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藝,尚小珂,王利軍
心導管檢查是心臟病合并重度肺動脈高壓 (PH)時判斷有無手術指征的“金標準”。臨床偶遇一些特殊類型的結構性心臟病[1],按常規(guī)分析法可出現(xiàn)多種結果,應綜合分析。選擇我院合并重度PH的結構性心臟病,在心導管計算中有異常特點的4例典型病例,現(xiàn)報道如下。
病例1:女性,49歲,2012年3月入院。主訴:發(fā)現(xiàn)心臟雜音40余年,間斷心慌、胸悶2年。伴口唇及指端發(fā)紺,體力下降,間斷雙下肢水腫。既往史:高血壓2年,血壓最高達150/110mmHg(1mmHg=0.133kPa)。專科檢查:心界向左下擴大,P2亢進,胸骨左緣第3~4肋間可聞及4/6級收縮期雜音,傳導廣泛,伴收縮期震顫。心臟彩超檢查 (UCG)提示:先天性心臟病 (CHD)、室間隔缺損 (膜周型)、房間隔缺損 (繼發(fā)孔型)PH。心導管結果:右室與右房血氧飽和度之差12.9% (>5%),肺循環(huán)血量/體循環(huán)血量 (Qp/Qs)1.34,股動脈血氧飽和度為92.5%,不飽和,提示心室水平雙向分流。肺動脈壓力105/40mmHg,提示重度PH。同步降主動脈收縮壓195mmHg,肺動脈收縮壓/主動脈收縮壓 (Pp/Ps) =0.48,相對值屬于中度 PH。全肺阻力 14.9wood(1wood=80達因·s·cm-5),顯著增高。吸萬他維后肺動脈壓力95/40mmHg,全肺阻力、Qp/Qs無明顯改變。雖阻力高于手術安全范圍,但綜合考慮后,認為仍有治療機會。內科控制血壓,穩(wěn)定在120/70mmHg后,行房間隔及室間隔缺損介入封堵。術中復測肺動脈壓力66/24mmHg,封堵后肺動脈壓力44/18 mmHg。術后給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利尿、西地那非+貝前列素鈉片降低肺動脈壓力,恢復順利,隨訪3個月無異常。當高血壓時,左室壓力增高,傳導至右心室,致右室、肺動脈收縮壓升高。提示心導管結果應排除高血壓的影響,Pp/Ps的價值應高于Pp絕對值。
病例2:男,10歲,2009年8月,因“發(fā)現(xiàn)心臟雜音4d”入院,活動量稍大時有氣促、乏力、無發(fā)紺、生長發(fā)育無異常。專科檢查:四肢血壓相等,下肢氧飽和度低 (83%),心界稍擴大,P2亢進,胸骨左緣第2~3肋間可聞及2/6級收縮期雜音,傳導局限,輕度杵狀趾。UCG:CHD主-肺動脈窗(Ⅱ型)、主動脈弓離斷 (IAA)A型、動脈導管未閉 (窗型,右向左分流)、卵圓孔未閉。心導管結果:肺動脈、右室血氧飽和度差13.4%(>4%),以升主動脈血氧飽和度計算,升主動脈血氧95.3%飽和 (降主動脈血氧飽和度84.5%,不飽和),Qp/Qs=1.5,提示大動脈水平中量左向右分流。肺動脈壓力 100/69mmHg,全肺阻力18.27wood,顯著升高。吸氧10min后肺動脈壓力無明顯變化,Qp/Qs=3.24,提示左向右分流量顯著增加,全肺阻力8.46 wood,較吸氧前下降明顯。吸氧實驗陽性。后全麻、低溫、體外循環(huán)下行IAA矯治+主肺動脈窗縫閉術,術后常規(guī)強心 (地高辛)、利尿 (呋塞米、安體舒通),及西地那非降低肺動脈壓力。隨訪3個月無異常。結論:IAA能存活到10歲,則必須存在粗大PDA或其他側支,因此PH可能嚴重,此類患者,無艾森門格綜合征時均不應放棄手術治療,Ⅰ期或采用分期手術,可有效降低死亡率[2]。而降主動脈血流由肺動脈經(jīng)PDA供應,即存在右向左分流,主動脈血氧飽和度宜以升主動脈及降主動脈血平均值計算。但由于離斷水平不同,具體比例尚無規(guī)定,由計算公式?jīng)Q定此調整對全肺阻力結果無影響。
病例3:女,1歲10個月,2008年11月因“發(fā)現(xiàn)心臟病1年余,咳嗽、水腫、少尿半月”入院,有哭鬧后唇發(fā)紺。??茩z查:心界擴大,A2<P2,P2亢進,右房室瓣聽診區(qū)聞4/6級收縮期雜音,傳導廣泛。UCG提示:CHD右肺動脈起源于升主動脈、右房室瓣前葉脫垂并重度關閉不全、重度PH。心導管結果;右肺動脈起源異常。右室、左肺動脈血氧飽和度差為14%,Qp/Qs=3.16,提示大動脈水平大量左向右分流。吸氧下股動脈血氧99.7%示飽和。左肺動脈壓40/12mmHg,輕度增高,右肺動脈壓力84/53mmHg,為重度PH。此例肺動脈血氧飽和度可以以左、右肺動脈平均數(shù)計算,但肺動脈壓力計算時,無法平均。以左肺動脈壓力計算,則全肺阻力6.95wood,但以右肺動脈壓力計算,阻力達21.51wood,考慮股動脈血氧飽和度飽和,足以排除右肺動脈梗阻性高壓[3],因此最終結果以左肺動脈壓力計算。后在全麻、低溫體外循環(huán)下右肺動脈起源異常矯治術+右房室瓣成形術。術后處理同病例2,恢復順利。證實此判斷的可行。
病例4:女性,41歲,2012年5月入院,主訴:反復胸悶、氣短13年,加重伴間斷咯血2年。偶有心前區(qū)隱痛,持續(xù)數(shù)分鐘自行緩解,與活動無關。體力明顯下降。??魄闆r:心界向左擴大,P2亢進,心尖部可聞及中度舒張期隆隆樣雜音,無傳導,胸骨左緣第4肋間可聞及2/6級收縮期吹風樣雜音,無傳導。UCG示:風濕性心臟病、左房室瓣重度狹窄 、主動脈瓣輕度狹窄并輕度關閉不全、右房室瓣中度反流PH(重度)。心導管結果:肺動脈中度高壓,65/40mmHg,但肺動脈血氧飽和度低 (65.3%),全肺阻力13.87wood,顯著升高,股動脈血氧飽和度97.3%,飽和,Qp/Qs=0.69。后全麻、低溫、體外循環(huán)下行MVR+AVR+TVP手術。術后予維護心功能、抗凝 (華法令)、降低肺動脈壓力 (波生坦),后順利出院。結果提示:雖然中度PH,但肺動脈血氧飽和度明顯減低,全肺阻力明顯增高,提示肺淤血重。有觀點等認為,此病種,即使極重度PH,仍不對手術預后造成影響[4-5]。但我院仍執(zhí)審慎觀點。
心導管是確診PH有無手術時機的重要檢查,目前公認的全肺阻力大于15wood則失去手術時機[6]。對于特殊病例,導管計算公式中多種因素會出現(xiàn)異常,而目前大多文獻中并未清晰說明相關數(shù)據(jù)的綜合處理。從Fick公式中,對全肺阻力有明顯影響的:年齡、性別 (界定基礎代謝率)、身高、體質量(判斷體表面積)、肺動脈、肺靜脈氧飽和度 (決定肺循環(huán)量)和平均肺動脈壓力。前4種因素均無異議,對于肺動脈起源異常、肺動脈閉鎖、大動脈連接不一致等情況,肺動脈血氧飽和度平均值不能準確計算,或根本不代表右室出口的血樣,因此計算陷入困境。肺動脈壓力能準確測量,但受血壓、心律等影響,因此應選擇在血壓平穩(wěn)、心律及心率穩(wěn)定時段的壓力,能同期測量主動脈壓力,計算Pp/Ps者更佳。當無主肺動脈、左右肺動脈壓力極不一致時,應充分估計兩種計算值出現(xiàn)的全肺阻力,綜合判斷,如主動脈血氧飽和度高于95%[3],即使全肺阻力明顯高于界值,仍認為能手術治療。主動脈血氧飽和度與全肺阻力無關,但對于Qp/Qs有影響。升主動脈和降主動脈的血氧飽和度有顯著差異時,判斷主-肺動脈缺損處右向左分流只需一處有明顯下降即可,典型者同病例2。根據(jù)Fick公式,動脈血氧含量應采用升主動脈或橈動脈的血樣標本,而不是降主動脈或股動脈的血樣,其價值在于,如飽和則可摒除各種特殊情況干擾,判斷手術指征存在。肺淤血型心臟病,全肺阻力顯著升高時,不能因阻力高于安全值而放棄手術,這是由病種特點決定的。
對于以上諸多特殊結構性心臟病,右心導管常規(guī)結果仍不能決定手術指征時,行肺小動脈楔入造影[7]能顯示肺血管床結構和功能方面的變化,有條件時尚可行肺活檢及核素肺灌注顯像,對于臨界PH的指征判斷亦起有效的幫助[8]。
1 白元,宗剛軍,秦永文.從更微創(chuàng)到更生理:結構性心臟病介入治療新動向 [J].中國醫(yī)刊,2010,45(11):966-967.
2 周明陽,張健群,毛斌,等.17例主動脈弓離斷的治療效果及臨床分析[J].心肺血管病雜志,2008,27(6):321-323.
3 張剛成,韓霞,李艷萍,等.主-肺動脈間隔缺損及右肺動脈起源于升主動脈合并主動脈弓離斷 (附5例報告)[J].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志,2011,27(1):4-7.
4 張寶仁,徐志云.心臟瓣膜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4.
5 屈正,孫衍慶,陳英淳,等.146例嚴重肺動脈高壓者二尖瓣替換術療效分析[J].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志,1998,14(6):330-331.
6 黎濤,馬春山,周其文.先天性心臟病合并重度肺動脈高壓的手術適應證 (附463例分析)[J].實用醫(yī)藥雜志,2008,25(1):10-12.
7 周愛卿.先天性心臟病心導管術[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9:133-135.
8 欒姝蓉,陳啟明,吳幫俊,等.肺動脈閉鎖的超聲診斷與心導管檢查及手術結果對比分析[J].心肺血管病雜志,2000(19):10-12.