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萬曉曄
在大家的意識中美術是副科,學不學、學得好不好對升學無關緊要,這樣導致了美術教學始終得不到重視和發(fā)展,嚴重制約了其教學效果。本文筆者談談美術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進策略。
1.錯誤觀念的影響根深蒂固。
由于“擇校熱”的影響,很多初中生家長受“學好語數(shù)外,留洋到海外”的禁錮,他們追求孩子“初升高”考高分,致使學生把美術當作副科,美術的學習經(jīng)常遭遇擱淺。特別是部分家長還不斷地打擊孩子學美術,說是不干正行,這樣下去將來“討飯”吧!他們認為唯一的出路是學好文化課,嚴重挫傷了孩子學習美術的興趣和積極性。
2.學校管理層面不重視。
筆者曾和幾位異校的同行談及美術課教學話題,一致認為:學校有責任,分管教學的校長很少過問美術課,多數(shù)學校是美術課干脆劈開,給語數(shù)外等讓路,試想領導們還會在美術師資培訓、教育資金和教學設備上投入嗎?這都是過分追求“升學率”在作怪,導致了管理層面忽視了美術教育與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和諧統(tǒng)一、相互促進的關系。
3.教師導學手段陳舊,無良策,激發(fā)不了學生學習美術的熱情和興致。
在目前普通初級中學里科班出身的美術教師少得可憐,甚至沒有,有也是水平參差不齊。他們在導學時,方法簡單,死搬教材;重視技能輕人文,忽視了學生間的差異性和個性化的學習,導致學生只會“依葫蘆畫瓢”,久而久之他們的學習熱情便會消失,興致蕩然無存。
1.與時俱進,更新教學理念,樹立正確的美術課程觀。
無論專業(yè)還是非專業(yè)的美術教師,首先應堅持學習11版新課標,不斷修正自己的教學思想,更新并保持教學理念的先進性和前瞻性。其次準確定位美術課程觀,其不是培養(yǎng)藝術家的,而是提高學生的美術技能的同時把促進其審美發(fā)展作為主要目的和任務,使學生品行和修養(yǎng)得以凈化、升華。
2.優(yōu)化教學模式和方法,提升教學有效性。
(1)促進美術學習與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相融合。美術來源于生活,并能美化我們的生活。對此,在進行美術教學時我們要做到:一要圍繞學生日常的現(xiàn)實的豐富多彩的生活,打破教材的框框架架與束縛,在題材、形式和表達方式上給學生更多的自主。二要開放美術活動的時空,有序地引導學生走進自然,走入社會,把農(nóng)家樂、鄉(xiāng)間村野等作為他們學習天然課堂,去感受自然的色彩。如“寫生課”教學,我把學生帶到鄉(xiāng)間果園(黃金梨、獼猴桃基礎)、集貿(mào)市場、森林公園,讓他們描繪自然風光、樹木花草,觀察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和物等。
(2)加強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優(yōu)化課堂教學。初中生害羞心理比較嚴重。在美術學習過程中,當他們出現(xiàn)不會畫、畫不像等系列問題時,不善問、怕問,漸漸滋生了自卑、畏難心理。為此,我們要創(chuàng)設適當?shù)慕虒W情境,增加梯度降低難度,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最大限度地幫助學生消除心理障礙,提升教學效果。如在水彩畫教學中,講“干畫法”和“濕畫法”的技法時,學生不易掌握,教師就必須一邊講一邊示范,可以畫一個蘋果示范“濕畫法”、畫一本字典示范“干畫法”,這樣學生就不覺理論的枯燥也較容易掌握。如水彩、國畫、素描或手工等的教學中,教師在學生制作美術作品時伴以音樂創(chuàng)設濃厚的藝術氛圍,使學生心情輕松愉悅,不會感到技能練習的乏味。
(3)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優(yōu)化美術教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具有動靜互補、聲色俱佳等先天的優(yōu)勢。利用它能很好地凸顯教學的中心和知識的重點、分散和降低教學難點;利用它能將美術的導學設計變得生動活潑,促使學生在整個學習流程中保持高昂的學習熱情和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深深地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利用它的儲存、再現(xiàn)等功能同時屏顯相關的文字、圖像和動畫,能全方位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美術的學習,拓寬他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加大課堂教學的密度和力度。
總之,我們一定要克服各種外在因素的干擾或制約,想方設法優(yōu)化美術教學,促進學生探求知識發(fā)展智能,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素質(zhì)、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思維,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提升其美術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