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成
【摘 要】伴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和國際形勢的變化以及其它客觀因素的改變,當代我國大學生的人生觀也在很大程度發(fā)生了變化,從整體來看是積極向上的,但是部分學生的人生價值觀錯位和扭曲,必須加強引導和教育,確保當代高校大學生思想觀念和人生價值觀能朝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
【關鍵詞】當代;大學生; 人生觀;教育
一、當代大學生人生觀現(xiàn)狀
筆者對湖南益陽某幾所高校的部分學生進行了一次關于人生觀方面問題的問卷調查,通過調查研究,結合與此問題相關的一部分資料,概括總結出了當代大學生的人生觀現(xiàn)狀,如下所示:
1、“積極科學的人生觀”。這是當代大學生人生觀的主流,這種觀點是建立在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基礎之上的,是把人生看成主觀能動和客觀受動相統(tǒng)一的過程的結果,保持這種觀點的大學生都能夠正確認識社會的特點和矛盾,能真正把社會的需求和個人的追求融為一體,有機結合。他們明確社會對人才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嚴,他們能夠順應社會的需求,清楚地意識到自己肩上的責任和擔子,便能夠化壓力為動力,積極向上,勇猛之前。這種積極科學的人生觀對社會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2、“實用主義人生觀”。這種人生觀是一種比較消極的人生態(tài)度,他的標準就是對人的 “有用性”,把個人的利益擺在首要位置,是人生目的之所在,只要是為了追求個人利益可以不擇手段。
3、“愉悅主義人生觀”。有些大學生過分地強調人生的意義就是要愉快,只要愉快什么都可以不顧。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6.5%的大學生認為“有錢有地位這樣的人生才愉快、才有意義”,這種人生觀很容易使人喪失奮斗和進取之心。
4、“享樂主義人生觀”。這是在當大學生中又一種極為落后的人生觀,這種人生觀重物質享受和感性快樂,把追求物質財富作為唯一的追求,直接定位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享樂。持這種人生觀的大學生表現(xiàn)出失去理想,追求自我陶醉,無能于追求或不敢于追求遠大理想、高尚目標,只好借眼前的享樂以自慰。據(jù)調查顯示除了上述人生觀外還有: “唯意志主義人生觀”。 “命定主義人生觀”等。
二、當代大學生人生觀形成的原因
1、市場經濟變化的影響?!敖洕P系是決定社會發(fā)展最根本的因素,它的變革必然會帶來社會關系的變革。市場經濟對大學生價值取向變化有極大的影響”。[2]我國的市場經濟正處于轉型時期,很多方面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在轉型期市場經濟強烈競爭的刺激下,也激勵了大學生的觀念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對物質利益的重視和追求最為明顯,這位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的抬頭奠定了基礎。
2、思想大解放和西方文化的影響。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鄧小平同志提倡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在高校引起巨大的影響,大學生的人生觀首當其沖。尤其是今天高校的開放式管理和教學模式熏陶,使得大學生思想更進一步解放,打破了精神禁錮。長期以來被人肯定的價值目標在他們眼中都可以不屑一顧。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相應出現(xiàn)了改變。
3、網絡的影響。在網絡時代的背景下大學生們已經構建了新的生活和生存形式,這對大學生的認知、情感、人生觀的影響起巨大的作用。網絡上各種信息,魚龍混雜,真假難辨,對人生觀尚未成熟的大學生來講可以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尤其是那些負面的信息更易在大學生心中根深蒂固。
4、個性心理因素。大學階段,大學生的自我意識會空前增強,最明顯的表現(xiàn)就是人生觀的主體意識的增強,他們要求得到社會的認可和肯定,但是今天的社會是非常復雜的,很多的事情是不可能隨心所欲的,就比如說就業(yè)壓力大,難以找到對口的工作,不能滿足自己的心理欲望。那么,很容易挫傷他們的心理防線,對他們形成強烈的打擊,最后在內心就形成扭曲或者錯誤的人生觀。
三、加強對當代大學生人生觀教育的思考
針對新時期大學生人生觀的現(xiàn)狀和部分大學生人生觀扭曲的原因,如何進一步加強對當代大學生人生觀的教育呢?筆者從以下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和認識:
1、加強對大學生進行“中國夢”教育。要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首要的就是要有正確的理想,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遠大理想,自覺提高道德品質方面的修養(yǎng),才能確立科學的人生觀。要幫助大學生樹立科學的理想,沒有什么比“中國夢”的教育形式更恰當了,“中國夢”是內容和形式的最佳結合。大學生活本身是一段追逐夢想的歲月,大學生處于做夢的年齡有著圓夢的期待;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把深奧和抽象的理論大眾化,把深奧的概念通俗化。用中國夢教育大學生,更能被當代大學生所理解和接受。
2、加強對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是一個人的靈魂和核心,高校要重視“兩課”建設,充分發(fā)揮理論課主渠道作用。要建立完善的適應形勢發(fā)展的兩課體系,加強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高校的政治理論課教師要把提升學生思想道德修養(yǎng)做為教學的首要目標,要把改變大學生的道德現(xiàn)狀擺在核心的位置;學校學生處要經常開展提升學生道德修養(yǎng)的各種活動,要把大學生的道德水平的高低作為學校評優(yōu)評先和發(fā)展黨員的硬指標。
3、加強對大學生的人文關懷。自從中共中央提出以人為本后,建設和諧社會后,我們社會處處彰顯以人為本的典范,我們的高校教育也應該如此,加強對大學生的人文關懷。高??梢葬槍Υ髮W生的心理特征適時進行心理的輔導,增強其心理素質;可以對大學生進行模范教育,年輕人往往崇拜杰出的人物,我們就可定期邀請杰出人物到學校來作報告,搞講座,這樣能夠產生轟動效應。杰出人物的道路和歷程會深深鼓舞大學生,杰出人物人生觀也會渲染和熏陶當代大學生。這都是典型的加強對大學生人文關懷的體現(xiàn),能在很大程度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4、加強大學生的實踐教育。鼓勵大學生利用假期積極參加“三下鄉(xiāng)”“社會調查”等社會實踐,在實踐中逐步確立科學的人生觀。高校在對大學生進行人生觀教育的同時,必須要貫徹貫徹實踐精神,要鼓勵大學生走出“象牙塔”,走進社會,適當合理安排時間開展社會調查、參加三下鄉(xiāng)、參加技術開發(fā)的推廣及社會服務等活動。只有通過時間才能找到自己的差距,明確學習理論知識的中級目標,感受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在實踐中洗禮自己人生觀上不健康的因素,客觀對待個人與他人、集體、社會的關系,把對人生的目的、價值、意義等問題的看法和社會、實踐結合起來逐步確立符合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榮辱觀、幸福觀。
大學生將是社會主義建設宏偉大業(yè)的承擔者,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科學的人生觀是關系到社會進步、國家興盛的大事。我們的教育、理論、宣傳、文藝應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一方面,多談正面的東西,多樹體現(xiàn)時代精神、實踐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楷模,多報道在市場經濟發(fā)展大潮中涌現(xiàn)出的工作于平凡崗位的人們的先進事跡:另一方面,敢于暴露抨擊存在于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丑惡現(xiàn)象,堅決剔除思想意識領域中的精神垃圾,努力營造一個有利于大學生健康成長的社會氛圍。只有這樣當代高校學生的人生觀才能在新形勢下更加科學,確保當代高校大學生思想觀念能朝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張小麗.論新時期的大學生人生觀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 2000(02)
[2] 郝琴.論新時期人生價值觀教育[j].山西青年干部管理學院學報 2004(02)
[3] 王廷光.新時期加強大學生人生觀教育的思考.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