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慧 衷明華
(韓山師范學院化學系 廣東潮州521041)
我校在2012年面向全校學生舉辦了中學化學知識大比拼競賽,得到校內(nèi)7個系的積極響應,共有607位學生積極參與。在活動設計時,承辦方主張以中學化學習題為出發(fā)點,目的是加深師范生對中學化學知識的認識,激發(fā)他們對中學化學知識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就業(yè)競爭力。競賽舉辦得很成功,得到了師生的肯定。筆者作為此次競賽的主要籌劃者和組織者,受益匪淺。
最初對舉辦這次競賽呼聲最高的是三、四年級師范類學生。對于以培養(yǎng)中學化學教師為主要目的的師范院校來講,大學的培養(yǎng)模式是:前兩年學習的側重點是對高等化學知識的專業(yè)化系統(tǒng)化的學習;第三年側重于師范技能的學習,尤其是在說課講課、課件制作、實驗技能等方面;第四年主要是教育實習與畢業(yè)論文。我國現(xiàn)在的基礎教育還是以應試教育為主,高升學率仍是各中學發(fā)展的主要目標,因此,在教師招聘或競崗方面,化學競賽題及各地高考題就成為考核中學化學教師的重要內(nèi)容。在這種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下,到了大學第三年,師范生對原有中學化學知識的遺忘和對當前中學教學改革缺乏了解,以及不能掌握大學知識與中學知識的關聯(lián)銜接,使得他們對大學第四年的教育實習和一年后的就業(yè)產(chǎn)生了一定的危機感。因此,在師范院校內(nèi)舉辦中學化學知識競賽,以賽促練,對于加深他們對當前中學化學教育狀況的了解,強化化學題的解析技巧訓練是很有必要的。
師范生處于學生與教師雙重身份的過渡狀態(tài),具有雙向思維方式。在解析化學習題時,基于學生身份會自發(fā)地去尋求習題的突破口;同時又要以中學教師的身份去思考應如何引導中學生去尋找這個突破口;在面對中學生的疑惑時,應該怎樣在中學生理解的知識范疇內(nèi)把習題講明講透,而不是僅僅簡單地把解題過程告訴中學生。正是這種雙向的思維方式,有利于師范生在教學技能的“答疑解惑”方面得到培訓與提高。從競賽的作用來看,競賽可以對大學知識與中學知識起承上啟下的作用。中學化學知識大比拼競賽的舉辦,是對中學化學知識的“溫故而知新”——“溫”習中學化學習題,從教師“新”角度進行思考。
我校舉辦的中學化學知識大比拼競賽分為初賽和決賽兩部分。初賽采用限時做中學化學題的筆試模式,按一定比例取卷面成績分高者入圍決賽。初賽題目大部分選自各地高考的巧解題和綜合性強、與實際生活相關度高、難度中等的題目,主要考察學生對中學化學大綱的了解和解題能力。決賽采用“根據(jù)題干設計非選擇綜合題”的形式進行,例如:
現(xiàn)有短周期元素X形成的單質(zhì)A與NaOH溶液反應,轉化關系如下(若產(chǎn)物中有水生成則省略):
要求學生將上面題干設計成一道綜合性的非選擇題,要設計出3~4小題,并給出答案,還需要寫出所設計題目的考核要點。主要考察學生在中學化學教學技能中的題目設計與分析能力。
(1)中學知識競賽是銜接中學與大學化學知識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目前,我國中學化學教學改革的主要趨勢是適當降低理論深度,拓展知識面,著眼于化學知識的實際應用[1]。中學化學教學以化學知識點的傳授為主,往往會把復雜問題簡單化處理,或者忽略一些反應的副反應;大學化學教學則以化學思想和知識整體結構講解為主,主要是化學思想與方法的運用[2]。師范生在經(jīng)過第三年的中學化學教學技能學習和大四的教育實習后,尚缺乏相關的認知環(huán)節(jié),易使他們產(chǎn)生中學與大學的化學知識點脫節(jié)、大學知識在中學教學里面用不上的想法;而中學化學知識競賽正好能彌補這個空白。
通過此類競賽,可讓師范生“溫故而知新”?!皽毓省笔菍χ袑W知識的回顧,此次競賽的初賽選題原則是題目內(nèi)容涉及面廣但不超大綱,且包含不少巧解題;題目設計多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與最新化學研究相結合,能體現(xiàn)化學實驗的基本技能與探究性。這可讓師范生了解當前中學化學教學改革帶來的題目內(nèi)容和題型的變化?!爸隆笔菍煼渡岢龅母钜粚拥囊?,要求師范生以“新”身份——教師的身份來思考問題:如何引導中學生從化學習題中學到一些課外的化學知識,提高中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學習興趣;同時,師范生也應通過此類競賽理解和體會中學知識是大學知識的基礎,大學知識是中學知識的延伸。
(2)決賽模式的創(chuàng)新點。
競賽的初衷是從中學化學試題這一模塊出發(fā)來設計活動;而如何讓師范生更好地透過習題來把握中學知識,立足于中學教學,又高于中學化學習題訓練,就成了競賽設計的難點。我們在決賽中嘗試采用“根據(jù)題干設計非選擇綜合題”的模式,僅給出題干內(nèi)容。這種競賽模式?jīng)]有固定的答案,也沒有定值的分數(shù),而是對相同題目的作品進行比較,只要學生設計的題目具有梯度性,能突出考核內(nèi)容重點,與大綱相符合,題目綜合性高(最好能與實際生活、學科前沿或實驗技能等相關),即可勝出。這也達到我們出題組的出題目的。如上面的例子,具有一定的開放性,符合題中條件的有Cl和Si兩種元素。
(3)對師范生的中學教學技能培訓有啟發(fā)意義。
根據(jù)參與競賽的學生在活動后的反映,這次競賽讓學生認識到自身在中學化學知識點方面的不足。如對化學知識的一知半解;對化學實驗現(xiàn)象表述的準確性;平時只知道如何解題,卻忽略了思考題目設計的本質(zhì)意義和設計技巧等。此外,在很多教師素質(zhì)方面都需要加強和提高。從師范院校培養(yǎng)中學教師的角度出發(fā),以中學化學試題作為切入點之一,非盲目地做中學化學試題有助于學生了解中學化學試題的設計意義和內(nèi)涵,在未來更好地開展中學化學教學。
可以說,舉辦中學化學知識競賽,是我校對師范生教學技能培養(yǎng)模式進行改革的一種嘗試,也為以后開設相關的課程做好了前期的經(jīng)驗累積。
(4)新課程標準與教育改革給予新時代化學教師的新要求。
新課程標準對中學化學習題的要求是:“重點應放在考查學生對化學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化學與社會的相互關系的認識與理解上,而不宜放在對知識的記憶重現(xiàn)上;應重視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技能和方法去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單是強化解答習題的技能;應注意選擇具有真實情景的綜合性、開放性的問題,而不宜孤立地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進行測試[3]?!苯逃母镆髲膽嚱逃蛩刭|(zhì)教育轉變,教師不僅要更新教育理念,更要重新做好角色定位,從管理者變成引導者,學會如何科學地幫助學生建構自己的知識結構,注重培養(yǎng)中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與自學能力。
應試教育制度下的中學生常采用題海戰(zhàn)術,一味做題,而忽略了題目中所要考核的內(nèi)容和目的。我校進行的中學化學知識競賽,除了要考查師范生對中學化學教學大綱的理解,對考題設計難易程度的階梯性安排以及對自身知識的了解等方面,更重要的是鍛煉師范生的換位思考,從教師的角度更進一步地考慮中學化學題型的設計,以提高自身的教師素質(zhì);也有利于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指導學生時避免題海戰(zhàn)術。在中學教學中,教師如能引導學生理解習題的本質(zhì),將更有利于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因此,通過此類競賽,能更好地幫助師范生思中學生之所想,體會中學生之所感,努力鉆研,勤于思考,成為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復合型教師。
總的來說,這次競賽的舉辦是成功的,達到了預期的目的;但競賽的模式仍需進一步創(chuàng)新改進,使競賽形式更豐富有趣,能把中學知識與大學知識更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
[1]劉士榮,朱裕貞.大學化學,1998,13(1):16
[2]謝九生,鐘華.江西化工,2009(2):42
[3]中國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