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 杰 蔣 昕
(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 廣東·湛江)
我國的預算會計是以預算管理為中心的宏觀管理信息系統(tǒng)和管理手段,是核算和監(jiān)督中央及地方各級政府預算以及行政事業(yè)單位收支預算執(zhí)行情況的會計。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社會經濟的發(fā)展,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步伐加快,按照公共財政理論設計的預算管理模式已開始建立,預算編制、執(zhí)行等環(huán)節(jié)的管理制度正在發(fā)生根本性的變化,預算會計的客體運行環(huán)境又發(fā)生了變化,因此預算會計又面臨著進一步的改革。
(一)我國現行預算會計體系組成不合理。把預算會計劃分為財政總預算會計、行政單位會計和事業(yè)單位會計,事實上是按預算資金流轉程序劃分的一種分工關系,存在明顯的缺陷:一是預算執(zhí)行情況反映不準確。財政總預算會計和單位預算會計反映的預算實際執(zhí)行數不一致。財政以撥款數列報支出,而單位以實際支出數列報支出,財政的執(zhí)行數額往往大于單位實際執(zhí)行數。二是決算編制工作量大,某些數據失真。在現行預算會計體系下,預算支出分為兩個階段:財政將預算資金撥付給單位,單位按規(guī)定開支而發(fā)生實際支出;財政部門必須分清財政支出和單位實際支出的兩部分內容。年終決算和預算執(zhí)行數由單位逐級上報,層層匯總,增加了會計信息失真的可能性。
(二)會計目標相對單一,難以滿足多元化需求。目前,我國會計工作的目標包括“決策有用觀”與“受托責任觀”兩種。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財務部門或上級單位委托各個事業(yè)單位、行政單位履行其職責,同時還需向委托方提供相關的受托責任履行情況信息。然而,由于我國預算會計信息的特定服務對象,已呈現出多樣化的發(fā)展趨勢,而社會對財政預算透明化的呼聲越來越高,從而使會計信息使用主體已不僅僅限于財政資源委托方,以受托責任觀作為單一的會計目標已不能滿足現實情況的需要。
(三)我國預算會計信息報告不完整。政府財務會計報告應當全面反映政府財務業(yè)績和財務受托責任的相關、可靠的財務信息,但我國預算會計信息的報告和使用都不夠充分。一是缺少全面反映政府債權、債務、資產等財務狀況的報告制度,不利于人們了解政府是否將財政資金用于預算限定的用途或目的;二是會計報告內容不完整,反映的信息過于簡單,如沒有提供國有資產方面的財務信息、政府投資形成的國有資產產權構成及收益權的信息,國有行政事業(yè)單位的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沒有匯總反映成為總預算會計報表信息,國債未來的還本付息負擔、社會保險基金的未來負債和政府擔保形成的隱性債務等,都不在總預算會計報表中反映。
(一)適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需求,構建政府會計與非營利會計制度。建立以市場為基礎、最大限度地重視國家資源使用效率的公共管理是現代政府公共管理理論的目標要求。構建公共財政、提供公共服務是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方向,我們可以借鑒發(fā)達國家的做法將其劃分為政府會計和非營利組織會計,政府會計應以政府活動為核算范圍,凡是政府活動引起的資金運動,就應該納入政府會計的核算范圍。雖然從廣義上來講。政府會計也是非營利組織會計,但從國內外的發(fā)展趨勢來看,非營利組織會計與政府會計將并列成局。我國整個會計體系就由政府會計、非營利組織會計、企業(yè)會計三部分構成,彼此分工明確,各有所屬。
(二)明確政府會計與非營利會計目標,滿足社會多元化需求。目前,預算會計目標有受托責任觀和決策有用觀兩種不同觀點,分歧主要在于人們對經濟環(huán)境的認識和理解的差異,差異的根本在于資本市場發(fā)展水平。根據我國當前的經濟發(fā)展狀況,預算會計應以受托責任觀和決策有用觀為基礎共同發(fā)展。我國當前的預算會計目標沒有系統(tǒng)性,僅局限于基本目標和一般目標,借鑒國外作法,我國預算會計目標應由基本目標、特殊目標、一般目標和具體目標四個層次組成。1、基本目標,預算會計的最高目標有兩個方面:一是適應國家宏觀經濟管理需要;二是反映政府的有關單位的受托責任。2、特殊目標,指向哪些預算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以適應不同使用者的需要。具體分為政府會計信息使用者和事業(yè)單位會計信息使用者。3、一般目標,指預算會計信息的具體內容,應包括財務狀況、收支結果和受托責任。4、具體目標,指預算會計報表。未來我國政府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構成及其信息需要正向復雜化和多樣化的方向發(fā)展。
(三)完善財務報告體系,提高會計信息的透明度。首先,充分借鑒企業(yè)會計改革的成功經驗,在權責發(fā)生制和收付實現制的核算基礎上,按照政府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的要求編制部門報表,比如資產負債表、收支結余表、現金流量表等,增設現金流量表主要是反映政府及其各部門各種貨幣資金運動的相關信息,為政府宏觀經濟決策提供參考;其次,會計報表附注及其補充資料應充分反映以下信息:本級預算執(zhí)行情況、國有資產分布和使用、政府采購基金和專項基金的使用等;再次,編制政府會計合并報表,充分反映各級政府之間資金運動的整體財務信息,同時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新聞媒體等先進的信息傳播方式向社會各界及時、客觀地披露除國家機密以外的財務信息。
[1]路軍偉.公共財政視角下政府會計的目標與改革[M].當代經濟管理,2010.1.
[2]李玉梅.政府會計核算基礎探討[M].現代營銷(學苑版),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