發(fā)在合同中約定的方法重新確定項目增加部分的單價和合價;當已標價工程量清單中未填寫和填寫為“零”的單價或合價的清單項目發(fā)生工程量減少變更時,兩者的調整方式則不同,未填寫單價或合價的項目發(fā)生工程量減少變更時,需要在結算時扣除按雙方在合同約定方法確定的項目價款,但是填寫為“零”的單價或合價的項目發(fā)生工程量減少變更時,工程價款不作任何調整。
承包人在報價過程中,可能由于各種原因而出現(xiàn)計算上的錯誤,比如說電纜橋架的綜合單價與合價,承包人可能出現(xiàn)下兩種情況的錯誤,表達式如下:
在出現(xiàn)①的錯誤時,承包人可能覺得自己對于綜合單價已經(jīng)明確寫著800元/m,結算應該以單價為準,而發(fā)包人會認為評標沒有發(fā)現(xiàn)該計算錯誤,合同價款是以該總價計入的,盡管單價明確寫著800元/m,但總價中實際計入的單價僅僅為80元/m,因而結算價應該以80元/m結算。當發(fā)生②的錯誤時,雙方的理由將會調換,承包人會要求以單價8 000元/m計入,而發(fā)包人會要求以單價800元/m計入。
承發(fā)包雙方立場的對立,對于不同錯誤要求處理的原則和方法也會相應對立,雙方都會在不同的錯誤情況力爭有利于自己的處理方法。
根據(jù)合同法第四十一條規(guī)定,當合同條款有不同解釋時,一般對于該條款解釋的最終確定都會以不利于制定方的解釋為準。當出現(xiàn)上述2種情況的錯誤時,由于是承包人填寫的錯誤而導致了雙方的爭議,因而對于該種錯誤的處理應該遵循不利于承包人的處理原則。
在①錯誤中,可能就是由于總價的少計入而導致了該承包人的中標,如果以實際總價計入,可能該承包人的報價將不會有競爭性,其結果也可能導致該承包人不一定中標。此時,對于結算單價應該采取80元/m計入,以保持招投標的嚴肅性,不能使發(fā)包人利益受到連續(xù)性損害。
在②錯誤中,承包人可能會解釋說自己是由于在別的子目中虧本而使該部分總價雖然錯誤依然能夠使自己的報價保持一定的競爭性,最終依然能夠中標。承包人會力爭認為自己的總價擴大10倍的計入,自己在評標階段已經(jīng)承擔了不中標、或者總價在修改后其他項目虧本的危險。當評標結束后,說明自己的風險已經(jīng)結束,應該采取新的單價。如果獨立地看待這種解釋,可能也有一些道理,但是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雙方都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承包人的計算錯誤必須自己負責,不能要求合同的另一方為自己的失誤負責,不能使發(fā)包人的利益受到連帶性的損害。因而,這種情況下,依然應該作出不利于承包人的處理原則,單價采取800元/m,而不能采取8 000元/m。
當然為了減少雙方的爭議,合同簽訂時最好能夠作出約定,對該種處理原則明確在合同中,以要求承包人盡量減少這種錯誤,也減少雙方的爭端。
輸變電工程在合同履行過程中遇到清單工程量引起工程價款調整的問題時,只有把工程量清單計價和工程采用的合同形式結合起來考慮,才能比較清楚地劃分責任,避免糾紛。工程量清單中開列的工程量是根據(jù)工程設計圖紙?zhí)峁┑念A計工程量,目的是為承包人提供了一個共同的投標競爭基礎,不能作為承包人履行合同義務中應予完成合同工程的實際和準確工程量。
清單工程量引起工程價款調整問題,也是由于我國電力行業(yè)企業(yè)水平參差不齊,普遍不重視風險防范,抗風險能力差,同時建設方?jīng)]有足夠的經(jīng)驗,不規(guī)范操作等多種客觀因素造成的,不可能把這一風險簡單地歸于承包人,而應該分析其中原因,分別加以處理。
[1]沈杰.工程造價管理[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
[2]ANAND PAUL,GENARO GUTIERREZ.Simple probability models for project contracting[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65(2005):329-338.
[3]國家電網(wǎng)公司.Q/GDW 593.1-2011國家電網(wǎng)公司輸變電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guī)范 第1部分:變電工程[S].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1.
[4]楊文松,王晶.固定總價前提下工程量清單漏項問題的應對于預防[J].中國招標,2010(35):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