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大學數(shù)學與信息科學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4)
目前國家對高校貧困生資助力度不斷加大,資助比例、資助金額不斷提高,明確提出“加大財政投入,落實各項助學政策,擴大受助學生比例,提高資助水平”[1],從制度上基本解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就學問題。對于獎助學金的評定、發(fā)放等在高校的實際執(zhí)行和落實過程中存在不足。因此,為得出一個全面的數(shù)據(jù)信息,提出科學合理的管理分配體制,使獎助學金合理的分配到實處,廣西大學“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組通過一年的調查研究,提出來一套完整的高校獎助學金評定體系及評定流程。
調查內容主要分為四大板塊,其主要內容和目的是:
第一板塊學生的基本情況,包括生源地、家庭基本收入、是否已在貧困生庫。
第二板塊消費情況,包括月平均生活費、生活費的支配情況以及學費和生活費的來源。通過對比貧困生和貧困生平時的基本消費金額、對生活費的支配情況,從而找出二者在消費金額上的極差、消費點上的區(qū)別。進一步說明獎助學金對于解決貧困生學費和生活的意義。
第三板塊獎助學金評定體系,包括獎助學金存在的問題、改進的方面、評定體系的因素。通過對資助管理中心老師、已獲資助同學以及未獲資助同學,進行多方面的調查。從而了解到來自不同的群體他們對目前獎助學金評定以及發(fā)放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改進的方面、評定體系的因素的看法。
第四板塊獎助學金的使用情況,主要針對目前已在貧困生的同學了解他們對于獎助學金的使用支配情況。
調查對象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在校大學生中“普通學生”,一類是在校大學生中目前在“貧困生庫中的學生”。通過網上和紙質問卷調查法、E-mail調查法以及論壇社區(qū)、在線交流等方法,對廣西區(qū)內外的很多高校獎助學金評定體系、評定流程等信息進行搜集、分析、比較,與資助管理中心的老師進行了溝通交流。從而探究貧困生的經濟狀況,貧困生資格的偏離程度,對現(xiàn)有體系的看法和建議。
在廣西區(qū)內發(fā)放500份調查問卷,有效回收428份。其中246人已在貧困生庫,占57.48%,182人未在貧困生庫,占 42.52%。農村占 56%、鄉(xiāng)鎮(zhèn)占 11%、縣城占 13%、市區(qū)占20%。
國家獎助學金資助體系主要分為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國家助學貸款、“三助”(國家助學金、勤工助學、特困學生學費減免)等還包括個人和社會組織設立獎學金、助學金。廣西區(qū)內還設有自治區(qū)人民政府獎學金。本文主要研究國家獎助學金體系中的國家獎學金和國家助學金體系。
3.2.1 從家庭收入和消費水平上分析獎助學金的支持力度
獎助學金是否能夠滿足學生的需求,要依學校所處地區(qū)的消費水平以及學生的生源。圖1,圖2分別為廣西高校學生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和基本消費情況。
圖1 家庭人均月收入調查統(tǒng)計圖
圖2 學生基本消費情況統(tǒng)計
圖1所示廣西高校生源中家庭人均月收入400元以下占31.14%,這是相對較低的水平。800元以上占36.84%主要是來自城市的學生,而這部分基本都不在貧困生庫。
非貧困生月平均最低消費都保持在700元以上,貧困生基本在500~700元之間。還有16.67%的同學消費水平低于500元,其中伙食費是350元左右,約占日常生活的75%。對比圖1,圖2家庭人均月收入在200元以下16.7%的學生,消費水平基本在500元以下,高校的高額學費和每月生活費對于這部分學生的家庭經濟存在很大的壓力。
目前國家助學金覆蓋比例大約是 20%,日常生活費通過國家獎、助學金以及社會各界的捐助至少有在校生總數(shù) 20%的人得到或部分得到解決。但是,還有14.47%的學生家庭人均月收入在200~400元,他們的日常消費對獎助學金的需求很大。因此,當前的獎助學金在廣西地區(qū)能滿足大部分貧困生,但還是不能滿足一小部分同學。
3.2.2 從大學生的學費和生活費的來源分析獎助學金對于貧困生的支持力度
廣西區(qū)大部分高校的學費在 5000元左右。調查顯示58.76%的貧困生是通過國家助學貸款來解決,有40.12%的貧困生是靠家庭和獲得學校的獎助學金來支持的。貧困學生的生活費主要來源調查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貧困生的生活費來源調查結果
40%的貧困生的生活費是靠助學金、勤工儉學獲得,完全依靠家庭提供僅占貧困生的16.49%。按照調查的貧困生的消費標準,最少的助學金2500元這對于解決貧困生的生活費也占舉足輕重的地位??梢姡勚鷮W金對于困學生的影響和作用很大,因此開展好獎助學金評定的實踐過程是一項重大的問題。
調查顯示 67.98%的學生對當前助學金評定結果基本滿意,還有26.32%的同學認為當前的評選機制存在較大問題。目前獎助學金體系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問題,如表2所示。
表2 目前的獎助學金評定過程存在問題調查分析結果
由表2分析得出,目前,獎助學金評定過程是獎助學金存在的最大問題,也是高校獎助學金管理中最難的問題,總結如下。
3.3.1 貧困生與非貧困生的界定難度大
高校對貧困生的認定主要依據(jù)學生提供的《高等學校學生及家庭情況調查表》和《高等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申請表》,前一張表由生源所在地鄉(xiāng)鎮(zhèn)民政部門蓋章證明,后一張表由學生本人填寫。實際上,民政部門對學生所填信息很少進行仔細認定。其次《高等學校學生及家庭情況調查表》上面呈現(xiàn)出來的信息都是定性的指標,評審人員在審核信息時很難有一個評判標準。
3.3.2 評選體系、流程及方式不盡合理
廣西眾多高校按照先個人先申請,再進行學生主觀投票選舉,后由老師根據(jù)其家庭經濟調查情況、投票結果按照名次進行評定。沒有一個具有實際操作性的公平合理的量化評定標準和評定體系,僅憑家庭經濟情況、消費等指標進行投票或是直接排名的方式等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評選過程中傷害自尊, “班級演講”這一流程就是申請者上臺陳述自己的家庭情況。這種 “撕開隱私”的方式讓真正貧困的學生產生自卑的感覺,最終選擇放棄申請。而有些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感動大家,獲得認定。這種現(xiàn)象并不罕見,對獎助學金的有效運作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3.3.3 引發(fā)部分同學的心理不平衡
研究表明,部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心靈極為敏感,特別需要關愛又易于自我封閉,承受巨大壓力而又有理想和抱負,情緒上的不穩(wěn)定表現(xiàn)為焦慮、敏感、多疑和抑郁”。[4]
其次,國家助學金遠高于各種榮譽稱號,無形中沖淡了傳統(tǒng)的評優(yōu),使不少學生產生“自身再努力,不如弄個證明,當貧困生實在”的思想。還有那些非貧困生,且綜合測評成績排名沒有進入學院優(yōu)秀學生獎學金獲獎范圍,與獎助無緣的群體也會產生心理不平衡。
3.3.4 部分受助學生的表現(xiàn)違背初衷
獎助學金設立的目的是提供給家境困難的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絕大多數(shù)貧困生由于自己的家庭原因,相對其他同齡更加勤儉節(jié)約,自立自強。但是不乏部分學生自暴自棄,怕吃苦,認為國家資助是天經地義的,缺乏感恩意識,這完全扭曲了國家獎助學金設立的目的及意義。
嚴格規(guī)范個人自評和審查貧困生的家庭經濟情況及其他指標。學生評定作為民主評議最主要的部分,應該建立統(tǒng)一規(guī)范的評定標準,通過打分制對每個學生的相應指標進行評價。另外還應該建立相應的評議小組進行審核,評議小組由學工處老師、班級干部、貧困生代表、非貧困生代表等不同代表組成。
將現(xiàn)有的貧困生評定流程替換為量化的個人自評和班級評定。對于學院審核和監(jiān)督反饋方法進行一定程度的完善。具體的貧困生評定流程如圖3所示。
圖3 貧困生評定優(yōu)化流程圖
貧困生生需填寫并提交相關的申請證明材料及自我評價表。班級評定則需根據(jù)提交的相關材料填寫對應的設置的審核表。將貧困程度量化,并劃分貧困等級。匯總相關資料及評定值,學校進一步審核,并擬定貧困生名單公示,若無異議,提交學校資助管理中心,最后確定具體的貧困生對象,將資料存檔。
為解決目前僅靠定性的家庭經濟情況和同學的主觀評議,克服部分學生不勞而獲的心態(tài),需要拓寬獎助學金的評定指標,并且賦予每種評定指標相應的權重。從而來綜合評判一個學生的綜合情況??梢钥紤]的重要綜合指標可以是家庭經濟情況、學習情況、綜合能力、個人消費情況、已獲資助。各個指標的支持情況如圖4 所示。
圖4 各個綜合指標的支持排序情況
申請者完成個人評定的環(huán)節(jié)得到個人評定得分,班級同學憑借對申請者經濟情況的了解對其進行評定,并作為參考匯總到班級評定組織中,最后評議小組進行審核匯總申請者的最終得分。記每個學生的個人自評綜合得分為TEM,班級評定綜合得分為MON,最終根據(jù)個人自評得分和班級評定得分之和進行排序,確定貧困生的名額。
4.2.1 基于層次分析法的申請人自評評定體系
(1)因素構建
個人評定的過程中,設置評分細則,共有兩級因素。一級因素共有五類,各類設置得分上限。每一大類下設具體的評分細則,申請者填寫每一細則下的得分,在不超過上限的基礎上求得每一大類的總分,并乘以相應的系數(shù)比例,五大類的得分總和即為申請者的個人評定的最后得分。其中,各級具體因素如下:
表3 個人評定的一級子因素和二級子因素
自然災害或重大事故U5低?;蛱乩鬠6學習成績V1學習情況V 進步度V2出勤情況V3參加文體活動W1參加文體或者學科競賽并獲得名次W2綜合能力W 參加社會實踐活動W3負責學生工作W4違反校紀院規(guī)W5個人持有的貴重物品X1月平均生活費(除伙食費以外)X2消費能力X 伙食費X3有無賭博、吸煙、吸毒等不良嗜好及奢侈品擁有情況X4受資助情況Y 除助學金以外的其他獎助學金Y1
設五個一級因素最高分所占的個人評定綜合的權重分別為κ1,κ2,κ3,κ4,κ5則個人評定綜合得分TEM可表示為:
(2)權重確立
設申請人自評表中一級子因素所占的權重ωi(i=1,2,…5),通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申請人自評表中五個一級子因素所占權重如表4所示:
表4 五個一級子因素所占權重
(3)二級因素分數(shù)的確定
二級因素根據(jù)根據(jù)每個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劃分,給出相應的分數(shù)。
4.2.2 基于模糊綜合評價法的班級評議綜合評定方法
(1)確定評價因素集和評價集
評價因素:U=(困難程度,品德素質,節(jié)儉程度,學習情況)
評價等級:V=(優(yōu)秀,良好,中等,較差)
評價等級參數(shù):(100,75,50,25)
(2)構造綜合評價矩陣
學生作為評判人員,對申請貧困生的的學生的各項指標按照定義的評價等級進行評判,構造每個同學總的評價矩陣R。
(3)確定各因素的權重
4個因素在對評級一個貧困生時的影響程度不盡相同。取ai為因素ui的重要程度權重。通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困難程度、品德素質、節(jié)儉程度、學習情況對班級綜合評定的影響權重為:
(4)確定綜合評級模型
確立了因素的重要程度模糊集A和綜合評價矩陣R后,通過R做模糊線性變換,把A變?yōu)樵u語集V上的模糊子集
其中*表示廣義模糊合成運算,由于在評定貧困生時必須考慮所有因素的影響,因此采用如下計算方法來確定評語vj對模糊綜合評級集的隸屬度bj
(5) 綜合評判
利用向量的內積運算得出等級參數(shù)評判結果為
這里MON是一個實數(shù),數(shù)值MON反映了由等級模糊子集B和等級參數(shù)向量C所帶來的綜合信息。
在實施個人評定和班級評定打分制時,應該從班級中選出有權威、可信度高的評議小組(人數(shù)在 3~5),監(jiān)督學生在打分過程中出現(xiàn)舞弊。學校在公示貧困生的名單時,。建立相應的監(jiān)督反饋機制,監(jiān)督受助學生對獎助學金的支配情況,及時獲取反饋信息,一經發(fā)現(xiàn)受助對象存在造假的情況,可取消該受助對象的被資助資格,并受到相應的處罰。
及時更新貧困生庫的資料,建立動態(tài)資料庫,記錄同學的受資助情況及各方面信息,了解受助學生的心理變化。一經發(fā)現(xiàn)受助學生不合理利用獎助學金,就取消其資格。
本文通過對廣西高校的貧困生和非貧困生家庭人均月收入、消費水平和學費生活費來源等情況以及對目前獎助學金評定和發(fā)放實踐過程的不足進行調查。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評定流程以及多因素的綜合評價體系。利用層次分析法來確定個人自評中主要的五大一級因素所占的權重,利用模糊綜合評價的方法建立了同學評定方法,利用打分制將定性問題轉化為定量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主觀因素對于獎助學金評定的影響,使高校貧困生認定工作能夠更可操作、更公平公正,為高校獎助學金評定提供參考。
[1]陳諾.淺析國家助學金改革的必要性[J].中國集體經濟改革論壇,2009,(7).
[2]宋梅.適宜高校經濟困難學生心理特征的資助體系建設[J].遼寧科技大學學報,2011,(2).
[3]王璽,李獻斌.國外學生資助體系比較及啟示[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7,(12).
[4]趙新泉,彭勇行.管理決策分析[M].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8.
[5]王俊娜,譚竺雯,沙磊.獎助學金評定“精致化”走向的探討[J].大眾科技,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