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wèi)華
(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qū)林業(yè)局,河南 信陽 464000)
楊小舟蛾(Micromelalophatroglodyta(Graeser),又名楊褐天社蛾、小舟蛾,屬鱗翅目舟蛾科。幼蟲取食楊樹葉片,危害嚴重時能夠導致整塊樹林葉片全部被吃光。楊小舟蛾在豫南地區(qū)每年發(fā)生4代,以蛹越冬,翌年4月成蟲羽化,隨后交尾產卵。第1代幼蟲5月中旬開始出現;第2代幼蟲6月中旬至7月上旬發(fā)生;第3代幼蟲7月下旬至8月上旬發(fā)生;第4代幼蟲9月上中旬發(fā)生,10月底化蛹越冬。成蟲白天躲藏在葉背面或隱蔽物下,夜晚交尾、產卵。卵多產于葉部,呈塊狀,每塊有卵100~400粒。每頭雌蟲可產卵500粒左右。初孵出的幼蟲群集于葉面啃食表皮,使葉片呈羅網狀。幼蟲稍大后則分散取食整個葉片,僅留葉脈葉柄。幼蟲老熟后吐絲綴葉,在其中化蛹。最后一代老熟幼蟲,大多爬到樹皮縫隙、枯葉、枯草或地表土下,吐絲結薄繭化蛹越冬。其天敵幼蟲期有蛾繭蜂,卵期有舟蛾赤眼蜂寄生。目前主要用滅幼脲Ⅲ號8000~1000倍噴霧噴灑樹冠殺死幼蟲。
5%桉油精可溶液劑是純天然植物源殺蟲劑,具有高效、低毒、低殘留等特點。為探討利用桉油精防治楊小舟蛾的效果,特開展5%桉油精防治楊小舟蛾幼蟲田間藥效試驗。
試驗地選在平橋區(qū)五里鎮(zhèn)崗嶺村五九路邊,樹齡8年,胸徑8~10cm,樹高6~8m,株行距4m×4m,面積150畝。
2.2.1 供試藥劑
5%桉油精可溶液劑,北京亞戈農生物藥業(yè)有限公司出品;煙堿·苦參堿,內蒙古赤峰市帥旗農藥有限公司出品。
2.2.2 供試害蟲
楊小舟蛾3~4齡幼蟲。
2.2.3 其他材料
量杯、量筒、機動噴霧器等。
2.3.1 藥劑濃度及處理
5%桉油精可溶液劑設3個濃度,即稀釋1000倍、1500倍、2000倍;煙堿·苦參堿稀釋2000倍。共設計5個處理,即試驗藥劑3個,對照藥劑1個,空白處理1個,每個處理噴灑3株楊樹,共計噴灑12株楊樹。
2.3.2 噴藥時間及方法
按照農藥安全使用方法和試驗設計,在2013年7月25日上午9:00根據當地實際天氣情況進行噴藥。按照試驗設計,在試驗楊樹地每隔一棵樹選擇一棵試驗楊樹進行噴藥。用噴霧器將每個處理藥液均勻噴灑到每顆樣株上(噴藥量以葉面濕潤不下滴為宜)。
試驗調查5次,噴藥前進行第一次蟲情調查,并統計有蟲數;在施藥后進行4次蟲情調查,分別在施藥后1、3、5、7d統計活蟲、死蟲數量并填入“防效調查表”(表1)。
根據“防效調查表”統計結果計算蟲口減退率和防治效果。
根據5%桉油精防治楊小舟蛾幼蟲,田間藥效試驗效果調查統計結果(表1),5%桉油精施藥濃度1000倍藥后1d防效為46%,藥后3d防效為100%;5%桉油精施藥濃度1500倍藥后1d防效為22%,藥后3d防效為63%,藥后5d防效為100%;5%桉油精施藥濃度2000倍藥后1d防效為4.7%,藥后3d防效為31.2%,藥后5d防效為44.5%,藥后7d防效為100%。通過對5%桉油精施藥濃度1000、1500和2000倍防效對比,1000倍防效最好,但是用藥量較大,防治成本最高;2000倍防效最差;1500倍防效較好,相對用藥量少,降低一些防治成本。因此,通過田間試驗調查結果分析認為5%桉油精施藥濃度1500倍既能達到較好防治效果,又能降低用藥量和防治成本。
表1 5%桉油精防治楊小舟蛾田間藥效試驗效果調查
[1]趙洪文,楊小舟蛾防治技術[J].安徽林業(yè)科技,2013(1).
[2]趙 林.楊小舟蛾生物學特性及防治技術研究[J].農技服務,2011(12).
[3]吳春昊.楊小舟蛾發(fā)生規(guī)律與防治措施[J].現代園藝,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