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曉俊 劉克輝 鄒碧海 熊亞波
(1.重慶科技學院安全工程學院,重慶 401331;2.四川農業(yè)大學食品學院,四川 雅安 625000)
人具有感覺、知覺、意識、記憶、思維、想象、情緒、情感、意志等心理特征過程,它們在生產過程中對人的行為發(fā)揮著重要的控制作用,研究心理特征與安全的關系,對預防事故有著重要意義。研究表明:人體的深度知覺依賴于大量的“深度感知因素”[1]。深度知覺的準確性是對于深度線索的敏感程度的綜合評定。以往對深度知覺準確性的測定主要有2種方法:三針實驗和霍瓦―多爾曼深度試驗?;敉叩难芯拷Y果說明了雙眼在深度知覺中的優(yōu)勢。我國學者在社會領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操作交通工具方面,閆彬等人研究表明年齡對駕駛員深度知覺準確性無顯著影響;駕齡、連續(xù)行車時間對駕駛員的深視力準確性有顯著影響[2]。通過EP503A深度知覺測試儀測量1200名大學生左、右、雙眼深度知覺偏差值,采用平均誤差法和SPSS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與分析,重點分析深度知覺的性別差異性,疲勞對深度知覺的影響及深度知覺差別閾限值,為安全管理與實驗研究提供理論依據,為有效預防事故提供新的研究視角和借鑒。
測試對象為重慶科技學院在校大學生1200名(男880名,女320名),年齡18~22歲,所有被測學生視力或矯正視力正常。
選用EP503A深度知覺測試儀,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深度知覺測試儀
比較刺激是左邊豎著的小木棍,標準刺激是軌道旁邊豎著的2根小木棍,移動比較刺激,使之與標準刺激三點成一直線,在實驗過程中,可測出被試者視覺在深度上的差異特性。
被測試者坐于離標準刺激2 m處,使雙目或單目與觀察窗成水平位置,可觀察比較刺激的前后移動;主試者接通電源,打開照明燈,主試者按復位鍵使比較刺激處于初始位置,即停于離標準刺激最遠處;由被試者操作遙控鍵,使比較刺激與標準刺激三點成一直線;主試者從標尺讀數中觀察被測試者的測定誤差。
1、2班(600名同學group2)學生實驗采用的是ABBA法,分別測量左、右眼及雙眼深度知覺,ABBA法可以盡量消除被試者的視覺疲勞。
3、4班(600名同學 group1)學生采用的是AABB法,分別測量左、右眼、雙眼深度知覺偏差。
對1200名大學生的原始數據進行平均差誤法處理,運用SPSS軟件對男女生左、右眼及雙眼深度知覺偏差進行Explore統(tǒng)計描述,結果如圖2所示。
圖2中顯示左右眼偏差差別不顯著,在2~3 cm之間。雙眼偏差在0.5~1 cm之間。單雙眼差別顯著。男女深度知覺偏差沒有性別差異。但圖2(b)差別趨勢明顯大于(a)、(c),為下一步研究提供了可能。對全部樣本進行卡方檢驗分析,也可證明無明顯差異,結果如表1所示。
圖2 男女左、右、雙眼深度知覺偏差Explore圖
表1 左、雙眼卡方檢驗表
卡方檢驗的統(tǒng)計量為 93.405,相伴概率為0.098,小于顯著性水平0.05。即在0.05的顯著性水平上接受原假設。因此認為男女深度知覺偏差沒有性別差異。
本結果利用SPSS的統(tǒng)計圖與卡方檢驗得到的結果相同,有一定的可信度。研究表明,深度知覺單眼無明顯差異性,單、雙眼有明顯差異性,性別無明顯差異性。
利用SPSS軟件構建左、右、雙眼偏差均值在group1、group2的男女3-D條形圖如圖3所示。
圖3 男女左、右、雙眼深度知覺偏差均值3-D條形圖
group1女生深度知覺比男生好,group2女生深度知覺比男生差。在進行左眼和右眼單只眼實驗時,疲勞因素在左右眼測試中無明顯差異。單眼深度知覺差別閾值在2~4 cm之間,雙眼深度知覺差別在0.5~1.5之間。在進行雙眼測試時,由于試驗程序為后測雙眼,雙眼的深度知覺女生受疲勞的影響程度更大。
通過觀察對比3-D圖發(fā)現(xiàn)女生的深度知覺更易受到疲勞程度的影響。為探討疲勞對不同性別深度知覺的影響,對被試右眼偏差在不同組別(group1、group2)的測試數據進行了標準差分析,可以看出,被試右眼偏差在group2中男生的深度知覺差異相對于女生更集中。測試數據表明,在右眼相對于左眼疲勞的程度下,女生受疲勞的離散程度更大,說明在疲勞狀態(tài)下女性的深度判斷能力有下降傾向。
圖4 男女左、右、雙眼深度知覺標準差3-D條形圖
對同一疲勞程度對不同性別深度知覺偏差值進行非參數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女生深度知覺受疲勞程度影響顯著卡方檢驗
卡方檢驗的統(tǒng)計量為180.91,相伴概率為0,小于任意顯著性水平。即在0.05的顯著性水平上拒絕原假設。因此認為疲勞對女性的深度知覺影響很大。研究表明,深度知覺無性別顯著差異性,但在疲勞狀態(tài)下女性的深度判斷能力有下降傾向。
運用SPSS的Descriptives進行區(qū)間數據的統(tǒng)計描述,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左、右、雙眼各特征值
由表3可知,單、雙眼差別閾限值分別為(2.4457,3.2227)和(0.6824,0.9605)。
(1)單眼和雙眼對深度都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左右眼沒有明顯差異,單雙眼有明顯差異性,無性別差異。
(2)疲勞對女性的深度知覺更易造成影響。模型有待改進,受樣本數量和測試儀器的限制,筆者只是揭示疲勞對女性的深度知覺更易造成影響,結果需要更多數據來驗證,同時深層次的機理還需進一步的深入研究。
(3)在對2 m的深度感知上單眼差別閾限值為(2.4457,3.2227),雙眼差別閾限值為(0.6824,0.9605)。該結果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的研究都是在靜態(tài)條件下對2 m深度的差別的閾值測定,運動狀態(tài)下不同深度的深度知覺差別閾值也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1]鄧明燕.科技與知覺[J].外國文學,2013(2):135.
[2]閆彬.駕駛員感知特性對隧道群交通安全的影響[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