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吳歌英譯在翻譯課堂中的巧用

      2013-08-15 00:52:14王麗萍
      關鍵詞:吳歌漢英主語

      王麗萍

      (南京曉莊學院 外國語學院,江蘇 南京211171)

      一、引言

      吳歌是中國吳語地區(qū)民歌民謠的總稱,在民間被稱作“山歌”。 “吳語地區(qū)”這一概念,應該是指以蘇州為中心的太湖周圍地區(qū),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行政區(qū)劃基本屬于江浙滬,范圍大體上包括今浙江的嘉興地區(qū)、江蘇的蘇州地區(qū)、上海的郊區(qū)各縣等地。吳歌包括“歌”和“謠”兩部分?!案琛本褪恰俺礁琛?,也包括一些俗曲之類;“謠”就是通常說的“順口溜”。吳歌是下層人民創(chuàng)造的口頭文學,是具有濃厚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的民間文學韻文。江南水鄉(xiāng)吳文化地區(qū)孕育的吳歌,有其鮮明的特色:委婉清麗、溫柔敦厚、含蓄纏綿、隱喻曲折。吳歌具有濃厚的水文化特點,它如涓涓流水一般,清新亮麗,一波三折,柔韌而含情脈脈,和吳儂軟語有相同的格調,有其獨特的民間藝術魅力[1]。吳歌多詠愛情生活,與“西曲”中多述商旅生活、水邊離情,及北方民歌多勇武粗擴的風格有很大的不同,因而獨具一格。吳歌歷來被認為是文學史上的一絕。吳歌被稱為“天籟”之音,屬于非物質口頭文化遺產。在蘇州大學汪榕培教授的積極倡導和努力下,編譯出了 《吳歌精華》一書 (于2003年5月出版)[2],收錄了不同時期不同類型吳歌101篇,可謂精之又精。筆者有幸參與了本書的整個籌備和編譯階段,本文中所有例子皆取自該書。

      二、吳歌英譯在翻譯課堂中的巧用

      在筆者所教的漢英筆譯課堂中,通過適當引用 《吳歌精華》中的例子,可以讓學生對漢英語言和文化差異、翻譯中的直譯和意譯等爭論有更直觀的了解和掌握。在漢英翻譯教學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漢英語言對比

      英漢語的語言差異體現(xiàn)在很多方面。英語是“法治的語言”,而漢語是“人治的語言”,意即英語句子結構嚴謹周密,表現(xiàn)手法上注重組織性和邏輯性,反映英美人的思維方式和做事風格。而漢語行文講究“形散而神不散”,句子結構的連接較松散,主謂賓沒有形式標定,主謂之間關系松散,賓語無定格、無定位,主語的超句承接功能很強。漢語這種松而不散的特點與英語的嚴謹以及注重邏輯性的組織結構形成鮮明的對比。英漢差異可以總結為:英語句子重形合(hypotaxis),漢語句子重意合(parataxis);英語造句用的是營造學手法,漢語造句用的是編年史手法;英語中無生命主語多,漢語中有生命主語多;英語是靜態(tài)型語言漢語是動態(tài)型語言[3]。了解英漢句法差異是做好漢英翻譯的前提。

      中國當代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曾說過,“對于中國學生最有用的幫助是讓他們認識英語和漢語的具體差別”[4]。只有充分認識到這些差異,掌握兩種語言形式間各自的轉換規(guī)律,并在翻譯過程中進行相應的轉換和調整,用符合譯語的表達方式進行翻譯,才能使譯文通順、流暢和自然。

      例1:思歡不得來,抱被空中語。月沒星不亮,持底明儂緒。 (《讀曲歌》)

      譯文:As my love does not come tonight,//I have to hold the quilt and stay alone.//As stars without the moon aren’t bright,//I can hardly make my longings known.(Humming Songs)

      分析:從這首《讀曲歌》的英語譯文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英語“行合”和漢語“意合”的差異。漢語原文的前面兩句沒有主語,直接以動詞“思”和“抱”開頭,而英語譯文就必須把隱含的主語譯出來,否則不成句。同時,原文是意合語言,分句之間不用任何關聯(lián)詞語。從譯文中的兩個“as”可以看出英語的形合性以及西方人的分析性哲學思維,注重邏輯推理,語句中各成分具有表現(xiàn)語法、邏輯關系的顯著外在特征。

      例2:山歌好唱口難開,櫻桃好吃樹難栽,白米飯好吃田難種,鮮魚湯好呷網難扳。(《山歌好唱口難開》)

      譯文:It’s easier to sing the ballad than open my mouth;//It’s easier to taste the cherry than plant the tree;//It’s easier to eat the rice than plough the fields;//It’s easier to sip the fish soup than draw the net.

      分析:從這首淺顯易懂的吳歌及其譯文中學生就能很容易理解“英語中無生命主語多,漢語中有生命主語多”的差異。

      (二)漢英文化對比

      “每一種語言都是一個國家、民族文化發(fā)展的產物,都有著其久遠的歷史背景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發(fā)展歷史、社會制度、生態(tài)環(huán)境、宗教信仰、民族風情等,因此每一種語言都有其特定的詞匯、成語、典故等‘文化特色詞’反映這些觀念和事物[5]”。也就是說,文化特色詞是標志某種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詞、詞組和習語,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逐漸積累的、有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的活動方式[6]。文化特色詞承載著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化。中國作為古老而文明的東方古國,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堆積,其中擁有大量豐富的文化特色詞,如何將這些詞匯很好地翻譯成英語,將色彩斑斕的民族文化傳遞給目的語讀者,讓他們領略到濃厚的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需要在翻譯方法上付出大量的努力,總結出更有效的翻譯策略。在翻譯教學中應當引導學生關注英漢之間的文化差異并與學生一起探討文化特色詞的翻譯策略。請看以下幾例:

      例1:手插黃秧口唱歌,四面八方都聽我。(《聽仔山歌毛病少》)

      譯文:When I sing while working in the fields,

      My songs will spread far and wide.

      分析:“插黃秧”是吳語地區(qū)水文化的特色勞作方式,在翻譯時宜采用歸化的策略,否則目的語讀者很難理解。

      例2:種田郎立勒田里唱山歌,出家人坐勒廟里念彌陀,念一生彌陀勿會上西天去,唱一支山歌撥我妹妹暖心窩。(《山歌唱暖妹心窩》)

      譯文:Farmers in the fields sing love songs//As monks in temples pray Buddha all along.//Life-long prayers can’t bring monks to Heaven,//But a love song warms my love’s heart for long.(A Love Song Warms My Love’s Heart)

      分析:首先,這首吳歌中的“念彌陀”是中國佛文化的體現(xiàn),這里譯者用的是直譯法,使譯文既保留原文的生動形象,傳達原文的意義,還能幫助英語讀者充分理解原文的含義。同時,這首吳歌中有中國民歌特色的稱呼“哥哥”“妹妹”,譯者對這一特色稱呼同樣用的是歸化的譯法“my love”。其次,漢語句子相對比較簡短,而英語句子相對比較繁復,漢譯英時應化簡為繁。

      (三)直譯和意譯

      直譯和意譯歷來是翻譯中的兩大基本傾向和爭論所在。一般來說,源語能否直譯或意譯成目的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源語文章的文體。但這也不是絕對地說科技性、政論性、學術性的文章或新聞報道可以直譯,而民歌、散文、戲劇或電影劇本則不能。問題的關鍵并不在于采用何種方法,而在于如何根據不同文體確定使用某種方法的程度。任何文章都無法嚴格地說僅按直譯或意譯一種方式進行翻譯,而且直譯和意譯本身又有各種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度”。在漢英翻譯教學中可以與學生一起討論。請看幾例:

      例1: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黃金再多有分量,光陰錯過無處尋。(《寸金難買寸光陰》)

      譯文:An inch of gold//Cannot buy an inch of time.//You know the weight of gold//But cannot retrieve the time.(An Inch of Time)

      分析:這首吳歌是學生從小就熟悉的,學生非常感興趣,可以先讓學生嘗試自己翻譯,然后就直譯更好還是意譯更好進行討論,最后可以得到好幾個不錯的譯文。

      例2:江陵去揚州,三千三百里。已行一千三,所有二千在。 (《懊儂歌》)

      譯文:The journey from Jiangling to Yangzhou//Covers three thousand and three hundred li.//The first one thousand and three hundred is slow//And there are still two thousand li to go.(Songs of Worries)

      分析:這首吳歌也是非常淺顯易懂,學生很容易就能譯出來。

      例3:朝登涼臺上,夕宿蘭池里。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蓮子。(《子夜四時歌》)

      譯文:I climb the terrace when the day is bright,/And stay beside the lakeshore for the night./I collect lotus when the moon sheds light/And pick the seeds,with my sweetheart in sight.

      分析:諧音雙關語是吳歌最重要的表現(xiàn)手法及藝術特色,在吳歌中運用得相當普遍。但是在把吳歌翻譯成英語的過程中,這種諧音雙關語給翻譯造成了很大的障礙。此歌中“芙蓉”即“夫容”的諧音,指被女性所鐘愛的男子或丈夫;“容”是儀容的意思。 “蓮”諧“憐”,“蓮子”即“憐子”,譯成口語就是“愛你”。這首歌曲顯然是女子的口吻,“乘月采芙蓉”者,乘月會情郎也,“夜夜得蓮子”者,即每個晚上都能得到同你相愛的機會,這兩句其實是一樣的意思[7]。在翻譯這首詩時,建議把它的兩層意思lotus和my sweetheart都譯出來,讓譯語讀者能領略到吳歌特有的魅力。

      三、結語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吳歌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魅力。千百年來,吳歌一直都是吳地人民抒發(fā)情感、歌唱生活的重要方式。隨著現(xiàn)代生活和生產方式的變化,吳歌都已經成了活“化石”了,基本上沒有年輕人知道吳歌了。所以在翻譯課堂中適當地引用吳歌語料,讓學生了解和嘗試翻譯吳歌,讓更多的年輕人知曉吳歌了解吳歌從而做好吳歌的宣傳者和傳承者。

      [1]王麗萍.從”三美”原則看吳歌英譯[J].時代文學,2011,(10).

      [2]汪榕培,等.Gems of the Wu Ballads[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3.

      [3]連淑能.英漢對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4]毛榮貴.英譯漢技巧新編[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5]包惠南.文化語境與語言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1.

      [6]廖七一.當代西方翻譯理論探索[M].南京:譯林出版社,2002.

      [7]王麗萍.論交際翻譯理論與吳歌中諧音雙關語的翻譯[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7).

      猜你喜歡
      吳歌漢英主語
      談談引導主語從句的連接詞的用法
      電影《醉吳歌》圓滿殺青
      子夜吳歌·冬歌
      文苑(2019年22期)2019-11-16 03:15:01
      江南音一曲,傳唱千年
      話題鏈在漢英篇章翻譯中的統(tǒng)攝作用
      從目的論看環(huán)保公示語的漢英翻譯
      漢英文字的幽默修辭功能淺探
      語言與翻譯(2014年1期)2014-07-10 13:06:14
      盤點高考中的特殊句式(二)
      青蘋果(2014年2期)2014-04-29 20:31:27
      英語中的虛主語“it”和漢語中的虛主語“他”異同之比較
      探究“吳歌”在高校的傳承之路
      飛天(2011年24期)2011-08-15 00:42:45
      曲松县| 莎车县| 泌阳县| 措勤县| 南宫市| 霞浦县| 兴和县| 祁东县| 华宁县| 进贤县| 满洲里市| 万载县| 邵武市| 乐陵市| 连城县| 平遥县| 新宁县| 当雄县| 永定县| 吴忠市| 崇礼县| 马边| 新源县| 石狮市| 饶河县| 乌海市| 综艺| 拉孜县| 北流市| 本溪市| 丹江口市| 昌邑市| 榆社县| 九龙坡区| 周口市| 文山县| 巩义市| 阳原县| 延安市| 揭西县| 讷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