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艷,劉承琴,陳澤濤
(濟南市中醫(yī)醫(yī)院保康病房,山東濟南250000)
2型糖尿病屬祖國醫(yī)學“消渴”范疇。病變早期,以脾虛濕郁為主,病至后期,痰濁瘀血互結(jié),郁阻血脈。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癥屬“消渴”日久之“脾虛痰濕血瘀”。針對“本虛標實”的病機,治療當標本兼顧。2011年1~9月,筆者應(yīng)用健脾化痰祛瘀湯治療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癥65例,取得很好療效,現(xiàn)介紹如下。
65例患者均符合WHO(1999年)糖尿病診斷標準,1997年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高脂血癥的診斷標準。其中男31例,女34例;年齡最小31歲,最大70歲;病程最短0.5年,最長20年。所有病例均經(jīng)過血糖、血脂(TC、TG、HDL-C、LDL-C)等檢查確診為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癥,并排除其他疾病。
健脾化痰祛瘀湯組方:人參 10 g,黃芪30 g,生地黃30 g,制何首烏 15 g,茵陳15 g,黃連 10 g,大黃10 g,丹參30 g,地龍 12 g,鬼箭羽15 g,天花粉 18 g,玄參15 g,蒼術(shù)12 g。水煎 2次混合,取汁約400 mL,口服200mL/次,早晚分服,日 1劑。禁忌:黏膩腥冷臭辣。4周為1療程,連續(xù)用藥觀察2個療程,統(tǒng)計結(jié)果。
3.1 療效標準 參照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dǎo)原則》(2002年5月第1版)有關(guān)內(nèi)容擬定療效判定標準。顯效:達以下任何一項者,TC下降≥20%,TG下降≥40%,HDL-C上升≥0.26 mmol/L,LDL-C下降≥20%。有效:TC下降10%~20%,TG下降 20%~40%,HDL-C上升0.104~0.26 mmol/L,LDL-C下降10%~20%。無效:治療后未達到有效標準者。
3.2 治療結(jié)果 本組病例共治療2個療程,65例中治療前TC高45例,TG高48例,TC、TG均高28例,HDL-C低39例,LDL-C高32例。2個療程后TC顯效10例,有效14例,無效21例,有效率 53.33%;TG 顯效12例,有效23例,無效13例,有效率72.92%;HDL-C顯效 7例,有效15例,無效 17例,有效率56.41%;LDL-C顯效6例,有效 15例,無效11例,有效率65.62%。臨床觀察顯示,健脾化痰祛瘀湯對于治療2型糖尿病高脂血癥具有良好的效果。
本試驗中全部受試者于治療前后分別進行了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大便常規(guī)、肝腎功能檢測,未發(fā)現(xiàn)明顯異常改變,說明本方使用安全,對人體肝、腎無明顯毒副作用。試驗期間,受試者未出現(xiàn)明顯不適癥狀和體征,說明本試驗用藥無明顯不良反應(yīng)。
女,45歲,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癥5年。感覺乏力懶言、口干喜飲、胸悶刺痛、心悸不安、夜尿頻數(shù)、失眠多夢,常年控制飲食,活動較少,自服二甲雙胍0.25 g,每日 3次。查體:空腹血糖 8.5 mmol/L,TC 8.25 mmol/L,LDL-C 4.5 mmol/L、HDL-C 0.8 mmol/L,TG 2.8 mmol/L,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31.25。按照原來飲食運動習慣,繼用二甲雙胍0.25 g,每日3次基礎(chǔ)上,遵醫(yī)囑加服健脾化痰祛瘀湯,日1劑。用藥8周后復(fù)查,自感乏力、口干、尿頻、失眠減輕,胸痛心悸癥狀消失,復(fù)查空腹血糖6.8 mmol/L,TC 6.8 mmol/L,LDLC:3.60 mmol/L,HDL-C 1.06 mmol/L,TG 1.7 mmol/L,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30.08,療效顯著?;颊哂谥委熐昂蠓謩e進行了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大便常規(guī)、肝腎功能檢測,未發(fā)現(xiàn)明顯異常改變。
健脾化痰祛瘀湯方中人參、黃芪為君藥,重在健脾益氣;生地黃、制何首烏為臣藥,功在補腎滋陰清熱;蒼術(shù)、茵陳、黃連 、大黃、丹參、地龍、鬼箭羽等共為佐使,專為燥濕化痰、活血逐瘀、通經(jīng)活絡(luò)而設(shè)。全方寒溫并用、潤燥結(jié)合,標本兼治。人參、黃芪二者均善補脾肺之氣,為大補元氣之品,且能益氣生津,固表斂汗。生地黃味甘苦寒,入心肝腎經(jīng),具有清熱滋陰、生津止渴之功效,不僅有降低血糖的作用,還可以降低血脂[1],減少血小板凝聚,改善血流變和微循環(huán)。制何首烏苦甘微溫,入肝腎經(jīng),具有補肝腎、益精血之功效,可降低膽固醇[2-5],軟化血管,防治動脈硬化。生地黃、制何首烏二藥合用,滋腎清熱,育陰涼血,補肝腎、益精血之力相得益彰。消渴病多血熱陰傷,生地黃能清能養(yǎng),何首烏性質(zhì)溫和,不寒不燥,補而不膩,可減輕生地陰柔之弊。茵陳能改善脂質(zhì)代謝紊亂,治療脂肪肝,降脂減肥。大黃可改善血流變及微循環(huán)。茵陳、黃連、大黃苦寒清熱,燥濕化痰,在方中既可助健脾藥物化濕化痰,又可助活血通絡(luò)藥物逐痰逐瘀,還可使痰濁之邪從二便排出體外。丹參、地龍功能活血化瘀、通經(jīng)活絡(luò),二者合用,逐瘀通絡(luò),解痙通脈,相輔相成。諸藥合用,使正氣得復(fù),痰瘀得化,從而改善機體代謝紊亂,降脂減肥。
[1]趙素容,盧兗偉,陳金龍,等.地黃梓醇降糖作用的實驗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9,20(1):171-172.
[2]李婧.何首烏降脂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中醫(yī)藥機制研究[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2,20(10):150-151.
[3]刁宏.從痰瘀論治治療糖尿病高脂血癥45例[J].中國醫(yī)藥導(dǎo)報,2012,20(9):103-104.
[4]劉惠娟,陳亞明,馬小軍,等.復(fù)方降脂膠囊治療2型糖尿病高脂血癥45例臨床觀察[J].甘肅中醫(yī),2010,23(1):20-21.
[5]許成群.活絡(luò)降脂湯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癥40例臨床觀察[J].吉林中醫(yī)藥,2010,30(8):680-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