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 健,東北師范大學(xué)傳媒科學(xué)學(xué)院碩士生
電影《海瑟》海報
《海瑟》是由導(dǎo)演斯賓塞·薩瑟獨立制作的反叛電影,娜塔莉·波特曼擔(dān)任制片及主演,由約瑟夫·高登·萊維特飾演海瑟這個中心人物。全片105'32″,以紀(jì)錄的順敘娓娓道來成長中的逆境對心靈的特殊療效。每一次沖突都是讓自己明白占有和錯過都是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障礙,只有讓心臟成為最堅強(qiáng)的肌肉才能有勇氣承受。
鏡頭從自行車車鏈的特寫開始了一段追逐的輪回。拖車很明顯地暗示著之前的一個交通事故,然而導(dǎo)演用喇叭聲打斷了自以為是的影迷,追逐中必不可少的障礙讓小男孩TJ撞到在地。眼前的疼痛讓觀眾的視線轉(zhuǎn)移,像童話故事中獵人忘記了追趕土撥鼠的初衷。小男孩TJ自始至終都在為贖回發(fā)生車禍的車絞盡腦汁。
影片從 02∶20 出字幕——《HESHER》影片沒有按部就班地在開始出字幕,而是先預(yù)告般地剪輯出一幕追逐,為后來的閃回做了有力的鋪墊。37∶29 TJ被拘留拍了犯罪記錄照片,這種嚴(yán)肅的形式曾被導(dǎo)演湯姆·提克威用來介紹主要演員,然而鑒于TJ的未成年現(xiàn)狀,這種司法程序無疑讓這顆幼小的心靈受到了驚嚇。
影片以海瑟為中心靈魂人物,但是卻以TJ為故事情節(jié)線,海瑟為生活耳濡目染地與TJ共同成長。TJ為了要回這輛車多次做出努力:
故事從磕磕絆絆開始,01∶17即使撞車也不顧疼痛騎車趕到廢車處理廠。開篇就用這么激烈的情緒渲染這輛車的地位,可見這個情感依托物依然成為兩個世界的唯一祭奠。71∶41 TJ終于攢到一筆巨款但是也終不能如愿地帶回母親最后坐過的旅行車。影片過去大半TJ的主要矛盾依然在怎樣討回這輛車本身,重大事故后遺癥似的執(zhí)拗于一件事情,像《無法安寧》里的伊諾不斷參加陌生人的葬禮企圖感同身受告別的意味,然而隔岸觀火終究無法體驗身臨其境的傷痛。81∶41 TJ爬到了廢車場處于頂端的車內(nèi)。TJ目睹了親人的離世,家的溫暖還包圍著即將郊游的旅行車,相同位置的景別帶領(lǐng)觀眾穿越回到事故出發(fā)那天。82∶35-84∶31一段閃回交代了車禍的來龍去脈,車禍撞擊的轟鳴聲與現(xiàn)實中廢車處理的相似聲音切換到廢車廠。
盡管TJ想方設(shè)法地想要回這輛車,但是結(jié)局卻是海瑟給他放在了家門口,這個狂躁不安的無政府主義分子既沒有身世背景也沒有前途抱負(fù),但是在TJ的成長中上的最后一課卻讓TJ父子重新站起來共同面對將來。
海瑟,既是電影的名字也是主人公的名字,和以往這種命名方式的電影相同,主人公明顯帶有整部影片的性格特點。與《暖》的悠然鄉(xiāng)土、清新回憶不同,《海瑟》像煙霧彌漫的都是性、暴力和有仇不報非君子信念。05∶15海瑟第一次引起爆炸,為了自己,報復(fù)TJ打破了他的寧靜。這是TJ與海瑟的第一次見面,以暴力開場,在《燃情歲月》里男人的相識要以血為見面禮的主張也貫徹在這部影片中。33∶53海瑟第二次引起爆炸,為了TJ在26∶25廁所這個泄憤的地方,也是暴力滋生的溫床所遭受的欺凌,彌補自己見死不救的行為。重復(fù)的爆炸手段是一個人報復(fù)的癖好還是最具有視覺沖擊力的觀影感受觀眾無從得知,但是沒有武力的原始本能沖撞,只是單純的爆炸破壞,不免讓人猜測海瑟這個不速之客背后的故事。
16∶28“我叫海瑟”第一次介紹主人公,TJ把他帶進(jìn)了自己家的生活。第一人稱的介紹明顯帶有主動性與侵入性。雖然開篇導(dǎo)演故意藏匿了一段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但是父親的怯懦、家里的凌亂依舊能旁敲側(cè)擊地看出女主人的缺失,而后父子倆的心理理療課更加證實了這一點。經(jīng)歷了創(chuàng)傷的一家人無力反抗這個不速之客。16∶28 TJ家的晚餐只有TJ、父親、奶奶三個人?;璋档臒艄庀?,大家各懷心事地低著頭,影片的第一次聚餐便沒有相聚的氣氛。24∶19海瑟加入晚餐。不請自來的人雖然令人厭煩,但是不可忽略的是他給這個家?guī)硇v。前后兩次對比出事故后的陰霾圍繞在心里,讓父親足不出戶。62∶31海瑟教奶奶抽印度的水煙,片中和奶奶在一起時間最長的就是海瑟,也是他在最后一刻講出奶奶最平凡無奇的愿望——到街上散步。海瑟用自己的頑固將這個家凝固在一起,即便葬禮上的慢鏡頭有些煽情,但是慢格暗示主人公多想挽留逝去的時間。
《無法安寧》(Restless)是導(dǎo)演格斯·范·桑特2011年的一部作品,在全片91∶03的影像中,有著記實的風(fēng)格、戲中戲的套層以及想象中的虛擬人物的停機(jī)再拍。無法安寧本身就潛藏著無盡的慌亂不安,主人公的焦躁、得不到滿足的心靈慰藉,與遲遲不能修復(fù)的事故心情,都交織在每一次欲言又止的談話中。伊諾的父母在車禍中身亡,然而昏迷的伊諾由于無法參加父母的葬禮而郁郁寡歡,死亡在以往的電影中都是戛然而止地出現(xiàn)在結(jié)局,《無法安寧》則將死亡的氣息一直籠罩在生活中,還為它安置了一個具有宗教儀式的葬禮。如果說在另一部電影《密陽》中,肇事者有一個審判的結(jié)局是受害者發(fā)泄情緒的出口,那么在這部影片中,意外傷害沒有訴諸的對象,集結(jié)在伊諾心頭的愁思就會無限蔓延。其中死亡的意識與《海瑟》異曲同工。
臨近影片的結(jié)尾出84∶51安娜貝爾的葬禮上,分門別類的糖果,不同種類的鳥的模型,各種身著水果色的前來默哀的人群。在初識伊諾的葬禮上,安娜就告知他現(xiàn)在不流行穿黑色的正裝參加這種場合了,這次的服裝色彩暗示好像是自己的彩排,那些不可名狀的小鳥不像希區(qū)柯克里的恐怖陰森,而是充滿大自然的氣息。終于等到了伊諾上臺與安娜告別,他卻緘默其口,鏡頭只是閃回與安娜的朝夕相處的時光。伊諾不像《海瑟》在離別前給大家上最后一課,而是留住千言萬語給觀眾想象,這個告別式彌補了伊諾無法安寧的心,與安娜的初識到相知完成了伊諾的成人禮。近景中的伊諾終于可以鼓起勇氣面對身邊的親人的流逝,在爭吵中也釋懷了他的梅波阿姨,鏡頭中的伊諾像車禍中丟失的那三分鐘,呆若木雞,不管是博史還是安娜,黃泉路上沒老少。
人生就像在雨中走路,你可以選擇找地方避雨,也可以就這樣被淋濕。這是奶奶離世前的語錄。影片最后一個鏡頭,緩緩地拉開TJ家的小樓,屋頂上留言“海瑟到此一游”,不免令觀眾想到《肖申克的救贖》中有一段“老布到此一游”,緊隨其后的是“瑞德也來過”,傾斜的屋頂?shù)谝粋€迎接風(fēng)霜雨露也是第一個迎接晴天彩虹。片尾奶奶的去世特別突如其然,不像《六樓后座》的狗尾續(xù)貂,海瑟將引火上身的經(jīng)歷暴露給大家,用殘破的身體提醒著在座的行尸走肉,讓他們明白幸福是個比較級,你以為自己已經(jīng)夠倒霉了,其實還有更多糟糕的事等著你。這部電影看似清心寡欲的情節(jié),卻前后對比著13歲的少年的感知,濃縮出逆境中的變故讓生活得以更新,片尾生命的死亡升華出生活的意義,真諦永遠(yuǎn)都是看不見的,就像神秘的城堡因為一個傳說而煙霧繚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