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浚
我曾經(jīng)以為安全感是一種自身的心理素質(zhì),換句話說,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己強大堅定的自信心BLABLABLA之類……
當(dāng)然,我針對的是男女關(guān)系這一范疇,但如果能夠反射到其它情況,也不一定。之所以這么說,打個比方,一男一女在一起,女孩對男人非常沒有安全感,總覺得他會出軌也好,劈腿也好,曖昧也好,然后整天焦慮,煩躁,一有風(fēng)吹草動就風(fēng)聲鶴唳,長此以往,一定要把自己搞得疲憊不堪,連對方那個當(dāng)事人也被拖得筋疲力盡。
如果真的考察起來,可能在那期間,對方真的什么都沒干。
后來我才知道,這個世界上,確實是有人給不了別人安全感的,或許是太優(yōu)秀,太漂亮,或者太有魅力,總而言之,身上缺乏一種“讓人感到踏實,心安”的東西,或許事實上確實是什么都沒干,但你知道,所謂“魅力”這個東西,同樣不是一種客觀存在。
是這樣的,魅力并非一種客觀存在。說一個人有魅力,并不是說一個冰箱上有一個門把手這樣冷冰冰的事實,而是“有魅力的人”通常都是會有意無意地在向世人證明自己的魅力,并非一定要進(jìn)行怎么樣的行為,而是在潛意識間一定會散發(fā)某種“你們是喜歡我的吧?你們應(yīng)該會喜歡我的吧?”這樣一種氣息來。
在這種潛在的“希望博取所有人——甚至尤其是異性好感”的體質(zhì)下,一切都被曖昧化了,一個眼神,一個小動作,你這樣理解也可以,那樣理解也行,總而言之,當(dāng)事人可以以非常無辜的姿態(tài)來呈現(xiàn)出“切切實實的犯罪行為可是一件都沒干”這樣的面貌來。
但對方,被輻射到的人,被撩撥起來,甚至被弄得神魂顛倒,卻是常有的事。
說起來,這是那個人希望的效果。希望被喜歡,希望引起對方在異性層面上的好感,但至于自己會不會回應(yīng)那樣的喜歡,卻是一件再說的事情,就像先在銀行里存了錢,我是不是花,什么時候取出來花,是另外一回事。
這個世界上,確確實實是有人有那樣的體質(zhì)的,被我們稱作“有魅力的人”。
“有魅力的人”可能就是享受這種感覺,可能僅僅就是享受在哪家銀行都有自己一筆存款的感覺,也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動用其中任何一筆,但光這樣就足以讓伴侶發(fā)瘋。
但也有種人,身上足具“讓人踏實,心安”的體質(zhì),并不會四處亂放電,但也有可能,這樣的人,悄不生息,冷不丁地就幫你把事辦了,在此之前毫無征兆,讓人安安心心的,突然一個霹靂下來,事實得不容辯駁,消費單上條例分明,纖毫畢現(xiàn)。
這樣的人,也足夠讓人崩潰。
前一種人,讓你終日活在膽戰(zhàn)心驚的不安當(dāng)中,可能一生什么事也不會東窗而發(fā),而后一種人,卻會讓你在笑瞇瞇地舔著冰激凌的當(dāng)口突然挨一記悶棍,可能半年都回不過神來。
如果是你,要哪種?至少我沒想好。
我覺得這件事之所以難,是因為世界上這兩種人占了絕大多數(sh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