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德全
(引言)他試圖通過報紙的宣傳引起人們的關(guān)注,但許多次,他一到報館就被拒之門外,因為門衛(wèi)早被吩咐『把那個瘋子趕緊打發(fā)走』。
電視機的發(fā)明,是20世紀人類科技史上最偉大的奇葩之一。在電視機的發(fā)展史上,人們永遠難忘后來被英國人尊稱為“電視之父”的貝爾德。
1888年,貝爾德誕生于英國蘇格蘭,少年時期便對電子通信技術(shù)有濃厚的興趣。當他對電視進行研究時,無線電技術(shù)已經(jīng)廣泛運用于通信、廣播了,傳播現(xiàn)場實況的電視機卻還沒有出現(xiàn),這更增加了貝爾德發(fā)明電視機的信心。
1906年,年僅18歲的貝爾德移居英格蘭西南部的黑斯遷斯,在那里建立了一個簡陋的實驗室,著手電視機的研究。在缺乏實驗經(jīng)費的情況下,貝爾德利用從舊貨攤、廢物堆里覓來的各種代用品,裝配了一整套用膠水、細繩、火漆及密密麻麻的電線黏合串聯(lián)起來的實驗裝置,日以繼夜地進行實驗。失敗一次又一次地接踵而來,貝爾德也由一個稚嫩的小伙子變成了滿臉胡子的中年人,長期的饑餓與勞累使得他的健康狀況變得極壞,但他仍然一心撲在電視實驗上。
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1924年春天,貝爾德成功地發(fā)射了一朵十字花。但發(fā)射的距離只有3米,圖像也忽有忽無,只是一個輪廓。然而,他突然變成倫敦報界的新聞人物了,這倒不是實驗的成功,而是由于一次幾乎使他送命的意外事故。原來為了得到2000伏電壓,他把幾百只手電筒連接起來。一不小心,他觸及了一根連接線,電流把他擊倒在地不醒人事,身體蜷成一團,一只手燒傷。
事故發(fā)生的次日早晨,倫敦的《每日快報》用大字標題報道“發(fā)明家觸電倒地”。1925年的一天,倫敦一家百貨商店的老板找上門來,愿以每周25英鎊換取貝爾德每周3次在該百貨商店用新發(fā)明做公開表演,并且免費提供一切必要材料。這位發(fā)明家雖然知道他的目的僅是為了招攬顧客,但為了完成電視機夢還是勉強答應(yīng)了。自此,百貨商店每天顧客盈門,一批又一批的人群趕來觀看貝爾德發(fā)明的東西。然而,面對發(fā)射機和接收機,觀眾們只是好奇。對于模糊不清的影子和閃爍不定的輪廓,大多數(shù)人聳聳肩膀或會心一笑,并沒有了解其中的意義。
貝爾德對這種把戲似的表演也厭煩透了,他與百貨商店終止合同后,把實驗裝置又搬回家里。生活的窘境又一次迎面而來,因為沒有錢付房租,房東揚言叫人把他趕出去。為了尋找經(jīng)濟資助人,貝爾德拖著疲憊的步伐,走遍了倫敦的大街小巷。他試圖通過報紙的宣傳引起人們的關(guān)注,但是記者們幾乎都回答說:“你能傳送一張臉給大家看,這就是我們的新聞啦!”許多次,他一到報館就被拒之門外,因為門衛(wèi)早被吩咐“把那個瘋子趕緊打發(fā)走”。天無絕人之路,山窮水盡之時,在兩位蘇格蘭堂兄的幫助下,貝爾德成立了一家小規(guī)模的電視有限公司。
1925年10月2日,是貝爾德一生中最為激動的一天。終日陪伴他的木偶“比爾”的臉部特征被清晰地顯現(xiàn)在接收機上了?!俺晒α耍〕晒α?!”貝爾德興奮地喊叫著沖下樓,把樓下店堂小廝威廉·臺英頓按在“比爾”的位置上。幾秒鐘后,威廉·臺英頓也吃驚地喊叫起來:“真是奇跡,真是奇跡。”因為貝爾德的“魔鏡“里映出了他的臉——那是通過電視播送的第一張人的臉。
1926年1月26日,科學院的研究人員應(yīng)邀光臨貝爾德的實驗室,放映結(jié)果完全成功,引起極大的轟動。這是貝爾德研制的電視第一天公開播送,世人視這一天為電視誕生的日子。1928年,貝爾德把倫敦傳播室的人像傳送到紐約的一部接收機上。
不久,新的奇跡又出現(xiàn)了,貝爾德把倫敦一位姑娘的圖像傳送給她正在遠洋航行的未婚夫。這樣,貝爾德的名字在全世界傳開了。1936年,英國廣播公司正式從倫敦播送電視節(jié)目。此時彩色電視機正在研制之中。1946年6月的一天,英國廣播公司開始播送彩色電視節(jié)目,但勞累過度的貝爾德卻在這一天病倒了,沒有收看他的研究成果。6天后,這位偉大的科學家離開了人世,終年5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